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許春金老師和蔡德輝老師
的犯罪社會學理論如何分法?

2006-12-13 12:21:03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GNR 4 in 社會科學 社會學

有無許春金老師的分法?

2006-12-18 18:45:09 · update #1

1 個解答

一般解釋偏差行為的社會學理論有兩種觀點:一為結構觀(structure),一為歷程觀(process )(周震歐,民82;林弘茂,民82)。

社會結構觀點討論的重點,在於偏差行為與社會環境間的關係,此理論認為引發偏差行為的情境乃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文化與社會環境,及他們所參與的次文化團體等,持社會結構觀點的學家,即想針對文化規範、價值體系及生活環境等方面,來說明是否在低社會經濟階層有一套獨特的行為規範、道德標準,使得青少年們偏離了社會常態,而表現出偏差違法行為。

社會過程觀點則在於探討影響人類行為之各種社會文化組織、關係和過程,此理論主張大多數人擁有共同的價值、信仰和目標,但在任何社會經濟階層中都可能存在著某些情況,促使從事偏差行為,不是社會結構可以解釋的,事實上許多人皆有可能成為犯罪者,只是受到法律和道德規範的抑制。依照社會歷程的觀點來看,偏差行為的產生是由於與社會連結非常薄弱,以致未能受到道德力量約束的結果。

但某理論究屬結構或歷程觀點並非絕對,端賴其所持的面向(Akers,1985,p.21),且許多人類行為的因果關係更不能由一、二個理論涵蓋,每種對行為原因論的解釋彼此都有重疊及融合甚至依賴處(Bynum,1989)。

犯罪社會學有三大主流支派:為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犯罪副文化理論(deviance subculture theory)及緊張犯罪理論(strain theory)(許春金,民85,頁232;蔡德輝,民85,頁103)。其中犯罪副文化理論、緊張理論偏向結構論觀點,社會控制理論則偏向歷程論觀點,分別說明如下:

(一)社會控制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認為社會由於急劇變遷和分化,乃使社會結構不斷解組,同時文化目標及規範不能有效地昇華人性而產生亂迷(anomie)的現象,犯罪因而升高,或者是在社會變遷下,個人未能與社會建立情感的連結,道德心無法發展,個人行為常以自我利益為考量重心,犯罪與偏差行為之從事遂成為可能(許春金,民85;周震歐,民82)。

(二)犯罪副文化理論
犯罪副文化理論者認為個人如果無法學習成功的經驗,偏差文化團體將取代學校的功能,偏差行為者由於受到鼓勵或原諒偏差行為的副文化之社會化,乃在不知不覺中從事犯罪及偏差行為,而違反了社會的規範(蔡德輝,民73)。從該理論的觀點來看,運動員之所以違反道德及法律規範產生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信奉一套存在於運動界特殊而獨立的價值體系(例如:讚賞強硬和冷酷的行為、為勝利而戰及蔑視正規教育),而這一套價值體系使他們與整個社會規範相衝突。 
 
(三)緊張犯罪理論
緊張犯罪理論者認為偏差行者具備與常人相同的能力、價值觀念及文化目標,但由於缺少達到這些文化目標的文化手段,且不斷地接受挫折、嘲笑或剝奪機會而產生緊張(strain),在缺乏合法成功的管道,個人為求減緩這些焦慮與挫折,只好訴諸於非法之手段來達成目標,或否定該項目標,如此即可能在手段上悖離社會所認可的範圍而形成偏差。(例如,學校常常為了運動訓練的成效,長期剝奪學生的課業學習,導致體育生唯一的成功機會,就是在運動場上嶄露頭角,爭取保送資格,無奈,運動競技的現實,永遠是輸家多於贏家,再加上運動傷害的威脅,想要成功的機會更加減少。)
資料來源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TW&q=%E7%8A%AF%E7%BD%AA%E7%A4%BE%E6%9C%83%E5%AD%B8%E7%90%86%E8%AB%96%E8%A8%B1%E6%98%A5%E9%87%91&btnG=%E6%90%9C%E5%B0%8B&lr=lang_zh-CN%7Clang_zh-TW

2006-12-14 09:26: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章熙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