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秀抖阿嬤恭敬端心,請教諸菩薩前輩大德、仁者、善知識:

所謂「緣起性空」因果性空且因果不空,何以空且不空呢?
此謂「因果性空」可否稍做說明指導開示呆瓜的秀抖阿嬤?
此謂「因果不空」又是如何不空?說空且說不空何以是說?

懇請各位菩薩大德仁者善知識惠予指導開示秀抖阿嬤。
秀抖阿嬤恭敬合十頂禮感恩。感恩喔。南無阿彌陀佛。

再次感恩各位前輩大德菩薩。阿彌陀佛。╭(—川—)╮
恭敬合十感恩。感恩喔。南無阿彌陀佛。 Orz...Orz...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要常感恩!
念阿彌陀佛!
依靠自性彌陀!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06-11-15 04:27:01 · 11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11 個解答

阿彌陀佛【緣起性空】 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合成的諸法,其性本空,無有真實的自體。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一,所謂「緣起性空」因果性空且因果不空,何以空且不空呢?答:因果性空,可以解釋成,因果來自於空最後也會歸於空。     因果不空,因為確實有因果的作用,所以不空。     (好像有白馬非馬的味道)二,此謂「因果性空」可否稍做說明指導開示呆瓜的秀抖阿嬤?答:呆瓜的秀抖阿嬤也是佛,不敢說開示,提供意見作參考而已。     舉個例子     種子從何而來,本來是無,經由一連串的假合及作用,無中生有。     種子未來何去,成住壞空世間無常,假合終是假合,最後化成無。     因果性空,佛性在於作用。三,此謂「因果不空」又是如何不空?說空且說不空何以是說?答:第一題就答過了。補充一下好了。     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集滅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滅諦是說脫離輪迴這一個觀念。道諦指出如何 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      苦集滅三諦就像您講的[因果性空]      道諦就像您說的[因果不空],以假修真,我們正處於因果之間,通通是假也通通是真,佛性無所不在,假合也無所不在,體認因果不空,老實念佛。結語空且不空,真也非真,假也非假,知空要離,不空要修,空與不空一合相也。

2006-11-20 14:52:0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請問樓主
因果性空和因果不空
各來自何經?

2006-11-18 17:10: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

海洋之心大德...善解!

2006-11-17 03:57:3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charlie 7 · 0 0

依他起性
遍計所執性
圓成實性


相無性
生無性
勝義無性

『依三性。立三無。相無性。遍計虛』
『由依他。生無性。勝義無。圓成應』


超級阿嬤~
奇怪,
為什麼佛、菩薩要說【唯】【識】教義呢……….?

2006-11-17 07:32:47 補充:
~^^~

譬如風的話,它是依托水才有動相,設若水也滅了的話,那末,風相自然就斷絕了,因為它沒有依托的地方啊。

但是,水性完全沒有斷滅,所以風相,照常是相續的,可見是風滅了的原故,動相當然隨著它滅,並不是水也跟著風一齊滅掉了。

這譬喻如果真是懂了的話,那末,無明的風也是這樣,它是依托心體而動的,設若心體也斷滅了的話,那末,眾生豈不是也斷絕了,因為沒有心體去依托啦。但是,心體既然沒有斷滅,所以心相可以相續。

最後的結論:是愚癡的無明滅掉了,心的生滅相當然停止了它的作用,並不是連心的光明無漏智,也跟它滅掉了,它是巍巍不動的。

2006-11-17 07:45:08 補充:
(論文)『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麤,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麤中之細及細中之麤,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講話:(略)

(論文)『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講話:

現在我們要研究這粗細兩種生滅,究竟是從何而有?
推根究底要歸於無明熏習,「依因」「依緣」而有。甚麼叫做依因呢?
就是平常說的「無明不覺生三細」。甚麼叫做依緣呢?
也就是平常說的「境界為緣長六粗」。
也就是論文上說的:「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設若因如果滅了,那末,緣當然也就會同時滅了:根如果壞了,枝葉當然也會枯萎。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無明的因滅掉了,那末,前面的三細,不相應心當然會滅了。境界的緣滅掉了,那末,後面的六粗,相應心也就會滅了,這是科學上的一個「因果定律」。



~^^~.....我很懶咩......用貼ㄉ

2006-11-17 07:54:07 補充:
也就是論文上說的:

「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哈...

