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幫忙提供羅馬的加爾橋ㄧ些簡介嗎?
或者提供一些網站 供查詢資料~~~
謝謝啦!
2006-12-09 12:38:28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祐布達.. 2 in 藝術與人文 ➔ 其他:藝術與人文
對啦對啦!!!您說對了!
2006-12-11 07:48:33 · update #1
加爾橋不在羅馬
是古羅馬帝國時期在法國建造的加爾橋 (Pont du Gard)
一些網站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fr=fp-tab-web-t&ei=UTF-8&p=%E5%8A%A0%E7%88%BE%E6%A9%8B
http://env.people.com.cn/BIG5/4977246.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nt_du_Gard
照片 http://www.badische-seiten.de/impressionen/index.php?action=showgallery&pfad=Provence-Pont-du-Gard
照片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fr=fp-tab-web-t&ei=UTF-8&p=%E5%8A%A0%E7%88%BE%E6%A9%8B&fr2=tab-web
法國傾力保護加爾橋 2006年10月31日人民網
http://env.people.com.cn/BIG5/4977246.html
法國南方的加爾省,有一座三層的石頭拱形橋,稱“加爾橋”。加爾橋,原是古羅馬帝國時期修建的高空引水渡槽,又稱渠橋。它是從法國南方尤塞斯鎮到尼姆市50公裡引水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性建筑,橫跨加爾東河,總長360米,高達48.77米,由每層6、11和47個大小各異的拱形橋孔重疊組成,最大跨度24.52 米。中、下層是支撐橋體和通行橋,最上層為封閉水渠,十分奇特而壯觀。史料介紹,建筑該橋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最大塊石厚50厘米長兩米多,重約6噸。
加爾橋的設計在橋梁和水利工程史上有創新特點。為適應加爾東河水的季節性特點,該橋的底層橋墩完全建立在河床岩石上,為減輕洪水的侵蝕沖擊,設計者特別在每個橋墩的上游方設計了一個三角形的分水墩結構,以減輕對橋的沖擊,並且曾挖鑿河床以利洪水從橋孔通過。
由於整條水渠完全靠重力作用流動,50公裡長的水渠全程總落差為12.27米,渠橋兩端落差約為一厘米。為減少水的蒸發,水渠全程為封閉狀態,建成時渠水流量為每天4萬立方米,水從起點到達終點耗時一整天,后因水垢堵塞,每天的流量隻剩下1萬立方米。
該橋長度是下短上長,但從橫斷面看,卻是下寬上窄,十分符合力學原理,有利於橋的穩固。此外,下層橋拱大,利於泄洪,上層拱小,則便於建造和減輕橋體重量。而橋拱是獨立的全弧拱形相互連接,有較強的穩固性。
令人驚奇的是,這座歷經2000年洪水、戰亂和社會變遷的橋梁至今依然保存完好,1958年千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曾達到渠橋的第二層,造成35人死亡,而該橋卻安然無恙,不能不令人驚嘆古羅馬建筑師們的鬼斧神工。后人也一直以加爾橋作為橋梁建筑的典范,將其作為建筑學的教材內容。
后人考証,這座渠橋建造於公元20─40年代或稍晚些時候,也有人認為是在公元前20年由羅馬將軍和建筑師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裡帕建議修建的。據推算,建造該橋可能調用近千名工匠,用時3到5年,渠橋作為水渠的使用時間可能長達4個世紀。到公元4世紀左右,因戰亂尼姆市人口減少,城內泉水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羅馬帝國的衰亡,水渠因水垢而被堵塞,逐漸廢棄而不再使用。於是有人將加爾橋二層的橋墩挖去一半,以渠當橋,便利行人。中世紀時期,教會和居民開始拆除水渠其他部分石塊蓋教堂或房子。由於加爾橋有橋的功能,方便了行人,當時也就保存下來,並於后來加寬了底層,成為可以行車的名符其實的橋,被人們世代保護下來。(未完,請參考 http://env.people.com.cn/BIG5/4977246.html)
《人民日報》 (2006-10-31 第16版
2006-12-10 04:51:0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travelpa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