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斂衽」分別有兩義:

一、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戰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文選˙潘岳˙秋興賦: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
二、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禮,後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李斂衽曰:如有醫國手,使妾得無負郎君,便當埋首地下,敢復靦然于人世耶!亦作襝衽。

前者古文中常見,後者白話小說常見。
想請教的是後者,女子行「斂衽」這個拜手禮到底是怎樣的動作?

最好圖文都有,感激。

2006-12-19 15:31:1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weepforme 2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以前看平劇(京劇),還常見到劇中角色行『斂衽』之禮,就是先伸手拉開下身的衣襟,再一腳往前跨出大步,同時身子前傾,大聲問好,那『伸手拉開下身的衣襟』就是斂衽啦!

↑↑↑
關於以上你說的這段,應該是男角兒才會有的豪邁動作吧?!
還是說女旦角也這樣行禮呢?

2006-12-21 17:41:39 · update #1

To kit13

呃,你的意思是,不只是愛貓的麵所說的第五點,
連帶第二、第三點提到的「將衣衫下襬向一邊收攏的動作」,
是舞台上才這樣演,現實生活根本不會這麼做麼?

--如果是這樣,那麼「女子斂衽」這個動作就有兩種了?
(有點頭大的感覺……)

另外,什麼是麒麟步?
就是專指「左足微微後退並屈膝半蹲」那樣的步式麼?
那,為什麼要叫麒麟步?

抱歉,因為我查不到,只能一直問= =|||

2006-12-22 15:33:22 · update #2

To kit13

噢,還有,關於你所說的

「宋朝表演藝術發達,需要設計許多身段動作,所以才有斂衽這個動作」

意思是,唐宋以前的女子都不行拜手禮,
唐宋以後因為舞台這麼演,所以現實生活也這麼做,是麼?

2006-12-22 15:39:28 · update #3

To kit13

萬福,那不就是清代格格或貴人嬪妃之類看到皇上太后之類所行的禮麼?
呃,我記得環珠格格是這樣演的,而且某一隻拿繡帕的手在屈身時還要舉至耳際……

或者可以解讀成,斂衽延伸到清代又略作改變了?

至於你說的第四點,提到男子拜手或拱手前行斂衽,
應該跟女子的斂衽之禮不同動作吧?(因為女子的斂衽禮感覺很秀氣……)
那應該就是愛貓的麵第五點所指的
「伸手拉開下身的衣襟,再一腳往前跨出大步,同時身子前傾」那個動作囉?!
(這個動作感覺比較豪邁)

我現在概念清楚很多了,謝謝你的回答~~

2006-12-23 14:41:50 · update #4

To kit13

對了,再請教,是哪些文獻有這些表演動作的記載呢?
古典劇曲之類的書籍麼?能否大概列一下書單……

2006-12-23 14:42:14 · update #5

3 個解答

你要問的是女子斂衽的動作,是吧?

1.直立.
2.左足微微後退並屈膝半蹲,成麒麟步,此時上身微向右轉.
3.右手輕拉右腰際衣襟,此時前襟會變緊(以免蹲身時前襟敞開,這是禮貌).左手蓋於右手之上.
4.低頭並微微彎腰,目視地面,避開對方.

女子的這個動作,宋後常見於文獻.應是發展於唐宋之間.
宋朝表演藝術發達,如雜劇與南戲,需要設計許多身段動作.加之道學的影響,避免衣襟敞開成為一種禮貌,所以才有斂衽這個動作.
男子的表演動作應如貓大所言無誤,但那只是表演動作.現實生活的斂衽是整理上身衣襟,由如現在整理領帶與衣領一樣,越平順越好,不可能還刻意拉開.
Good luck!! ^_^

2006-12-22 22:35:56 補充:
To 米大:

1.唐宋之前就有斂衽的動作."斂衽"有個相似的詞"整襟",或"正襟",如:"正襟危坐",指的都是整理服裝儀態,好表現出端正,嚴肅,或禮貌.早期的斂衽可能不必屈膝,或不必彎腰,僅整襟點頭即可.宮廷的敬禮當然會比民間的還講究,但一如嚴整的西班牙宮廷式敬禮,若沒有表演藝術的推波助瀾,要傳到民間可能不太容易.表演藝術會多加了一些美姿動作,比如屈膝的程度,手擺的高度,左手要不要蓮花指...等等.百姓看了,覺得漂亮,就會有樣學樣.因此宋後民間文獻常見女子之斂衽動作.

