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三極管的發明人的
照片和資料
我要做作業
以及他的制法
2006-12-31 13:41:38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大姜 1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真空管像一只五彩繽紛的電燈泡,燃亮了人類的生活……
愛迪生(T. E dison)發明了白熾燈,為世人帶來了光明,但是戴福斯(L. de Forest)卻從愛迪生的字紙簍裏拾取了他所忽視了的對真空管的利用價值,從而於1906年發明了三極真空管,為後世開啟了無線電通信、廣播乃至於電視科技的新紀元。
開創新電子科技時代
二十世紀末期最突出的電子科技發展,乃是基於早期科技發展的成就,正如矽晶片與微電腦的成就,給予現代科技的衝激一樣。1906年,美國戴福斯對三極管的發明,整個改變了無線電科技發展的方向,開創了新的電子科技時代。
美國發明家戴福斯從他獲得耶魯大學的物理博士起,便以無線電方面的發明及其產品的商業化,為達成他致富的目標。他從事發明的工作方式與愛迪生式的實驗模式極為相似,先從科學文獻中去梳理出一些構想或創意,再在實驗室中,一個個地通過徹底試驗,並希望從每一個實驗的結果中,能觸發一些靈感,如何地去加以充分發揮和利用。也正如同愛迪生那樣,他將他的發明與他自己,發揮到了極致。在1902年至1904年短短三年間,他獲得了三十項有關無線電報的專利,在他最後的若干專利中,其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便是在佛來明的二極管上加一個電池,他稱之為檢波管(audion,事實上,他把所有的真空管都叫audion),以增加它的靈敏度。
1906年年末,戴福斯為他的檢波管申請了一項專利,他所請求的要項中,檢波管不僅可用以作檢波,同時還可用以加強或放大微弱電流。這種新型的檢波管除了燈絲外,還有不只是一個,而是二個板極,其中一個板極連接至天線,但並不確知所加的第二個板極的作用如何,而事實上,這樣的真空管根本不具放大作用。不過,數月後,戴福斯立刻在燈絲與原始的板極之間,加上了一條曲折形的金屬線──即柵極──作為第二個板極,於是,世界上第一個三極管的雛形乃告完成。所加柵極的作用如同一柵閘,可用以改變或調變通過真空管的電流。當變化小的電信號,饋送至柵極上時,在板極上便可測得一變化大若干倍的電輸出,於是,在理論上,至少這樣的一個真空管已可作為微弱信號的放大用了。
一無用處的「奇怪裝置」接通了美國東西兩岸間的長途電話
1907至1912年間,戴福斯利用他所發明的三極管,設計了一套簡陋的無線電系統,試著賣給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與軍方。他也組織了一個公司,想在長程通信方面與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對抗。但事實上,在他所設計的可作收發話音的無線電系統中,三極管僅當作檢波器用,與一般二極管的功能並無相異之處,因為他未能將它的放大功能穩定地發揮出來。當時他找不出什麼道理,而那時也不再興緻勃勃,並且也無財力支援去改進它。於是,他被控告以詐欺方式出售他公司的股票,而對三極管所下的罪狀是:「一種與白熾燈貌似的奇怪裝置,他叫它做檢波管,但被證實一無用處。」
1912年中期,戴福斯與其他幾個實驗家對三極管的作用採取了若干控制,先降低每個三極管的放大作用,再將若干個三極管串接起來,將前一個管的輸出接到次一個管輸入端,以補償每個管所降低的放大作用,最後獲得了相乘的效果,於是,放大器終於發生了可見的作用。在欣喜若狂之餘,戴福斯帶著這項發現去拜訪AT&T公司。當時,AT&T公司為了尋求增強長途電話信號的方法,已於一年前設立了一個特別工程處,專門致力於一種電子放大器的開發,但未獲成功。當戴福斯於1912年十月為AT&T展示了他的三極管的放大功能後,該公司的幾位物理學家阿諾德(H. D. Arnold)、朱特(F. Jewett)與柯匹子(E. Colpitts)(譯者註:以柯匹子命名的振盪電路,向為無線電從業人員與電子工程師所熟知)立刻領悟到戴福斯的三極管便是他們一直所想尋求的放大器的原理。於是AT&T購買了他的發明所有權。