2006-11-28 23:04:03 補充:
《大乘起信論》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2006-11-28 23:05:16 補充:
.講話:上面所講的是離言真如,現在再來講假借言說的真如。因為如果完全不假言說,那末,眾生怎樣信解修行呢?所以把離言真如說過了之後,現在接著來說說假借言說的真如。 這假借言說的真如,可以分做兩種意義來講。那兩種呢?第一種是「如實空」,第二種是「如實不空」。怎樣叫做「如實空」呢?因為能夠究竟顯現真如的實體啊!怎樣叫做「如實不空」呢?因為真如的實體,本來是具足圓滿無漏清淨本性的功德啊!

2006-11-28 23:07:17 補充:
現在再來說說空的話;就是說:真如的實體從無始以來,一切虛妄的染污法,就是同它不相應的。因為真如是離開了一切法的差別相,這就是沒有了虛妄心念的原故。我們再進一步說:應當知道真如的自體,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不是非有相,更不是非無相;那末,難道是有無俱相嗎?固然不是啊!真如的自體,不但不是有無,連一也不是,異也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異相也不是,那末,一異俱相當然也不是了。

2006-11-28 23:08:14 補充:
所以,我們可以總起來說一句:一切眾生所以看見種種有相的境界,都是因為眾生有種種妄心,剎那剎那念念分別,其實這種妄念,對於真如的實體,有相應嗎?當然是不相應的。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才叫做空。設若把妄念通通離開了,真如的本體,實在沒有東西啊!

2006-11-28 23:10:08 補充:
上面講的是空,現在再來講講不空;不空的道理,又是怎樣呢?就是說:已經把法體顯現出來,絲毫的虛妄都沒有了,那就是真心。這真心的體性,是無始無終常恆不變的。然而為甚麼又要叫它是不空呢?因為真心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圓滿具足,所以才叫做不空。然而功德雖是不空,但是無有幻相可取,這是甚麼原因呢?因為這是離開了妄念的境界,唯有行人真實去用功,到了親證的時候,才能夠相應。呆呆咩.....~^_^~

2006-11-28 23:12:28 補充:
《大乘起信論》
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
.
超級阿嬤~
奇怪,
為什麼佛、菩薩要說【唯】【識】教義呢……….?

~^_^~

2006-11-17 02:45:0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秀抖阿嬤前輩及諸位大德、仁者、善知識:
阿彌陀佛~~
末學對於佛學經典的涉獵不多,更馮說是有所深得了!
因此末學試從另一方面的比喻來說明個人對於:
"所謂「緣起性空」因果性空且因果不空,何以空且不空"
此言的小小看法!

末學想以「時間」做個比喻~
末學曾想過......「時間」存不存在呢?
人們知道這個名詞,也明白它代表著什麼,
雖然看不見它,摸不著它,也不能用科學儀器去偵測到它,
但是似乎可以感同到它、體認到它以某種形式存在著,卻又是不存在,
古時的人們發現自身所生存的這個自然之中似乎反覆地遵循著某種規律的變化;
太陽、星月每天會升起落下,明亮黑暗也隨之交替,
過著過著.......天氣會越來越熱,隨後又越來越冷,
之後又慢慢的開始溫暖了起來,
所有的動植物生長茁壯,而後衰敗死去,如環無端。
在這天地萬物之中似乎不停地在變化著,可是雖說是變化卻又有著某種規律,
透過了反覆的觀察與思考,中國的古德們便有了許多方面的看法與領悟,
進而將此種的無形規律給體現出其有形的代表與意義,
例如「道」、筮法、曆法、時刻......

