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再做一篇地理報告...
找到的雜誌裡有一張圖一文章
講到的是加拿大西岸溫哥華島四周的海峽及河川...大概是這樣
請問湍流與半鹹地面水是如何形成?

2006-12-27 18:19:24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冷戀 1 in 科學 地理學

1 個解答

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或稱為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
這種變化可以用雷諾數來量化。雷諾數較小時,黏滯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慣性力,流場中流速的擾動會因黏滯力而衰減,流體流動穩定,為層流;反之,若雷諾數較大時,慣性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黏滯力,流體流動較不穩定,流速的微小變化容易發展、增強,形成紊亂、不規則的湍流流場。
流態轉變時的雷諾數值稱為臨界雷諾數。一般管道雷諾數Re<2300為層流狀態,Re>4000為湍流狀態,Re=2300~4000為過渡狀態。
有效地描述湍流的性質至今仍然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大難題。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9%8D%E6%B5%81&variant=zh-tw"


若我們以濕地形成的作用營力來區分,可以把濕地分成二大部份:自然濕地(Natural Wetland)與人造濕地(Artificial Wetland)。
自然濕地顧名思義,即天然環境下所形成的濕地,若我們將自然濕地再細分,以濕地中「水體種類」來分類,大致可以分為:鹹水濕地、淡水濕地及半鹹淡水濕地三種﹝當然你也可以用「區域位置」來把自然濕地分作沿海型濕地與內陸型濕地二種,分類的方式因人而異。﹞。
﹝一﹞鹹水濕地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6.gif
指未受到淡水補助的濕地,例如:一般的礁岩潮間帶等。由於受到潮汐漲退之影響,此區之生物作息均配合潮汐時間,且能適應高鹽度的環境,部分物種並能忍受長時間的乾燥狀態,以度過退潮時的無水環境。
﹝二﹞淡水濕地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7.gif
多屬於內陸型的濕地,如一般的高山湖泊、溪流等等,多為承接天然雨水、排水、生活污水等的濕地環境。天然的淡水濕地,是許多原生水生植物的孕育地,如:七星山夢幻湖的台灣水韭。目前淡水濕地受到開發行為的威脅,遭受到掩埋、污染等破壞,進而影響到許多台灣特有水生物種的消失,因此,亟待我們伸出救援之手來保育僅剩的淡水濕地環境。
﹝三﹞半鹹淡水濕地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8.gif
半鹹淡水濕地多為感潮段的河道,或河口潮間帶等,如:台北關渡紅樹林濕地、大肚溪河口濕地等,此類濕地由於生產力非常豐富,因此常吸引許多鳥類的棲息與駐足,是一般觀賞水鳥的最佳地點。
人造濕地,意即人為營造的濕地,目前我們常談及的「人工濕地」,就是屬於人造濕地中的一部分。在美國,為了彌補過去開發行為所破壞的濕地,由美國工兵署提出「濕地零淨損失」﹝no net loss﹞政策,即建造一塊新的人造濕地,來彌補過去所損失的濕地環境,這種濕地我們統稱為「補償型濕地」﹝Mitigation Wetland﹞。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9.gif
國內目前雖未有相關濕地補償的法定政策及條文,但已有類似補償型濕地之案例,例如:補償高速鐵路穿越水雉重要棲息地─德元埤、葫蘆埤所造成的破壞,而營造的「官田水雉復育區」,算是國內第一塊補償型的人造濕地。
現今一般專門用來處理廢污水的人造濕地,我們稱之為「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此種濕地環境是利用濕地能夠淨化水質的功能,來加以應用,將廢污水排放到所設計的濕地系統中,經過一系列單元的處理過後再排出,將可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水質淨化之功效。目前國內已有許多小型社區利用這類型的「自然處理系統」,來處理社區家庭污水,例如:台南二行社區人工濕地等。

圖片參考: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photo/photo10.gif
人造濕地的範疇,並非僅限於目前我們所見的廢水處理型人工濕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田﹝水稻田、芋田、茭白筍田、菱角田等﹞、漁塭、排水溝渠、人工湖泊﹝水庫﹞,以及早期為了農耕所挖掘的儲水埤塘,均屬於人造濕地中的一環。如:桃園縣境內有許多埤塘濕地,是過去農業發展時期,為了灌溉而挖掘出來的,雖然現在已不再作為灌溉使用,但是經過多年的自然演替過程,每個埤塘生態均有豐富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人造濕地的範疇,不僅僅是廢水處理的人工濕地或生態水池而已,老祖宗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人造濕地來產出糧食,因此人造濕地並非是這幾年的「新興產業」!

2006-12-28 13:55:1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