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明心見性為佛學用語

現代人所稱之
發現個人核心價值有何不同?

2007-01-02 13:55:03 · 9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9 個解答

明心見性是說
明白"心念"(內觀)
察見"本性"(內觀)

與現代人所說
發現個人核心價值有異曲同工之妙

發現個人核心價值
發現個人(內觀)
核心價值(優缺點)(內觀)

2007-01-03 16:43:4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緣生的道理 5 · 0 0

標題:何謂『明心見性』



或曰:「明心見性,即見性成佛。」此為似是而非之論調。何以故?蓋學佛修道者,於明心見性後,更應『趁性起修』,淨化身口意三業及貪瞋癡三毒之餘習,方能成就零缺點之『佛果』。所謂『明心』者,乃指真正明了人生宇宙之真諦;『見性』者,乃指見到如來本性、空性、佛性是也。舉凡十法界眾生,就其有無『明心』或『見性』,得分為下列五類型,茲分述如下:

(一)【凡夫眾生】。即指既無『明心』又無『見性』,雖知學佛修道,但尚未斷見思二惑、煩惱多多,甚至於不知學佛修道,而一生庸庸碌碌、隨業力逐流之人。

(二)【世間聖】。即指雖已『明心』但無『見性』,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諸如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明知人有惻隱之心,有良知良能,應藉由教育保固其善性,使其不被五濁惡世之社會所污染;而荀子主張『人性本惡』,明知人類生來即具有殺盜淫妄等惡性,應藉由教育加以勸阻,避免現行而危害他人或社會,故此等世間聖人,並無見到真正之『佛性』。何以故?蓋人人所本具之『佛性』,本無善惡,皆因其所造『業』之不同,而有區別。其在狗為『狗性』;在豬為『豬性』;在人為『人性』;在阿羅漢為『阿羅漢性』;在菩薩為『菩薩性』;在佛為『佛性』。

(三)【出世間賢】。即指既已『明心』又已『見性』,如小乘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大乘之十住、十行、十迴向,但見思二惑及塵沙惑尚未斷盡,故須趁性起修,淨化身口意三業,及淨化貪瞋癡三毒餘習,方能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避免再墮落六道輪迴。

(四)【出世間聖】。即指既已『明心』又已『見性』,如小乘之阿羅漢及大乘地上菩薩(即所謂『十聖』),雖然無明惑尚未斷盡,但是已斷盡見思二惑,甚至於塵沙惑亦已斷盡,故能了脫生死,超出三界,不再墮落六道輪迴。

(五)【聖中聖】。即指既已『明心』又已『見性』,如大乘之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佛陀,祂是不但斷盡見思惑、塵沙惑,而且斷盡無明惑之天人師、佛、世尊。

由此觀之,學佛修道者應精進勇猛地如法修行,以期望早日『明心見性』,其後更應『趁性起修』,淨化身口意三業及貪瞋癡三毒之餘習,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方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蓋凡夫眾生常用妄想意識,造作身口意三業,須藉由學佛修道而『明心見性』,才能降伏妄想分別執著,但無始劫來之貪瞋癡餘習,尚須淨化去除,此即古德之所以於『明心見性』後,尚須『閉關』修心養性,冀望更上一層樓,之後才敢出關來『弘法利生』,所謂『不破初關不入關』是也。然而今日學佛修道者,往往沽名釣譽,多數都未『明心見性』,就宣佈『閉關』,並且怕不為人知而大勢宣揚(古德之『閉關』,往往不敢宣揚,惟恐閉關無『結果』而貽笑世人),出關後未提昇『道行』亦不感到慚愧,真是『今不如昔』(如本法師、淨空法師都曾如是批評過)。

總而言之,禪宗乃以『無門入門』,與淨宗則以『有門入門』而有所不同。何以故?蓋禪宗以止息妄想分別執著,令其『無門』而入,來干擾其道心,如是方能進入解脫之道『涅槃門』;淨宗則以念『南無 阿彌陀佛』聖號之一念(此即『有門』),來止息無窮之妄念,以毒攻毒,而入解脫之道『涅槃門』。是故禪宗不許『念佛』,否則頭上安頭,將無法『明心見性』,所謂『念佛一句,漱口三日』是也。然而禪宗乃是『上等』根器之修行者,方能有所成就,一般修行者往往『止而不知觀』或『觀而不能止』;『定而不知禪』或『禪而不能定』。如是,豈能『明心見性』?是故,還是選擇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之淨宗『念佛法門』修行,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一句『南無 阿彌陀佛』念到底,就能以一念止萬念,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之一心不亂境地,屆時即能感應 西方三聖現前接引,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能成為『阿惟越致』菩薩,直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與諸仁者共勉之!Wednesday, October 30, 2002
http://home.kimo.com.tw/sclfam/

2007-01-04 10:40:3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果前 7 · 0 0

