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怎麼形成?
小行星怎麼形成?
彗星怎麼形成?
問題有點太多,但回答的人我會非常感謝
2006-12-13 08:56:4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 天文與太空
太陽系怎麼形成?
1.太陽系中物質的來源
較輕的元素(如氫與氦)是宇宙大爆炸之後所留下來的,約25% 的氦,75% 的氫,與極少量的其它元素。
在霹靂爆炸後,接著物質形成,物質再聚集一起,形成星系(galaxy ) 與恆星。
在恆星的內部產生核融合,輻射出能量並製造較重的元素。
經由超新星爆炸產生比鐵還重的元素,進而將重元素散佈到太空中。這意味著:
Stars have died that we might live 。
2.
太陽系的誕生
一星際雲氣由於本身的重力影響開始塌縮,塌縮使得雲氣變扁平而且轉速愈快,最後,變成一扁平而盤狀的雲氣繞著一開始發光的恆星(太陽)。
觀測証據
IRAS 測得織女星附近的恆星,都被球殼狀的雲氣(塵埃)所包圍著。
智利的Las Campanas 天文台,測得到βPictoris 被一盤狀的雲氣所包圍著。
獵戶座大星雲的原恆星 。
小行星怎麼形成?
小行星只是一塊塊大小、形狀不一,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它們的質量都不大,其中大部分運行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稱為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的來源有各種說法,有謂它們是大行星碎裂而成,有謂它們是太陽系誕生初期,原始瀰漫物質由於某種原因而未能凝聚成大行星,只形成小行星以分散狀態遺留至今,其中有些可能是彗星的殘骸(軌道較狹長者)。小行星被陸續發現至今已編號的有兩千多顆,若依照相觀測亮度大於21等星者已超過50萬顆。由1925年起新發現的小行星先予臨時命名,在算出軌道後再經過兩次以上衝日觀測,就賦予永久編號和專有名稱,有的以古希臘、羅馬神話人物命名,有的則由發現者給予其他名稱。
在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叫穀神星(Ceres),直徑約1003公里,另外三顆較大的小行星分別是直徑約608公里的智神星(Pallas),直徑約538公里的灶神星(Vesta)及直徑約247公里的婚神星(Juno)。
而直徑約100公里的約有二百多顆,有些小行星甚至不足一公里。
它們像九大行星一樣,一邊自轉,一邊繞著太陽公轉。
許多小行星運行的軌道並不是正圓,有些還跨過地球軌道,繞到太陽系內部來。這些小行星偶爾會遭遇其他天體撞擊,碎片四射,掉到地球上就成為隕石。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有一個以鐵鎳元素為主構成的核心,而外層的地殼則是由較輕的石塊構成。
造成輕重元素的分離,是一種沈積的過程,小行星遭受撞擊之後的碎片,有些以石塊為主,有些幾乎全是鐵質,這也就是造成地球上隕石種類不同的主要原因。
1979年,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隕石,化驗的結果,發現它內部包含的氣體成份,與海盜號太空船在火星大氣層裡測量到的成份,幾乎完全相同。
因此天文學家相信,這塊隕石是火星表面遭遇外來天體撞擊的時候,噴發出來的碎片。
撞擊的力量一定很大,使得部份碎片能脫離火星的重力場,千里迢迢,飛越將近一億公里的太空,掉到地球上來。
許多流星雨發生在地球通過彗星軌道時,當地球越過這些彗星的軌道時,彗星粒子進入地球大氣層焚毀,構成流星雨的現象。
例如每年八月九日至十三日的英仙座流星雨,是因地球越過Swift-Tuttle彗星的軌道, 而哈雷彗星是獵戶座流星雨的來源。
2006-12-13 14:24:03 補充:
彗星如何形成?
