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與日本人文化的相同之處,例如說台灣跟日本都是海島國家,所以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感謝回答的大大,我會給予10分的積分 謝謝
2006-11-19 17:26:42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鴻翔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但在台灣,彷彿日本的遠不僅是過去的影子。兩邊種了街道的台北仁愛路很現代,卻讓我想起東京的青山通;忠孝東路的咖啡廳也好像是直接從東京移過來的。逛書店便發現有很多日本雜誌賣,打開電視機就能看到幾個專播日本節日的頻道。
再說,台灣人也像日本人。雖然說的是中國話,聽他們表達的內容,又很像日本人。餐廳裡工作的小姐,沒有什麼對不起我的地方,仍然重複地說「抱歉,抱歉」。去快餐廳就能聽到「謝謝光臨,請慢用」一類話。這些話,聽起來不太像我以往在大陸、香港所熟悉的中國話,反而更像是把日本話用中文說出來的。
在一個外國城市,眼看不管是舊的東西還是新的東西都這麼像日本,我不能不想到「文化帝國主義」一詞而覺得頭痛。
戰後日本的多數知識份子受了左派史觀的影響,對日本當年的侵華行為深感內疚.佔領台灣尤其是侵華的起點。去台灣的日本人,一般都走音通老百姓,台灣從來不是知識份子選擇的旅遊地點,一個原因就在這裡。我自己因為在中國大陸唸過中國近代現代史,腦袋裡的抗戰史觀根深蒂固。我對日本、中國都很熟悉,在台灣指出「不像中國,像日本」的現象實在太容易了。
在生活層面接觸台灣人
以前在海外,我碰過很多台灣人,其中不少對日本是蠻友好的。但我還是在他們溫和的措詞裡刻意尋找對日本的批判。也許這種心理有些變態,可是在戰後的日本,想做一個有良心的知識份子,很難沒有變態心理。畢竟,過去很長時間,我們所聽到約台灣人的聲音,一般都是以黃春明的《莎喲那拉,再見》為代表的「民族悲憤」。因此,在台灣看到當地人對日本文化毫無批評地接受的樣子,我的思想難免很混亂。作為學中丈的日本人,我早就習慣聽中國人罵日本。對「親日」的台灣人,我反而覺得非常不習慣,甚至懷疑他們是否缺乏民族尊嚴。
現在回想起自己當時的思維,我不能不臉紅。我實在太不了解台灣,也太不了解「文化」了。
今年二三月,我去了兩趟台灣,在美麗島總共呆了三個星期。這次的日的是採訪,接觸的人相當多,而且大部份是中年以下的本省人,也就是如今在台灣佔過半數的社會主流人士。跟他們聊天、吃飯、喝酒、唱歌、泡溫泉,我終於有機會在生活的層面探討台灣文化中的日本因素。
我在上期的文章中已經指出,在台灣本省人的腦袋裡,日據時代好比是「被(國民黨外來政權)奪取的童年」,不好的記憶不多,大部份記憶是美好的。年經一代沒有親身經歷日據時代,他們的「記憶」是父母一輩直接或間接地傳授的,是經過「編輯過程」以後的「集體記憶」。
2006-11-21 12:19:58 補充:
台語裡的日語詞彙 「小時候叫父親「多桑」。我做壞事,他罵我「八格野鹿」。當年的台灣很日本。」三十幾歲的台灣朋友告訴我。跟「多桑」一代不同,他自己不會說日語,只是知道台語裡面的一些日語詞彙而已。有一個晚上在陽明山的公共溫泉,我也聽到台灣女人向長輩伙伴說「歐巴桑,哈壓克」,很明顯是日文「阿姨,快點兒」的意思。但她又不是在講日語,卻在用已變成台語的外來詞。
2006-11-21 12:20:21 補充:
這些外來詞到底有多少,我無法知道,但有兩點是很清礎的。首先,其中不少詞兒在日本早就是過時甚至消失了的,比方說,我們一代的日本人叫父親「多桑」的不多,我自己從小就用「爸爸」(Papa)一詞。又比方說,前兩年當李登輝形容大陸領導人時用的「阿**空固力」(水泥腦袋),應該是日本幾十年前的流行語,如今在東瀛已沒有人用,年輕日本人聽也聽不懂,在台灣卻仍然在廣泛使用。
2006-11-21 12:20:54 補充:
其次,有些詞兒的語義或多或少已經台灣本土化了。他們說出「奎摩起」(心情,感覺),「阿砂力」(大方,爽快)等詞兒時的語感,和日文原義有微妙但明顯的不同。 已遠走的初戀對象 考慮到戰爭已過去了五十年,這兩種現象其實是很自然的。當我聽到台灣日語詞兒而發現每個人都帶有共同的口音時,心裡產生一種雞以形容的鄉愁,有點像看很久以前的照片。我知道,台灣朋友們講的是「時代性的方言」。
2006-11-21 12:21:20 補充:
日語跟中國話比較,是變化很快很大的語言。今天的中國人看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理解台詞應該沒有問題。可是,年輕的日本人看五十年代的老片子,不一定能聽懂全部會話,因為每一個時代的日本口語都有獨特的口音和一大堆流行語,如今講話的速度也比三、四十年前快得多了。台灣日語過去半個世紀幾乎沒有跟日本口語交流,結果,一方面保留了在日本早就消失的語詞漢口音,一方面又有了獨特的發展。
2006-11-21 12:22:19 補充:
若說台灣日語詞兒是「時代性的方言」,台灣日本文化方可說是「地方性的次文化」。日本朋友們全告訴我應該去北投溫泉,據說那裡有純日本式的澡堂、旅館,有很多日本遊客。台灣朋友要帶我去的卻是離北投不遠的陽明山溫泉,台灣味道很濃。
2006-11-21 12:25:03 補充:
國際大旅館的榻榻米套房走台灣式的。雖然有榻榻米、紙門、「佈團」(被褥),但每個小節都不像日本。文化這個東西,本來就有混血的命運。如果早期沒有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傳統文化絕對不可能出現。同時,後來發展的日本文化,又是完全分別於中國文化的。受過日本文化影響約台灣,如今有自己的一套文化是既自然又正常的。
2006-11-21 07:19:1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1 · 0⤊ 0⤋
瞭解一次、多一次的保障。尋找八大行業工作。必須謹慎小心一點。
小巴常說:保險跟冒險只差一個字,意義卻是大不同!
一通電話、一次詢問。都是為自己的著想。
2013-11-21 05:17:1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