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克定律:F=kx^2
彈力位能:E=1/2kx^2
為何彈力位能=1/2作用力??
已知下列事實:
1.彈簧秤單獨秤一個物體時,假設物體200gw,則彈簧秤讀數200gw。
2.彈簧秤"並聯"秤一個物體時,假設物體200gw,則彈簧秤讀數分別為100gw。
3.彈簧秤"串聯"秤一個物體時,假設物體200gw,則彈簧秤讀數均為200gw。
Q:定義彈簧秤讀數為100gw時,彈簧伸長量為L。則彈簧並聯的總伸長量(L+L)=彈簧單獨的伸長量(L)。彈簧串聯的總伸長量(2L+2L)大於彈簧單獨的伸長量(L)。
當以同一力拉彈簧時:
1.拉一個彈簧,作功為E=1/2kx^2=1/2k(2L)^2=2kL^2
2.並連拉兩個彈簧,作功為E=1/2kx^2=1/2k(L+L)^2=2kL^2
3.串連拉兩個彈簧,作功為E=1/2kx^2=1/2k(2L+2L)^2=8kL^2
為何以"同一力"拉彈簧時,串連愈多彈簧,作功愈大??
2006-12-24 14:03:4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波 2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嗯~虎克定律是F=kx
2006-12-24 16:03:29 · update #1
請詳述畫什麼圖,或是直接畫出來
2006-12-24 16:04:37 · update #2
回答者: shentc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6-12-25 08:58:20
對於你的回答,有所疑慮。
Your answer:2支並聯時每支彈簧受力 1/2F, 每支伸長量L/2, 總伸長量L/2, 代入上述公式 總彈力位能為 2支*(1/2F)*(1/2L) = 1/2*F*L=1/2K*L^2 (其中F=K*L)
2006-12-25 18:18:33 · update #3
Q:1.總伸長量不是應為L(L/2*2)?
2.代入公式,總彈力位能不是應為2支*1/2FL = 2*(1/2)*(1/2F)*(1/2L) = 1/4*F*L = 1/4K*L^2 ?
2006-12-25 18:18:53 · update #4
Q: 3.那麼單一彈簧時,受力為F,伸長量為L,則總彈力位能為1/2*F*L = 1/2KL^2。所以以同一力拉單一彈簧時,做的功會等於串連許多彈簧?那"並連拉許多彈簧"比"單獨拉一個彈黃"所做的功來的小,似乎又說不過去。
4.串聯時彈簧不是應該視為單一彈簧嗎?如果視為單一彈簧,則此彈簧受力F,伸長量2L,則做的功為1/2*F*L = 1/2*F*(2L)^2 = 2F*L^2。
麻煩詳解,謝謝。
2006-12-25 18:19:27 · update #5
重新算一次,因為串聯時K=1/2,並聯時K=2
拉單一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FL = 1/2KL^2
拉串聯二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FL = 1/2(1/2K*2L)L = 1/2KL^2
拉並聯二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FL = 1/2(2K*1/2L)L = 1/2KL^2
為什麼不能直接帶彈力位能公式E=1/2KL^2?
拉單一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KL^2
拉串聯二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KL^2 = 1/2(1/2K)(2L)^2 = KL^2
拉並聯二彈簧的彈力位能為1/2KL^2 = 1/2(2K)(1/2L)^2 = 1/4KL^2
2006-12-25 18:33:51 · update #6
那個..."2006-12-25 23:33:52 補充"以前的補充問題都可以不用回答,現在我只要問"2006-12-25 23:33:52 補充"的問題就好了。
2006-12-25 18:35:30 · update #7
後來發現,剛剛問的補充問題原來是因為我算錯了...
好吧,前面的補充問題全部當作沒看到...
所以,結論是:以同一力拉彈簧時,做的功:串聯>單一>並聯?
2006-12-25 18:38:20 · update #8
滿足虎克定律的材料其受力F與變形S以直角座標表示呈現一直線, 該直線之斜率即為該材料之彈性係數K=F/S
再說彈力位能為何有1/2, 彈力位能的獲得是由外部作功而來, 功的定義為力乘距離(F*S), 將該彈簧掛上重量使彈簧受力F時, 該彈簧不是靜止的而是產生簡諧運動(上下震動), 要等一段時間以後才靜止, 等靜止後彈簧伸長量為L, 由開始到此時為止外功為F*L, 但是過程中彈簧的上下運動到停止必定消耗能量, 外功不可能全部轉換成為彈力位能, 那麼到底轉換了多少呢?------想法: 如果能讓彈簧不做簡諧運動那就沒有損失, 那麼外功就全部為彈力位能了!----如何做到?-----答案是"慢慢加載".
將掛上的重物分成小塊越多越好, 每一小塊重量越小越好, 慢慢將每一小塊分別放入彈簧下, 這樣彈簧就沒有震動了, 這樣加載的外功就全部轉成為彈力位能----如何計算外功呢?
假如分成N塊(N趨近無限大), 每一塊F/N重, 加入每一塊會使彈簧伸長L/N,
加入第一塊時作功 (F/N)*(L/N),
加入第二塊時外力為2F/N(第一二塊重量), 彈簧伸長一塊的量(只有本次加一塊引起伸長L/N), 本此作功 (2F/N)*(L/N),
第三次再加作功 (3F/N)*(L/N).......,
最後一次作功 (NF/N)*(L/N),
故總外功為N次相加 (F/N)*(L/N)+(2F/N)*(L/N)+....+(NF/N)*(L/N)=1/2*[(1+N)*N]*[(F/N)*(L/N)],
又由於N趨近無限大故(1+N)=N , 故總外功為 1/2*F*L-----1/2是如此而來, 了解了嗎?
故彈力位能U=1/2*F*L正是外力與變形圖中K直線下方所圍成三角型的面積.
2支串聯時每支彈簧受力 F, 每支伸長量L, 總伸長量2L,代入上述公式 總彈力位能為 2支*1/2*F*L = F*L=K*L^2 (其中F=K*L)
2支並聯時每支彈簧受力 1/2F, 每支伸長量L/2, 總伸長量L/2, 代入上述公式 總彈力位能為 2支*(1/2F)*(1/2L) = 1/2*F*L=1/2K*L^2 (其中F=K*L)
2006-12-25 03:58:2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hentc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6 16:29: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還是要去 http://aaashops。com 品質不錯,老婆很喜歡!
十劘唽佇併
2013-12-27 20:38:0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首先我要跟你說,你第一行就打錯了
應該是 F = kx 才正確
畫圖的方式即可導出 E = 1/2kx^2
為何以"同一力"拉彈簧時,串連愈多彈簧,作功愈大??
解:
因為串聯時,每個彈簧受力相等,故伸長量相同
伸長量的平方正比於 E 所以串聯越多
2006-12-24 15:43:4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豬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