每一眾生都有佛性,宇宙之所以有萬相萬物,就是此佛性之功能的顯現
佛性又有不同的稱呼,法性、自性、本心、法身、真如等,皆指同一,皆指生命之本質
明心見性,就是自己親身實證到此佛性
因實證到的程度而有不同的說法,證本心、般若、出法身
又因境界的不同而有初地、二地、三地、…,以至最完滿的佛

明心見性的大前提是要破除差別相,去我相
雖明了個人之存在,卻要不住其上

2007-01-03 06:45:5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usp 3 · 0 0

明心見性無法用現代的話去,重新翻譯的
那是指一種境界,要你真的到達體會,才能""知""的
若硬要猜測是啥境界
前念已死,後念未生,,,之處
起心動念之前,,,
個人淺見,您參考參考

2007-01-02 20:49:0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松沙小 7 · 0 0

確實去體會比較好︰


佛〔即如來、明師,天人導師〕,絕對不是僅指釋迦牟尼佛,祂的老師,師祖或祂的學生、徒孫孫孫...都有可能比祂還高或一樣,【八萬四千佛】的意思就是無數佛的意思。【佛】--指的是【大開悟的人】--人哦﹗就是在世佛,任何時代都有佛【特點就是有千百億(即無數億)化身,千處(充斥在整個宇宙)祈求千處現-----所謂佛法無邊也】,祂可以讓任何徒弟馬上至少看到內在光,花開見佛悟無生,也就是開悟,明心見性,找到摩尼珠,等級高的徒弟會看到各種境界,佛菩薩化身...,聽到內在音,且永遠都聽得到。這是真的開光點眼。我有這樣的師父。

請參考《即刻開悟》之【佛是什麼】、【花開見佛的意義】、【何謂開悟】、【真正的開光點眼】

【嗡嘛尼叭咪唪】的意思就是【摩尼珠在智慧眼裡面】,提醒我們時時注意力放在智慧眼。與【反聞聞自性】的意思差不多。

三寶【佛法僧】,也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法在哪裡呢?,穿袈裟的僧人』。而是指『在世佛,在世佛的法,僧團(即同修,在世佛的弟子)』,也就是『老師,教材,同學』的意思,跟我們在學校求學是一樣的,要有好老師,好教材,好同學,才容易進步。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1/index.htm 版面下之Google打入【佛】、【靈性與科學】...搜尋

2007-01-02 18:33:4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無訄 7 · 0 0

明心見性 就是 明白自己優缺點 好的表現 壞的 改進
共勉

2007-01-02 18:02:5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7 · 0 0

明心見性就明心見性啊
明心 -- 明白本心之故,何為本心?好好體會就會明白
見性 -- 見到本性之故,何謂本性?好好瞭解就會懂
唯有明心見性才有辦法契入佛所說的真實道理,不然都只是在相上打轉沒有用處的,明白本心見了本性,就可以知道原來自己是如何的,就知道原來自己缺了什麼,該要如何修正自己的缺失,其實講簡單一點就是,先了解自己錯在哪裡再說,不然要怎麼修行,連修哪裡都不知道要怎麼修?甚至很多人明明就是錯誤還自認為對,這樣要如何修?
明心見性就是了解自己該修正的地方,了解自己的脾性個性,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樣講夠簡單明白吧,所謂佛法不壞世間法,佛法雖出世間但其意是在教導世間人怎麼出世間的,所以佛所說一切都不脫離世間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所以別人的體悟抄襲無用,校法與學習開悟者的精神很好,但悟還是得要悟自己,還是要明白自己的心見自己的性啊
佛法修的是圓滿的中道,我們眾生就是還沒圓滿所以才要來修,修之前請先了解自己哪裡還沒圓滿吧,這是在下一點淺見,祝福您

2007-01-02 16:40:1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古老的傳說 6 · 0 0

明心見性︰心是一切法的本體,它是惱筋軌跡。性︰有情稱佛性、無情稱法性,它是一切因緣組合。所以能夠掌握惱筋軌跡與因緣的組合,稱明心見性。更進一步說︰就是心性合一、能所兩亡。也就是見到法身。也就是能體悟生命深處無窮的奧妙。人類的生命不僅此肉體生命,它還有重重無盡法身慧命。以華嚴經而言,分為42位次︰能夠深信諸佛菩薩,也確信眾生必定成佛,就十信滿心,如此就破一分無明,就證一分法身,也就初步明心見性.十住就能安住在法上行.十行就能解行並行,進入三輪體空.十迴向就起大願行大悲入大智行.十地就分分的證。因此此四十位圓滿就登等覺,住兜率天準備成佛。因此明心見性就是進入此法身位。

2007-01-02 16:00:47 · answer #8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實實在在做人,不說假話,不做暗事,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了也默默不說,自己無法做到就不要掽風(吹牛).

2007-01-02 14:59:16 · answer #9 · answered by 英融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