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麼是聖嬰現象 ?!
有誰可以提供我相關的文章和報導嗎 ?!
2006-11-18 19:45:18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Campbell 1 in 科學 ➔ 天文與太空
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1 這個「寶寶」的脾氣有點怪 每隔二到七年,赤道東太平洋上會出現一個脾氣不好的寶寶,這個寶寶打個噴嚏,東太平洋的國家就會下豪雨;萬一他生氣了,西太平洋不少國家又要鬧乾旱。雖然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預知他的誕生;可是對於他的怪脾氣,依然是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一發威,就帶走千百條人命,以及數十億美元的財產損失。這個寶寶的名字,就叫「聖嬰」現象。 誰先發現這個聖嬰寶寶的? 靠海吃飯的漁民,最了解大海的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爾緊臨東太平洋,這一帶的漁民,很早就發現一個現象-每年12月左右,風變弱了,平常溫度偏低的海水溫度逐漸升高,水中的浮游生物跟著減少,沒浮游生物可吃,魚也減少了,漁民就趁著這個空檔修理保養漁船漁具,等到這個由北而來的暖洋流離開了,再繼續出海捕魚。由於這個暖洋流都在聖誕節前後報到,漁民們為它取了個名字「El Nino」。El Nino在西班牙文中有「幼年基督」和「男孩」的雙重意思,於是我們把它翻譯成「聖嬰」現象。
圖片參考: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images/conserv1006-6.gif
反聖嬰現象發生時(1988年12月),赤道東太平洋與祕魯外海水溫明顯下降。資料來源: 許晃雄教授 (台大大氣科學系)資料來源: http://hsu.as.ntu.edu.tw/elnino/ 參考資料: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source/conserv1006.htm
2006-11-21 12:40:2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o Jason 7 · 0⤊ 0⤋
「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英文翻譯為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子,是100多年前南美洲 秘魯和厄瓜多的漁民用來稱呼發生於聖誕節前後,祕魯附近海域海溫異常偏暖的現象。科學研究顯示 不僅和祕魯附近海溫的變化有關,也和熱帶東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之間的海面氣壓的分布有關,就以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來表示熱帶太平洋大氣和海洋之間的變化,也就 是一般所謂的聖嬰現象。
ENSO是赤道太平洋附近大氣和海洋最顯著的現象,通常最容易發生在冬季。當赤道太平洋附近( 北緯5°至南緯5°、西經170-120°)3個月移動平均的海溫指標連續5個月比平均值高0.5℃時,就 認定為ENSO暖事件(就是一般通稱的聖嬰事件);當3個月移動平均的海溫指標連續5個月比平均值 低0.5℃時,就認定為ENSO冷事件(就是一般通稱的反聖嬰事件),聖嬰和反聖嬰事件發生時大氣和 海洋的狀況說明於圖1。
ENSO現象雖然主要發生在赤道太平洋附近,但卻對全球各地的氣候都會造成影響,因此,深受各國 氣象單位的重視,其中對各地較顯著之影響列於圖2。台灣雖不在ENSO事件的主要影響區域,一般 而言,當強的聖嬰事件(即指標超過1.5℃)發生時的冬天,台灣易出現暖冬、隔年易出現春雨偏多 的情形,而颱風生成的位置則有距離台灣較遠的現象。當強的反聖嬰事件(即指標超過-1.5℃)發生 時的冬天,台灣易出現冷冬、隔年易出現冷夏,颱風生成的位置會距台灣較近。不過,研究顯示每 個ENSO事件的差異性相當大。
氣象局分析台灣的春雨,得知除了受聖嬰影響外,也和印度洋的海溫變化有關。另外,近幾年聖嬰 現象的位置也較過去典型聖嬰現象發生時偏西,是所謂的非典型聖嬰。因此在預測台灣的氣候時, 除了參考ENSO的預報資訊,還會參考氣候電腦模擬和統計分析的結果。
2016-01-27 00:06:0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gtin 1 · 1⤊ 0⤋
