1.請分析諸葛亮的優缺點,還有成敗原因?
2.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為什麼會最先被滅亡?請說說原因是什麼?
3.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勢力最弱的劉備效命?
4.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有哪些原因?(大約四個)
5.赤壁之戰,諸葛亮為何讓關羽放走曹操?
若回答優,另外補充點數。
2007-01-04 15:16:35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詳答者,再加20點
2007-01-04 15:45:19 · update #1
版主您好
如您題目所言,『三國演義』的相關問題,那我所回答的答案均以『三國演義』為主。
1.請分析諸葛亮的優缺點,還有成敗原因?
答:諸葛亮年輕時,就表現出『超羣的才華』、頗有『英雄霸士』的風範,但並不存心尋名求利。『當年魏武帝移兵南下攻打荊州,而當時劉備失去時勢又加上敵不寡眾,終至無立錐之地,『諸葛亮』這時才『二十七歲』,馬上『貢獻奇策』,要求出使到孫權那兒,遊說他出兵助蜀,然而『諸葛亮』此趟『東吳行』,雖『舌戰群儒』、且似天生以『瑜』與『亮』為對,但仍展現不凡的『出奇智慧』與『風度儒雅』的風範。
由上述所提的種種事蹟,並不難看出『諸葛亮』充分表現出,『精明能**魄力』並『凡事都要探討它的根本』,並且拿『寬容的仁道來治國,在使用於人民上時,雖然勞苦,可是人民也不會怨恨;並且處處為人民著想,即使不得以把人民殺光,人民就算是死了也不至於心生氣忿』。無怪乎『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也並不難想像的
若說於『演義』此書中,『諸葛亮』最大的『缺點』,不外乎是『諸葛亮』相當欣賞『才氣縱橫的年輕軍官』,甚為偏袒有失公正,『馬謖』就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劉備』從來就不看好『馬謖』,甚至連再白帝城托孤的時候,還曾問及『諸葛亮』,觀馬謖之才如何?『諸葛亮』說:『此人亦當世之英才』,『劉備』則說:『馬謖往往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還請丞相深察』
正因『諸葛亮』的偏袒,導致『馬謖』,為人不可一世,不從人諫,導致兵敗街亭。
2.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為什麼會最先被滅亡?請說說原因是什麼?
答:自從『諸葛亮』逝世以後,完善的體制,逐漸的虧敗,所有的得失好壞,與以前相比,非常明顯,因此聽信宦官的迷言,遲遲不肯出兵緩助『姜維』等人,以致『鄧繞』過形勢顯要的天威,攻下成都,而劉禪並接受效於魏國。
3.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勢力最弱的劉備效命?
答:『徐庶』走馬薦『諸葛』,『劉備』立刻籌劃去找『諸葛亮』,前後去了三次,好不容易最後一次才見到『諸葛亮』,並用極誠懇的態度,向『諸葛亮』討教,至此『諸葛亮』深明『劉備』確實『雄姿傑出』,立即坦誠相見,為他謀畫,然而『劉備』懂得,知人,待士,並說:『成大事必以人為根本,現在有這些人歸附我,我怎忍得棄賢謀良才而去!』,我個人認為,『劉備』非常懂得『識時答勢語,是至情,亦是妙用』,如此依來也並不難牢牢套住『忠厚誠實』的『諸葛亮』啊
4.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有哪些原因?(大約四個)
答:●敗於名將(周瑜)
當曹操對孫權下了挑戰書之後
吳國群臣分分都失了血色,並紛紛提論出負面悲觀的論調。
只有周瑜不以為然,並像孫權進言說
(江東之地險阻,但是土地豐饒,主公既然有如此有利的條件,當然可以雄飛於天下,跟本不必向曹操靠攏。)
周瑜並對孫權分析魏軍的弱點
●魏國的北方,然未完全平定,仍有後顧之憂
●魏國的兵士,不擅於水戰,雖然急急的接受了訓練,但到底而言,還是不能跟熟諳水性的吳軍相比
●從遙遠的中原被驅策來到此地的魏軍兵士,長途行軍後,比感疲乏,又不習慣此地的水土,必然相當多人病倒。
●一進入冬季,長江就會颳起季節風,想渡過長江絕非簡單之事
基於以上這點,周瑜也把(颳起季節風)這種例外的日子考量到,而且甚至利用這種逆向刮風的日子,展開火攻
曹操聰明反被聰明誤,將艦艇都使用鐵鍊子綁在一起,主要也是因為兵士不擅水性,就利用這方式,防止兵士暈船
所以當吳國的軍艦採大量火攻的時候,魏軍的軍艦都相環在一起,無法各自從不同方向散去,因而導致全軍覆沒 。
5.赤壁之戰,諸葛亮為何讓關羽放走曹操?
答:『關羽』是個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的天下義士,『諸葛亮』必料到,『關羽』若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斬五關六將之事』,如何不動心?
所以事前『諸葛亮』曾經對『劉備』說:『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2007-01-07 12:07:3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3 · 0⤊ 0⤋
幫忙>"< HELP~ 發錯地方了 =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12107117
2007-01-21 12:50:4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玉婷 2 · 0⤊ 0⤋
2:猛將都死了!阿斗沒救了!
3:很少大將!
4:智商太低!中了龐統的連環計!想不到會吹東風!
