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紙的由來
紙的由來
紙的由來
紙的由來

2006-12-10 09:08:42 · 24 個解答 · 發問者 唅叭嘎 7 in 藝術與人文 其他:藝術與人文

24 個解答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在中國,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條理清楚、體系分明的字典《說文解字》裡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其他文字載體


主條目:文獻


在紙尚未問世之前,古代中國的文字資料有許多不同的載體。


甲骨,指龜甲與獸骨(大多使用牛肩胛骨,面積大而平整,利於刻劃),主要應用於於商代,作為占卜之用。據學者郭沫若研究,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所以其起源約可回遡至西元前3000年。
金,即指各種金屬器具,應用得最多的為青銅,即銅與錫的合金,也有少量鐵、金、銀等,流傳於先秦時期。當時文字多銘刻於鐘、鼎等典禮儀式用品,故稱為金文或鐘鼎文。
石:以石為載體的文獻包括碣、碑、崖刻等,從秦朝到現代都有應用。
竹、木:將竹或木頭劈成長而窄的竹片(木片),稱為竹簡(木簡),可用來記錄文字,廣泛應用於先秦至三國兩晉時期。此外,還有以寬木板作為書寫載體的,稱為牘。
帛,是古代高貴的紡織品,由蠶絲製成,質輕、柔軟而堅韌,是很理想的書寫用品。但是產量少、價錢昻貴,一般人用不起。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年代約在西元前193年,內有帛書多卷,內容包含歷史(如《春秋》)、哲學(如《老子》)、醫學(經絡、養生)等,是一筆珍貴的人類遺產。
紙的發展史

1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出土了公元前2世紀的古紙,世稱灞橋紙。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發明的紙。經鑒定,該紙是以大麻和少量苧麻的纖維為原料製成的。製作技術較原始,質地粗糙,還不便於書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Cai_Lun.jpg/125px-Cai_Lu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造紙技術改良者蔡倫
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較低品級的太監職位)。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監督宮廷物品的製作。人們認為就是從這個時候,蔡倫開始接觸東漢最好的手工工藝,並改進當時的造紙技術。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製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準備了條件。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讚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材料


古代材料
使用了桑皮、楮皮、三椏、蕘花等植物做為原料。



助料

在造紙的過程中,使用的助料有很多,最基本的為蒸煮與漂白兩種。蒸煮助料的作用為去除原料中的雜質,以便取得纖維;漂白助料的作用為去除其中的色素。



現代材料
造紙的纖維來源於:麻、棉、藤、桑皮、檀皮、芙蓉皮、稻桿、麥桿、竹等。

過程

古代

參照右上方圖片,有五個主要的步驟。從圖中可知當時中國的造紙業已經相當成熟,每道工序的專家各司其職,並且已開發出一些造紙專用的設備。


斬竹漂塘:砍下竹子置於水塘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樹皮、麻頭、和舊魚網等植物原料搗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直到煮成紙漿。圖中可見大鍋中的碎料用大石壓住,有助於完全煮爛。
蕩料入簾:待紙漿冷卻,再使用平板式的竹簾把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此一步驟要有純熟的技巧,才能撈出厚薄適中、分佈均勻的紙膜。
覆簾壓紙:撈好的紙膜一張張疊好,用木板壓緊,上置重石,將水壓出。
透火焙乾:把壓到半乾的紙膜貼在爐火邊上烘乾,揭下即為成品。
現代

現今科技一日千里,製紙工序已經機械化了。

2006-12-10 09:12:3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3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2 12:36:3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2 12:15:3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分開簡單】MaTtHeW L【抹去往事極難】 5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2 05:18:5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6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2 05:04:0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mcjo666 7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2 03:54:1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Chung 3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1 21:07:5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5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1 19:18:39 · answer #8 · answered by 知識21號 6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1 18:17:44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4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1 14:05:46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章魚 7 · 0 0

閣下之不智不義侮辱了古人尊名。

2007-01-01 13:42:42 · answer #11 · answered by 梧桐雨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