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死】
中,無明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緣行,行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緣識?
名色、行、識、受和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色、受、行、識一樣嗎?
名色是什麼??名色是依識而生還是僅是識所緣??不懂Q_Q
愛是什麼??為什愛會緣取,取會緣有,有會緣生??
我們會有根塵的分別,是因為名色嗎??
此外,有人知道析空觀是什麼嗎??
2006-11-14 17:07:05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沐 3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華嚴經第六現前地曰: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常求有無.不正思惟.起於妄想.行於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闇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歿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歎.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事.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由上述經文已經很明確:所謂無明是不了一切法皆因緣所生,而執著一切為實有,因而作業生果報而生死輪回。也就是說依八識所緣皆是無明因。以隨事貪欲而迷真心。由妄心生分別而乖智.妄辯為識。妄心所辯是識.緣境是行。於行迷惑者,所緣之境謂實有故。以心無明便生名色.從名色六根妄心,三事和合生觸.正觸相應,分別取著是受。於無明中,因境六根識三事,而生五蘊。以五蘊對六根緣,生一切觸,總以意識為主.而隨根境識,能作種種生死業緣.乃至八萬四千一切塵勞,從此而起。 。無明緣行有三世無明。無明緣行是當念中過去.是所緣前境.是過去無明。識乃至受是現在無明.為識受是當念中現在無明.此正是識受是無明。 以此無明緣行識受愛有成三世業,因而苦果相續不斷。因此無明緣行,是生起緣,亦是生滅繫縛因。 由前可知,無明略有四種:一、迷理無明,此從始至終。二、發業無明,此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此與識同時。無明亦是能潤愛取所攝。如經云愛水為潤,即是常求有無之愛。因此有愛無明攝故。如是住生心者為生名色芽。由無明愛,令識種安住業地,名色心即生。識為能住種業為所住地。愛取無明是住因緣。由無明愛令識種安住業地。無明因何而有呢?最初是迷真理而起於行,又於彼發起邪行此既橫從空起。版面有限請上本人網站︰大方廣佛華嚴經合論53-65︰是李通玄長者之論述。http://player12345.myweb.hinet.net/
2006-11-15 15:36:5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雜阿含的因緣相應裡的分別經、比丘經、無明緣經明確地介紹十二因緣的定義,現根據巴利原文解答。
何謂無明?dukkhe annanam, dukkhasamudaye annanam, dukkhanirodhe annanam, dukkhanirodhagaminiya patipadaya annanam,就是不知苦集滅道四聖諦。
另根據雜阿含經18卷第四品90篇
云何為無明?於前世今世後世無知、於佛法僧三寶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及無記無知、於內根內識及外境無知。
因為無知於這些,因此做業而產生業力,稱為行,近世的譯法會叫習性動力,是一動能量,因習性動力的推動,引發六種出生意識,vinnana在十二因緣中是指六種出生意識,因有六種出生意識,名色發展。什麼是名?受想行觸及作意,稱為名,不包意識,因意識已獨立為出生意識,而色則指四界及由四界而生的物質及其他物質,因有名色,故有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六入,胎兒出生後,外境怎被知道呢?就是依靠六入的接觸,既有六種感官,就有六種接觸,視覺接觸、聽覺接觸等等,有了接觸後,生起感受,有六種感受,視覺感受、聽覺感受等等,而感受再分三類,好、不好及無記。有了感受,有六種感受、由六種感官對外境接觸而生的感受,引起愛tanha,有六種愛,由六種感官對六境產生的愛欲,愛過了,成了執取,就是執著upadana。執著有四種,對欲的執取、對見解的執取、對宗教儀式的執取、對自我的執取,因有這些的執取,引生存有,即是存在,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無色界的存在,欲界有六道:人道天道修羅道為善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為惡道,這就是為什麼佛教強調放下執著,這是存在與出生的關鍵,有生自然有死,死時未放開執著時,就是無知於四聖諦,即是緣起,未見法,故繼續無明及一連串的過程。
十二因緣中的識vinnana指六種感官的意識,名色中的名不包括意識,而是受vedena想sanna行sankhara觸phassa及作意manasikara,而五蘊的名色,那個名是受想行識四蘊,識蘊是vinnanakkhandha。巴利文原典清楚地指出,漢文原典由梵文譯來時,不太清楚,也不完整。故看漢文原典時會易生混淆。
名色是依識而生還是僅是識所緣??