5:想到以前曹操對他的恩情!
2007-01-06 09:38:01 補充:
我只能說這樣
2007-01-05 16:38:3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三千院颯 2 · 0⤊ 0⤋
1.請分析諸葛亮的優缺點,還有成敗原因?
從三國演義中可看出諸葛亮是非常小心之人,尤其是軍隊作戰的戰略指揮方面,不曾弄險....(除了西城縣的空城計之外),所以司馬懿才會被孔明一再的玩弄(敝下司馬懿也是以戰養戰的心態不談以外),衆將見孔明每戰皆捷並且敵軍的狀況都在掌握之中,日子久了便非常倚賴孔明,因為衆將都覺得只要丞相的決策絶對萬無一失(6次北伐中,魏延曾提出從子午谷進撃的計劃,但未被採用),但孔明不是神,也會失算...失街亭斬馬謖.因為再怎麼縝密的作戰計劃也會有盲點,卻沒有人質疑.(如第五,六次北伐就是非常失敗的計劃卻沒人提出糾正)另外孔明的為人就是因為太過小心,因此大小事都自己來,就表示他不太都相信別人,最後食少事繁因而積勞成疾而亡.
2.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為什麼會最先被滅亡?請說說原因是什麼?
天下十一州,曹操得八,孫權有二,劉備只拿其一,怎麼不敗,四川雖為天府之國,但打仗要衆多的人力和物資,以益州一方如何受得了連年征戰,其實六次的北伐就是一個大空城計,是示強於敵的做法,每次的北伐都是再展示給曹魏看的,告訴他們蜀漢仍有能力北上中興的,其實每次北上的作戰主力都不多,不足十萬又次次減少,尤其是第六次,主力的部隊只有四萬可用,四萬的主力能做什麼?孔明自己知道,只有這樣連年北伐才可延後滅亡的時間.
3.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勢力最弱的劉備效命?
因為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傳承漢朝,因而效力於漢室正統.
4.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有哪些原因?(大約四個)
1.中離間計-殺了水軍的將領,蔡琩和蔡中,蔡和兩兄弟.
2.中連環計-以龐統獻計使戰艦以鐵錬連結固定.
3.中苦肉計-周瑜和黃蓋合演一齣苦肉計取信曹操.
4.不諳天時-東風並非孔明所借,而是季節性的自然現象,是曹操不懂天時而敗.
5.赤壁之戰,諸葛亮為何讓關羽放走曹操?
曹操有恩於關羽,借華容道讓關羽還曹操的人情.
2007-01-05 19:36:23 補充:
因為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傳承漢朝,因而效力於漢室正統.
---這是演義的看法,實際只有孔明自己知道,其餘都是猜測而己.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其實是有意要殺孔明的,最後卻沒動手....這些都只是只有當事人知道而己....
2007-01-05 14:28:1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我的答案會有點另類,因為個人不全以三國演義為基準(演義的錯誤多,如我您是希望看正史建議看三國志)
1.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兵如神,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可為神人,但演義還是得照著事實來走,就算他怎麼樣的偏袒諸葛亮,還是要給他一些失敗的劇本:如街亭失守,失荊州等
在正史中,諸葛亮的專長是內政,用兵並不是強項(真正強的是周瑜,但因與問題無關,暫不討論)
且諸葛亮北伐,只有兩次到了祈山,並沒有六出祈山如此之事
2. 蜀國本身就是最弱的,加上諸葛亮死後宦官王浩亂政,致使最後姜維被派到留守漢中,再者鄧艾和鍾會(伐蜀的兩位將軍)本身就是出色的軍事家。
3.演義中以三顧茅廬如此荒唐的說法述說諸葛亮的智
但正史中並未提及[為什麼]只之他是在劉備在荊州時加入其陣營
4.赤壁時曹操兵力約20到30萬,並無百萬大軍如此荒繆之事,而孔明也不曾借過東風,更不曾借過箭,其實完全是看周瑜在表演,
失敗原因:1黃蓋之詐降,但正史中並未提及[打黃蓋一事]
2連環船之誤,但原因眾說紛紜,現也無處考證
3江東之水均,周瑜在將江南時本來就已積極的訓練水軍,素質絕對是剩曹操一籌
4孫權之勇,正史中並未有[舌戰群儒]這檔事,抗曹,完全是孫權和周瑜的主張
p.s.龐統並未參予赤壁之戰
5.演義中諸葛亮是為了讓關羽還清曹操之人情
正史中關羽敗走下邳之時身邊並無所謂的[二皇嬸],當然也就沒有所謂[不得已]而投降了,再者赤壁之時劉備根本就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哪還有多餘的兵力設伏?
2007-01-05 11:23:38 補充:
關於第三題:
在當時的社會,比較容易出現的知識份子有三種:
1依附曹操的,是因為看準了他有天實,有絕佳的戰略位置,因當時諸侯逐鹿中原,唯有最為強大的才能獲勝
2依附孫權的,大多是他父親孫堅,兄孫策時代的老臣,也就是所謂[三代重臣],爾後也有向呂蒙、陸遜這類孫權早早就培育的後起之秀
3依附劉備的,大多就只是因為他姓[劉]而已,基本上也無特別之意義,如趙雲、龐統,諸葛亮應該也是因為這原因
2007-01-04 23:02:3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Black Hole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