末學覺得,「因果」就如同「時間」一般,好像代表著某種規律的變化,
因為是「變化」,所以它不是有形質的存在,而是在對比之下的差異,
就像是男朋友變心了,可是自己卻拿不出也看不到那個所謂的「變心」,
是心中產生的想法與感受,實質而言這個變化它並不存在;
此若「因果性空」。
可是自己卻何以認知到有此種變化呢?
是因為心中感受到了不同,發現有了差異,
所以若是在在對比的表現上,「變心」就是真實的發生著,
則若「因果不空」。
因此變化的本質是空,即性是空,但其變化也可說是真實的存在,即其不空;
是故「因果性空而因果不空」,空且不空。

而「因果」有著某種的規律,因此就可以有所歸循,
如同我們雖然看不到也摸不著時間,可是卻可以體認到其有法則可以依循,
所以人們有了時鐘,分明了四季,
但它卻只是人類心中所共體的表現並非為「真」,
因此「時間」是真,卻不是真有;
而因果規律著「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有如是因,有如是果」,
將某些表現歸類為善,而相反的則歸類為惡,
此也為人類心中所共體的表現並非為「真」,
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卻是因果真實的不虛的依循,
所以「因果」是真,卻不是有之真,
乃「因果性空」,卻不是「因果為空」。

以上為末學之淺見,若有善知識慈悲願加以指教則末學感激不盡!!!

阿彌陀佛~

2006-11-17 00:13:2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卡布貓 1 · 0 0

「緣起性空」自性中,心當無住。
「因果性空」業不空,捨識用根。
「因果不空」心自空,清淨不昧。

2006-11-15 09:35:2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緣起性空...法性是空性.法相是紛雜...因無自性(空性.性空).所以才會有緣起現象的變化.否則即是常.無有變異.
因果業力性是空性.所以它會因緣生因緣滅.但是其業相還是會產生現象.而現象就是有生有滅...
維摩詰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業力亦不失...
空者是指法性是空.
不空者是指法相變化是不空.會產生作用..
阿彌陀佛

2006-11-15 08:26:44 · answer #7 · answered by 流浪狗 2 · 0 0

因果緣起性空,是因自性本空,被無明意識覆蓋,致有因果業力,因果不空是因為有無明意識,如能空掉無明意識,回歸自性,因果也就空了。

2006-11-15 08:16:37 · answer #8 · answered by SL 7 · 0 0

各位居士大德同修阿彌陀佛:

這邊要頂禮三寶,因為自己沒有證悟,完全要依靠三寶加
持,自己業障深重所以沒有辦法出離三界六道,自皈依佛
自皈依法自皈依僧。

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是自己的妄想無明沒有斷盡,自己
的貪嗔痴沒有斷,自己對於身體還有貪愛,自己對於房子
會有貪愛,自己對於機車還會有貪愛,自己對於佛法還會
有貪愛,自己對於家親眷屬還是有貪愛,自己對於遊樂器
有貪愛,自己對於電腦有貪愛,自己對於過去所造的業障
無法消除自己對於未來要造的業障無法消除。

講來講去就是貪愛沒有斷盡,在世間枉受痛苦,身不由己
眼不由己,六根不能自主都被六塵牽引,心裡都在打妄想
,那個貪慾還是很深重,因此心不得自在不能解脫。

2006-11-15 05:25:58 · answer #9 · answered by 楞嚴咒 6 · 0 0

緣起性空:意指緣分因果種種在天地之間本來是沒有且不存在的,但是因為你的念想行為而從不存在中產生.這裡的性是指想法,.起和空是指從無到有的動詞.
因果性空:亦做此解,但是因果是從想法變乘做法,從虛無的想法成為曾正落實的應緣做法<不論善的緣.,惡的障還是悟的智慧也是如指.>
因果不空:是指一切虫有ㄋ想法和做法之後.他就是真實的存在或是得到.而不會消止的所以不再是不存在的空,所以不空.

2006-11-15 05:03:50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老公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