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42式太極拳結合數家門派而編排的,用在亞運指定套路,也常被人說成所謂的''新武術'' 請問,這套拳不好嗎? 有什麼不好?
它只是將各門派、招式打散,重新編排,可能是選出比較好看、難度高的出來,這套拳練不出功夫嗎?為何常遭受抨擊說這是表演用、虛有其表之類的話?

42式好像很容易膝傷,比起別的傳統拳架(例如鄭子37式)大家都說更容易膝傷,就我所知膝傷是姿勢不標準所造成的,這套是因為難度較高、姿勢比較不容易做標準,所以膝蓋比較難對腳尖,才會有更多人練這套拳膝蓋受傷嗎?


以上問題希望各位武術好手為我回答,我有什麼地方說錯的,也請糾正

2006-12-03 12:42:05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運動 武術

4 個解答

每種拳趟皆可練出功夫,而且每種拳趟皆可令人受傷;
太極拳亦是如此,只是比較緩慢而已;
你也知道膝傷是因姿勢不正確所致,但還有一成因,被人所疏忽!

為什麼太極拳要求緩、柔、鬆?
那是要你仔細去品嚐,有形的形體在轉換變化,是否流暢?
內在不可知見的氣息血脈,是否無阻?
不要在難度高低上思考,姿勢能否標準是一種習慣;
由不斷重覆練習同一招式,不斷矯正同一招式,直到內外皆能流暢無阻,並使之成為習慣,那些傷害便會離你遠去。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必須有一個真正懂拳的人",能陪著你,不斷的提醒你,再加上你的勤奮,才有可能克服練拳所造成的各種傷害------不只膝傷;千萬不要想從書本上,便可以習成!除非你是那種高手級的。

2006-12-03 18:59:5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月夜 2 · 0 0

(1) 42式是集合各家之長所成 想把這套拳完美表現 必然就要
對各家有深入的鑽研 可能有這種人嗎........難

(2) 亞運指定套路,說明了這是一種表演化的套路,也就因為這
裡頭規定了一些体操上所用的難度記分方法,這個套路的
基本結構已經偏離太極了,而非單純難度較高的問題

(3) 運動不得方法必然會有運動傷害
練太極拳也一樣,所以和什麼套路無關

在傳統的養生太極 和 表演太極 中如何取捨應是見人見智吧

2006-12-11 05:16:0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太極拳初學者 5 · 0 0

亞運套路是為了想將太極拳推動一致化、普及化、世界化才編制出來的。
(編者實「用心良苦」阿...)
可惜太極拳重要的都在「裡邊」不在「外面」
也就是說外在的動作編得再“優”、再集諸家之多項“絕招”....
在「方家」眼中都只是“徒具其形”而已
俗稱「太極拳的理論,外家拳的打法」就是這樣
(「有功夫」這我肯定!但對「太極拳」而言,應不「純粹」)

太極拳「理、氣、象」,先自問掌握了多少?
〈比賽大會對「拳理」、「內氣」不易考評只好從「外象」著眼〉
但一旦著眼在「外面」,「內部」就容易迷失
「外動」越多,「內動」就會相對減少

你認為古傳各門各派「太極拳心法」能在比賽看得到嗎?
(讓人看得出的,也不叫「心法」)
內部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微妙處都在「小地方」
與「作一堆『高難度』動作」相比,簡直是「背道而馳」
在運用上要對方「一沾就跌」
動作不「直捷了當」怎行?

這裡畫一圈、那裡高抬腿、沒事轉圈圈、必要時抖一下….
外表我實在看不出「沾、黏、連、隨、聽、化、拿、發」的「接、懂」勁
(不要不取「金玉」只取「糟糪」,看不到的才是太極「精髓」)
我知道「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
想學好太極,還是先從「內部」著手
外象不是不重要,但它應該是內象形諸於外的「表徵」
絕對不是「硬作出來的」
(「硬作出來的」焉能不受傷?……….)

2006-12-04 12:14:4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黃師傅 3 · 0 0

我個人是由易經理論為先的打法 一般的打法似乎都重於形式上 要知好多事都以攻心為上 何況 太極 之理論
太極拳我所學不多也不多久 覺得拳路前后左右上下該平均
以鄭式來說重於左單鞭和下勢 左摟膝拗步 右邊就少了
會受傷 大都重於形式的要求和沒放松筋肉吧

2006-12-04 03:18:4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