2006-12-22 22:39:06 補充:
2.女子之斂衽有個同義詞叫"萬福".因女子行禮之時,都會口稱萬福,故稱之,如:"福了一福".

2006-12-22 22:49:02 補充:
3.其實我不太同意"拜手禮"這個詞.因為"拜"禮有叩與跪的意思.如"拜手稽首".

2006-12-22 22:54:40 補充:
4.男子之禮,除了恭敬的拜手之外,還有拱手,這是對平輩的禮.拱手比較輕鬆自然,有引申為輕鬆容易之意,如秦始皇本紀:"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我認為若是在比較恭謹莊重的場合,斂衽這個動作會做在拜手與拱手之前,意即先斂衽,再拜手,因此這不是同一個動作.

2006-12-22 23:03:06 補充:
5.麒麟步,坐盤步,弓步,馬步,虛步...等等,都是國術的下盤步法,但也常為表演藝術所用.麒麟步的步伐較小,較秀氣,適合女子行禮.於國術散手實戰中,麒麟步適合近身發勁,也是因步伐小之故.

2006-12-22 23:31:43 補充:
6.其實還是可以發現整襟與斂衽仍存在一些語意上的差異.整襟只要整理平順即可,斂衽還要內縮拉緊.但我們不可能找個古人來示範,只能在流傳至今的傳統表演藝術中尋找.我的立論依據只有兩個,一是目前京劇的動作,二是文獻的記載,其他都是推論與想像的延伸.

2006-12-23 22:49:20 補充:
7.印象中,梁秀娟老師曾寫了一本"平劇歌譜",裡面就有談到身段動作.平劇在台灣很冷門,你若有興趣,可向大陸方面尋找有關京,崑劇的書籍.寫到這裡,一來是有感而發,二來也順便做個結語,為什麼一個古人千年來習以為常的小動作,現在會討論老半天呢?

2006-12-23 22:58:39 補充:
8.寫到這裡,一來是有感而發,二來也順便做個結語,為什麼一個古人千年來習以為常的小動作,現在會討論老半天呢?斂衽是漢人服色所用的禮,這個禮因滿族入侵與西風東漸而失傳.現在國際上代表華人的服裝,已不再是漢民族的右衽,而是滿人的旗袍馬掛,這種服裝因來自於寒帶,本身就裹得像粽子,不必再"斂衽"了.禮失求諸野,要還原這個動作,也只能在傳統戲曲中尋找了... Good luck!! ^_^

2006-12-22 04:09:1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it13 4 · 0 0

對了,愛貓的麵也謝謝你,你給了我另外的參考動作,
嗯,我會努力學習的~~

2006-12-24 06:25:0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eepforme 2 · 0 0


衽:就是衣襟,古人的衣服為類似袍子的樣式,穿上後在胸前合攏,一邊在裡、一邊在外,因漢夷之辨,都以『右衽』為主,就是前襟向右開,在腰際綁上腰帶就能繫攏。(披髮左衽代表蠻族的裝扮),但『斂衽』的『衽』,指的是衣服的下擺,也就是腰帶以下的衣襟。
斂:就是『收』,所以『斂衽』就是將『衣衫下擺(衽)』向一邊收攏的動作。
斂衽:古人的衣服都做得長可及地,衣衫下擺(衽)擋在身前,要鞠躬行禮時,很容易絆倒,故在行禮前就必須先用手將『衣衫下擺(衽)』撥開往一邊收攏,以便傾身行禮或行跪拜之禮。
這『斂衽』之禮本為男子施禮的動作,唐宋以後就逐漸成為女子專用的行禮,而因女子居家門禁森嚴,輕易不得出拋頭露面,就又再變為書信上的信尾敬語了。
以前看平劇(京劇),還常見到劇中角色行『斂衽』之禮,就是先伸手拉開下身的衣襟,再一腳往前跨出大步,同時身子前傾,大聲問好,那『伸手拉開下身的衣襟』就是斂衽啦!

2006-12-19 16:19:4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愛貓的麵】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