2007-01-08 19:37:3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成均 6 · 0⤊ 0⤋
三極管的發明人是Lee_De_Forest
至於照片與資料 您可以自行到wikipedia去下載 那裡資料豐富 照片也很齊全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Triode
2007-01-08 12:26: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dav00hsu 4 · 0⤊ 0⤋
第一代Filament真空管前級?每聲道只用一支管子,採 SRPP電路架構。立體聲的PCB很小,沒有穩壓,放大率很高,嘶聲很難去除, 而且輸入與輸出是反相。第二代Filament真空管前級為立體聲四管式,也沒有穩壓,但有好幾位高手自行外加穩壓,做到完全無哼聲、無嘶聲。推出第一代時還沒供應電源變壓器,第二代時才製作電源變壓器。
第三代Filament真空管前級就比較完整,附高壓及燈絲穩壓。當初設計時曾考慮 穩壓部份可單獨使用於其它管機,故放大及穩壓完全獨立,必要時也可將電路板 折斷。它的缺點是有三條線要在電路板底部另外接,稍微不方便。主放大電路有 三支6922雙三極管,第一支是兩聲道共用,後接SRPP。高壓穩壓主角是6X5, 真空管整流確實比二極體整流好聽。燈絲部份採橋整及π形濾波,未用真空管。
在測試第三代Filament樣品板時,三只6922插上1962年Siemens德國原廠鍍金 腳高級品,完全沒有哼聲。豈料套件賣出去後,組裝者竟回應有哼聲!檢查確定 不是變壓器,最後找到原因,若6922插上一般品就會有哼聲。於是建議組裝者 將三只6922的第9腳接地,如此哼聲即可完全解決。
我自己裝的第三代Filament真空管前級,是裝在$1050元山牌機箱內,只有一組 輸入,故未裝波段。音量衰減器是日本TKD東京光音10KA型,就算是管機,也 沒必要非100K或250K不可。這台非正式的成品機曾借給樂點音響─就是網址為 acdc那家音響店;聽過的人都訝異真空管前級怎麼會完全沒有hum沒有hiss?
但我自己從不用真空管機,都只是放在玻璃架上展示。tube是電壓放大元件,做後級(電流放大)不一定合適,但做前級卻有可能比晶體機好聽。可是我使用的前 級與後級,是插上電源線之後永遠不關機。真空管不耐操,長期不關電應該容易老化。故不用Filament前級,不是它的音質不好,而是不合乎操作習慣。
解釋一下為何採用Filament這個字?在古典真空管世界裏,有些不成文規則,歐 洲與美國不同,例如編號就不同,ECC88=6922=6DJ8。歐洲管迷對直熱式三極管 的燈絲,一直是稱filament,而美國通常稱heater。意思相同,但文化層面不同。
圖片參考:http://mud.mm-a3.yimg.com/image/2629119925
圖片參考:http://mud.mm-a3.yimg.com/image/2628040838
圖片參考:http://mud.mm-a3.yimg.com/image/2629119289
在1904年世界上第一個真空管才被發明,而三極管要等到1907年才被發明,發明人將專利權賣給了RCA公司,等到1915年Peter Jenson發明了喇叭,從此電子擴大器才正式誕生了。到了1920年以後,慢慢的擴大器開始被使用到音樂上,但一直要等到1930年以後真空管電路的技術成熟以後,才開始有為了樂器設計的擴大器。早期的電吉他都是像在空心吉他上面裝一個拾音器,然後接到擴大器上,但另一方面在鄉村音樂常常用到所謂的夏威夷吉他,基本上只是一塊木頭上面畫些格子,裝上弦,用金屬管壓住弦來彈奏,也就是現在所謂的Slide,這種夏威夷吉他沒有共鳴箱,一定要有擴大器才能
光電管在 1920 到 30 年代開始商業化,各種低功函數的陰極材料陸續被發展出來,可以使用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區域。當時最受歡迎的應用,無疑是由戴福斯在 1923 年左右發明的有聲電影,他同時也是三極真空管的發明人。在有聲電影系統中,聲音的電訊號被轉換成光訊號,記錄在錄影帶側的音軌中。播映時,透過音軌的放映,光由光電管偵測到,再經由三極管放大,送到喇叭轉成聲音播出。有聲電影自 1927 年後風行全世界。
2006-12-31 15:17:1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