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老子為什麼要提出無為
那老子提出無為又有什ㄇ優點ㄋ
希望各國文高手進快幫我解惑

2006-11-17 06:23:5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阿哲 1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3 個解答

壹、前言及老子無為哲學之時代背景


老子的事蹟,最早見於《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但是老子生平行蹤幽隱,而且他的姓名與生卒時間都各有見解,沒有定論。不過,我們最主要的是根據他所流傳下來的言論來了解他的思想精髓。

孟德聲在〈老子無為及和平哲學之分析〉[1]說﹕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為宋國亡殷遺民,他本人移居苦縣,苦現在今河南省鹿邑縣東,本屬陳國,春秋年楚滅陳,遂為楚國所有。生卒年則不可確考,只能知道與孔子同時代而年長。曾任周的『守藏室之使』,掌司冊及文書,相當於今日的圖書館館長。他眼見周室衰微,於是離周他去,出函谷關,到了秦國,也可能老死秦國。」

雖然老子事蹟流傳的少,但是他的思想卻具有殷商文化的特色,可與當時的顯學—─儒、墨並論。不過,儒、墨處於周王室衰沒的時代,以重仁義、輕私利的積極態度,採取入世服務。老子則傾向消極,以寧靜退遜的態度自處,出世而隱遁保全身命。在政治上則主張無為而治,政簡刑輕,和平無爭,近似於西方政治所言﹕「做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晚周紛亂的天下,貴族驕奢淫腐,法令繁如牛毛,苛政暴如猛虎,各國互相侵奪篡殺。老子深信亂世的原因不在制度不良,而在制度的不足為治。愈是想要以仁義禮樂、明主能臣來扭轉局面,則愈是紛擾人心,適得其反。

但是老子無為並非真正消極或完全消極,而是有其積極的一面,或者以消極的間接方式達到積極方式達不到的效果。

所以, 黃師忠天在〈老子無為思想研究〉[2]中說﹕

「老子整個哲學思想的基礎,固然在一個『道』字,然而表現在現象界的,毋寧是以乃是以無為思想為基礎,由無為的觀念開展出各種相應於無為的功夫,如守柔、不爭、無知、無欲、絕聖、棄智等等主張來。也由『無為』向上尋求一套理論的根據,建立了老子的本體論、宇宙論。或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老子思想的形成,是由於政治上的過度有為,觸發其無的思想,由無為的思想,再向上推展其政治論、人生論,並向上建立其宇宙論,完成其整個哲學的體系。」


而我個人認為老子的無為哲學是對該時代社會現象的一種反動。在「過度有為」的情況下,人的思考活動變得僵化,唯有解除不必要的枷鎖,拋開所有桎梏,以無為來矯正世俗之弊,人們才能回到心靈的烏托邦,一切合於道的境界與真理。

 貳、老子無為思想的涵義


一.無為而不敢為

老子的無為並非是一切不為的意思,更絕非是一種無政府的主義,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3],任何一切人為的自作聰明,或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達到「無為」的過程當中,已經包含了「有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精神表現,「不敢為」即是不敢強以人為而傷自然人性與天道,但也不是放任而以隨波逐流的方式來服膺於自然﹔是人文化的自然,而非原始的自然。


二.無為而無以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4]

老子於此提倡的是「公仁」、「公愛」,而非「私仁」、「私愛」。但由於老子對於現實社會的關愛,所以透過另一種無為的方式,來展現他的「有為」、「有私」,所以,老子的無為即有為,無私即有私,是至大至公之為,是至大至公之私。

三.無為而無不為

 前面所提,老子的無為,是順應自然而行,減少一切人為的一己私慾,但他仍然重視「為」的功夫,「是『輔萬物之自然』的不敢為,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無以為,最後,藉此以完成其『無不為』的境界。因此,『無為』只是老子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則在達成『有為』」[5]

於是經由這種無為,天地萬物各歸其本位,各隨自然而生,「這就是無為的效果,也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涵義。」

2006-11-17 06:44:3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OUCH 5 · 0 0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3-13 09:30:0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Elaine 1 · 0 0

Q: 老子為什麼要提出無為?
老子認爲治理國家最好是採取“無爲而治”的辦法,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用無所作爲聽其自然發展的辦法,來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老子反映了當時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減輕剝削的願望。 老子說過,人民爲什麽過著饑寒的生活呢?是因爲他們的君主取賦稅多的緣故。“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進步因素。

Q: 老子提出無為又有什ㄇ優點
老子反對用刑、禮、智這些來治理國家,他反對加重人民稅收,反對擁有強大的兵力,他說過:“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時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和文化。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 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撲,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
在老子看來,人類社會不要“聖智”、“仁義”、“巧利”,國家就大治了。這三種東西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是,使人們著意于“樸素”, 少有“私欲”,不求知識,就可以沒有憂患了。在老子看來,無爲正是有所作爲,“無爲而無不爲”, 就是這個意思。

2006-11-17 06:53:3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段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