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校報告的緣故,我希望可以知道一些有關九龍廣東道和彌敦道的資料,特別是關於它們的名字由來、有關重大歷史事件等。
2006-12-13 08:27:5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Ken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廣東道是一條橫跨九龍尖少咀、油麻地、旺角和深水埗四區的道路,起點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口,向北伸展玉深水埗荔枝角道.但到了油麻地佐敦道處被佐治五公園阻隔.查這一段廣東道本來是直通的,因七十年代開闢渡船街時,把尖沙咀至油麻地的一段廣東道和渡船街相椄,將原本連椄油麻地廣東道的一小段擴建為佐治五世公園的兒童遊樂場,於是油麻地一段廣東道,便由佐敦道作起點.
最先開發的一段廣東道,是尖沙咀區位於九龍倉的一段.該段道路開發時是一八七零年麥當奴道爵士(Sir Richard MacDonnell)擔任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爵士為對付海盜,加強本港水警的實力,設水警總部於廣東道側的小山上.因此最初的廣東道用麥當奴爵士命名,名麥當奴道.
到一九零九年,當局因九龍已飛躍發展,重新規劃九龍各區的街道,才將麥當奴道改為廣東道.原來當時港島半山區已開闢一條新路,用麥當奴爵士命名.這就是今日的麥當奴道.
在一九零九年以前的街道名冊上,並沒有廣東道的名稱,只有麥當奴道.一張十九世紀的明信片背面上發行的地址,是九龍麥當奴道七號義和盛(PublishedbyYee Wo Shing,7Macdonnell Road, Kowloon)可以作證.
廣東道的英文路名使用Conton一詞,這個字本來是指廣州而不是廣東的.大抵當年譯員以為廣州是廣東省會,把這條原以廣州命名的街道譯為廣東道,於是就與其他同時期命名的該區街路名不一致了.因為在一九零九年重新規劃尖沙咀區的道路名稱時,將與香港有貿易關係的城市命名若干街道.區內的漢口道、河內道和海防道都是用與香港有貿易的城市命名,故麥當奴道改為改為廣州(Canton)道,都被譯成廣東道.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自南至北的一條跨三個地區的街道,其南端的起點與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連接,跨越油麻地地區、旺角和深水埗區,末端與大埔道連淁.它與大埔道的交淁點在界限街.
彌敦道是九龍半島最早築成的康莊大道,由一八六零年夏天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北京條約》還未訂立時,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方式,將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香港政府.因此英軍工兵便開紿在半島上修築這條路,直到界限街.
當初這條康莊大道名為羅便臣道,因為一八六一年一月十九日下午三時,當時港督羅便臣爵士代表香港政府接管九龍半島,是以當初的彌敦道是用羅便臣道命名的.
到了一九零四年,彌敦爵士(Sir Matthew Nathan)就任香港第十三任港督時,九龍半島迅速發展,九龍鐵路英段的工程更積極進行.彌敦爵士並在九龍半島東西兩邊進行填海計劃.他又鼓勵歐西人士移民尖沙咀區,並特別劃出若干地段作為西人住宅區.因此,便將原名羅便臣道的康莊大道易名為彌敦道.
將這條路重新命名為彌敦道的另一個原因,是港島方面已有一條羅便臣道,為免重複,同時又為了紀念彌敦爵士任內開發九龍半島的功積,是以將該街易名.