聖嬰現象? 「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 El Nino,英文翻譯為 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子。此詞乃南美秘魯漁民用以稱呼發生於聖誕節時期,其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海溫及洋流異常變化之現象。 一般正常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西部,此一東西壓力差異,產生熱帶東風帶,並帶動東太平洋之洋流西行,西行洋流受日曬加溫後,聚集於中、西太平洋。於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上湧補充西行之洋流,此一上湧洋流 ( 稱湧升流 ) 含豐富養分,遂吸引大批魚群聚集,造就了秘魯及鄰近諸國漁業之發達,而海鳥亦隨魚群湧現而聚集,其排泄物則成為當地農業的主要肥料來源。在「聖嬰」現象出現期間,東太平洋之氣壓場降低,而西太平洋之氣壓場卻增高,此氣壓場的改變使熱帶東風帶減弱,甚至轉為西風帶,於是東太平洋之洋流不再西行,甚者中、西太平洋之海水東流,受熱增溫後聚於東太平洋海域,熱帶太平洋海溫呈現出東高西低之變化。聚於東太平洋的高溫海水,抑制該區深處低溫海水上湧,於是魚群聚集數量減少,海鳥出現之數量亦銳減,使該區域的漁、農業均蒙受相當程度的損失。「聖嬰」現象之特徵為東、西太平洋海溫溫差的逆向改變,其直接伴隨之大氣變化則是氣壓場上蹺蹺板式的東西振盪。當海溫變化呈現東高西低時,氣壓場變化則為西高東低,反之若海溫變化為東低西高,氣壓場則呈西低東高之改變。上述之氣壓場變化,氣象界慣以南太平洋東部之大溪地和西部位於澳洲之達爾文,兩者間氣壓場的差異值為指標來顯示,並將此振盪取名為「南方振盪」 ( Southern Oscillation ) ,而「聖嬰」( El Nino ) 和「南方振盪」 ( Southern Oscillation ) 此一相隨而生之大氣、海洋變化現象,則被合稱為 ENSO。「聖嬰」現象所能造成之異常氣候變化,可以下列簡單之物理過程來說明。海溫增高對氣候變化之影響,恰如爐火加熱盛於鍋內的水,海溫有如爐火,大氣有如鍋內的水。在「聖嬰」年,當熱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高時,洋面上方之大氣,伴隨著海洋來之水氣,受熱上升,經由對流成雲後降雨。為了均衡東太平洋區空氣之上升,海溫降低之熱帶西太平洋上空之空氣遂下沉,造成地表壓力增加並抑制降雨。因此,「聖嬰」年之一般氣候變化概況為:熱帶東太平洋區,海溫增高,空氣受熱上升,地表壓力降低,降雨增加,發生水災之機會增高;熱帶西太平洋區之氣候變化則與東太平洋區相反,在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較易導致乾旱。「聖嬰」現象約每 2年至 7年發生 1次,其生命週期歷經發展、成熟、衰退等期,前後可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在過去20年來,較顯著的「聖嬰」現象共發生 4次,其中以 1982 - 83;年之海溫變化最大,於是也導致最嚴重的災害。據估計,西太平洋區之南亞國家和澳洲,在該期間由於乾旱及衍生而出的火災,共造成35億美元左右的損失,另一方面,東太平洋區之美洲國家,受損於水患之財物也有25億美元之鉅。由此可見,「聖嬰」現象所能造成之災害,實不容忽視。有鑑於「聖嬰」現象對人類生命財物能造成重大之損害,世界各主要氣象中心均積極投入與「聖嬰」相關之氣候問題的研究領域,中央氣象局也正加緊推動「短期氣候預報」之研究計劃,現階段工作重點之一為分析評估「聖嬰」對臺灣氣候所造成之變化特性,及此特性之可預報度,而最終目標,則是建立起臺灣地區短期氣候變化的預報作業。欲知更多關於「聖嬰」現象之參考資料,可參閱下列書刊及網站:1. 吳明進,1986:聖嬰/南方振盪現象,科學月刊第17卷第 2期,107頁至112頁。2. SCIENCE 1983:VOL222, NO. 4629, 1189-1210。3. S. George Philander, 1990, El NiNo, La Ni a,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Academic Press, 293PP.http://www.cwb.gov.tw/V5/information/knowledge/Data/dict/024.htm
2006-11-18 19:48:1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cake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