我們的太陽是由一團雲氣收縮而形成的。
雲氣的中央溫度不斷升高直到足以引燃氫氣的核子反應,因此形成了一顆恆星,同時間內星球不斷地吸積環繞在星球四周的物質,加上雲氣的轉動,因此在赤道的上方形成一個環星盤。
盤中的塵埃氣體受了彼此的屏障,得以倖免於星球輻射及噴出物質的破壞,因此有較好的機會黏聚增大,最終形成環繞在太陽周圍的行星,在這一大團雲氣靠近中央的區域,因為溫度高,只有耐熱的金屬及氧化物得以存在,此環境中產生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便擁有堅硬的陸地。
2006-12-13 14:24:24 補充:
雲氣冷卻的結果是融點高的先凝固成了核心,融點較低的則漸次包在外層,愈往雲氣外部溫度愈低,來自太陽的輻射也較弱,在大約現今土星及天王星軌道的地方存在了一些成分以冰渣為主的微小天體,巨大的外行星逐漸成型後,它們萬有引力產生的干擾開始將這些冰冷的天體彈射到太陽系以外的區域,分佈在一個半徑為20,000到100,000天文單位的球型雲氣之中(一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一伍五千萬公里﹔冥王星離太陽大約是五十個天文單位)。
2006-12-13 09:22: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火星人*ET 5 · 0⤊ 0⤋
今天,天文學界較廣泛認同有關太陽系形成的理論,為大哲學家康德在1755年所提出的「星雲假說」,這個理論到了在1796年,更由拉普勒斯加以發揚光大,他們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前,有一體積極其龐大,混雜著塵埃微粒的氣體雲,我們稱之為原始星雲;萬有引力使得其中的微粒互相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而逐漸凝聚,引力最強的中心部份吸引的物質最多,最後就形成了太陽。今天我們知道太陽的形成是因為所謂的「氫氣雲」收縮、凝聚,致使密度越來越高,溫度也越來越高,最後高達攝氏一千萬度以上時,產生類似氫彈爆炸的核融合反應,放出大量的光和熱,太陽-就這樣誕生了!
彗星是由冰凍的氣體,冰塊和塵埃所組成,集中於太陽系的邊緣,
有時因太陽的引力而以橢圓形的軌道在太陽系裏漫遊。
彗星是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後所剩餘的塵埃和石塊。位於太陽向外延
伸約1光年的歐特雲內,位於那裏的彗星的軌道多為較長,所以公轉的周
期較長;還有另外一些彗星位於較接近太陽系的柯伊伯帶,位於那裏的彗
星的公轉周期較短。已知的彗星約有1000顆,但天文學家認為在柯伊伯
帶和歐特雲的彗星應該超過數十億顆。
小行星只是一塊塊大小、形狀不一,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它們的質量都不大,其中大部分運行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的來源有各種說法,有謂它們是大行星碎裂而成,有謂它們是太陽系誕生初期,原始瀰漫物質由於某種原因而未能凝聚成大行星,只形成小行星以分散狀態遺留至今,其中有些可能是彗星的殘骸(軌道較狹長者)。小行星被陸續發現至今已編號的有兩千多顆,若依照相觀測亮度大於21等星者已超過50萬顆。由1925年起新發現的小行星先予臨時命名,在算出軌道後再經過兩次以上衝日觀測,就賦予永久編號和專有名稱,有的以古希臘、羅馬神話人物命名,有的則由發現者給予其他名稱。在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叫穀神星(Ceres),直徑約1003公里,另外三顆較大的小行星分別是直徑約608公里的智神星(Pallas),直徑約538公里的灶神星(Vesta)及直徑約247公里的婚神星(Juno)。而直徑約100公里的約有二百多顆,有些小行星甚至不足一公里。它們像九大行星一樣,一邊自轉,一邊繞著太陽公轉。許多小行星運行的軌道並不是正圓,有些還跨過地球軌道,繞到太陽系內部來。這些小行星偶爾會遭遇其他天體撞擊,碎片四射,掉到地球上就成為隕石。
2006-12-15 07:31:1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