2006-12-13 10:40:4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coty 7 · 0⤊ 0⤋
廣東道
廣東道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橫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廣東道於1927年正式命名,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
廣東道擁有全香港以門牌號碼來計,編號最大的門牌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在佐敦道附近一段廣東道,由於政府在1970年代把部份廣東道改道,轉移連接渡船街,因此廣東道在此分成兩段。現時在尖沙咀的一段廣東道是單程南行,在油麻地一段廣東道與連接的渡船街同為雙程行車。而油麻地駿發花園及油麻地果欄亦把廣東道分成兩段。
九廣鐵路計劃中的九龍南線,原擬在尖沙咀海港城附近興建廣東道站,並曾與海港城業主九龍倉商討,但其後因成本等問題,擱置興建廣東道站的計劃。
沿路主要建築
旺角街市
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廣東道政府合署
港景峰
中港城/中國客運碼頭
海港城
新港中心
北京道一號
前香港水警總部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半島,連接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全長約3600米。
歷史
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中英還未簽訂《北京條約》前,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貸形式,把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港英政府。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年1月19日下午3時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1887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英段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1911年,英國皇儲佐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愚蠢的彌敦(Nathan's Foo)。但事實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在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現況
地下鐵路荃灣綫和觀塘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一段就在彌敦道地底。
由於彌敦道一帶是人流密集的地區,該處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亦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設立交通黑點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駕駛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興建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
計劃
2005年10月31日,運輸署建議改善彌敦道的交通安全問題,提出3個方案,包括擴大部分行人路及實施部分特別交通管制措施;限制電單車、私家車及貨車使用該段道路,及擴闊部分行人路;或設立巴士專用線,將整段彌敦道由三線改為兩線行車,以擴大兩邊行人路。運輸署將展開公眾諮詢。
交匯的主要道路(由北至南)
大埔道
界限街
太子道西
旺角道
亞皆老街
窩打老道
甘肅街
佐敦道
柯士甸道
梳士巴利道
兩旁的主要建築物(由北至南)
旺角始創中心(位於地鐵太子站附近)
旺角中心(位於旺角道與彌敦道交界)
旺角創興廣場
九龍中央郵政局(位於甘肅街與彌敦道交界)
佐敦恆豐中心(位於地鐵佐敦站附近)
佐敦嘉利大廈
柏麗購物大道
東英大廈
九龍清真寺
重慶大廈
香港半島酒店
香港喜來登酒店
.
"希望這些東西能幫助你"
2006-12-14 23:47:04 補充:
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中英還未簽訂《北京條約》前,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貸形式,把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港英政府。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年1月19日下午3時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1887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2006-12-14 23:48:12 補充:
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英段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2006-12-14 23:48:36 補充:
1911年,英國皇儲佐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2006-12-14 23:49:05 補充:
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愚蠢的彌敦(Nathan's Foo)。但事實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在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2006-12-13 16:15:2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Yahoo! 會員 4 · 0⤊ 0⤋
據悉廣東道原名叫「麥當勞道」,後來港府為免將該街道與中環半山的同名街道混淆,於二十世紀初更名為廣東道。(Canton Road,照譯應稱廣州道,因為譯員把廣州誤作廣東之故)
而彌敦道為紀念港督彌敦爵士而在上世紀初命名,英人在十九世紀中期佔領九龍半島時,該條貫穿整個九龍半島的街道,因為當時港督羅便臣在位,被稱為「九龍羅便臣道」,為免與中環半山的同名街道混淆,故此更名為彌敦道,以表揚彌敦爵士在設計九廣鐵路方面的貢獻。
廣東道和彌敦道一向都是九龍半島最長及最重要的街道,尤其是後者,一向都是車水馬龍的代名詞。在上世紀,本港不少重大事件如日本佔領本港及投降、英女皇登基及壽辰等日子,整條彌敦道都會封閉起來,港府及英軍方面會舉行巡行儀式。
2006-12-13 13:47:10 補充:
上述絕對不是抄襲內容。
2006-12-13 08:39:0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街坊保長 7 · 0⤊ 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8C%E6%95%A6%E9%81%93
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中英還未簽訂《北京條約》前,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貸形式,把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港英政府。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年1月19日下午3時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1887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英段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1911年,英國皇儲佐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愚蠢的彌敦(Nathan's Foo)。但事實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在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B%A3%E6%9D%B1%E9%81%93
廣東道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橫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廣東道於1927年正式命名,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
廣東道擁有全香港以門牌號碼來計,編號最大的門牌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在佐敦道附近一段廣東道,由於政府在1970年代把部份廣東道改道,轉移連接渡船街,因此廣東道在此分成兩段。現時在尖沙咀的一段廣東道是單程南行,在油麻地一段廣東道與連接的渡船街同為雙程行車。而油麻地駿發花園及油麻地果欄亦把廣東道分成兩段。
2006-12-13 08:33:3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thony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