在十二因緣中,六識是先於名色而有的,因有六識才有名色。
我們會有根塵的分別,是因為名色嗎??
根是指六根,內在感官,塵是指六塵,外境,因有名色才有六根,名色是六根的直接因緣,若無六觸,會有六塵?若無六識,根塵觸如何發揮作用?十二因緣中的十二支,每一支的前後只說出直接的關係,但十二因緣是一個立體圓,在說前後支時,不可忽略其他十支同時俱起的。
析空觀正是分析緣起的觀法,龍樹菩薩將緣起等同空,故空觀即是緣起觀,這個析含有分析的意思,但緣起或空是透過親證直觀而非透過名言思考分析的。但在學習理解的層次,還是要透過分析來理解。
2006-11-17 10:33:5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楞嚴經卷三:「汝觀地,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以上是佛陀對析空觀的看法
2006-11-16 12:15:3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呂太豪 5 · 0⤊ 0⤋
各位同修,要體會「佛的體性」,要先明白「無常」的道理,要知道這世間的一切法,完全是生滅遷流的,而且是剎那不住的。
無常有二:
一、剎那無常,也就是剎那制那之間,有生住異滅之變化。
二、相續無常,也就是在一段時光中的相續,也有生住異滅之變化。
在這世間,實無永恆,全是無常變化而已。
我舉「十二因緣」來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無常,以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說明三世因果的無常變化:
這十二因緣是無明(貪瞋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苦(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舌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這十二因緣就是人的三世因果,從起惑、造業、受生、成人、造業、老死…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這十二因緣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苦思禪定的因明。
我們知道:
人間的一切惑、業、苦,全在十二因緣之中。
「無明」、「愛」、「取」是「惑」。
「行」、「有」是「業」。
「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
這都是互為因果的。
例如:
有「愛」就有「恨」,「愛」得到了,就煩惱「失去」,這是患得患失。如果得不到,就產生了「怨恨」也。
人有「愛恨」之心,「得失」之心,這正是煩惱的根源。
要體會「空」,先從「無常」及「苦」入手,明白諸行無常,一切皆苦,就比較容易進入「空境」。
我認為「觀無常」是進入「觀空」、「觀離欲」、「觀滅」、「觀棄捨」之門也。
一個能夠「觀無常」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明白離欲了,明白棄捨,不會有所執,心中自然而然的澄定了下來,於是在這當中,自己時常去察覺自己的本性,去自行領悟,知道「宇宙有形無常輪迴」,則外在的改變,並不影響到自心的澄定。
修行的行者,唯有如此,才能進入「三昧」,修行人不是爭論「誰先誰後」,不是爭論誰對誰錯」,修行人不是「迷妄」,可有「勝負之不心」,不可有「執著」,由於「觀無常」,其心念才能純一啊!
要知道:
道法本來是流通無礙的。
一切的事事物物也是流通無礙的。
人的生命,生老病死均是流通無礙的。
要這樣,才能一步一步的領悟到「佛的體性」。
(六)
要達到「空」境,除了明白「諸行無常」之外,還要明白什麼?
我答:「無我」。
什麼是「無我」?
我常常如此說,人的身體,衹是五蘊之假和合而已,人的身體,祗是因緣生,祇是因緣滅,也是「無常」之一。
由於「智慧」太少太小,所以人人才言「有我」。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明白「實無有我」,我到底在何處呢?從頭腳手身一一分析之,就可明白「我」是組合的,分開就成「空無」。
在原人論中說:
「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實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無我」是佛的三法印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為了破除人心妄計,用「無我」來破滅之。
曾有人問我,如何學「忍辱」?
我答:「無我想而已。」
又有人問我,如何入「三摩地」?
我答:「無我觀而已。」
什麼是眾生?我答:「眾生的一切形跡,是終日營營為自身打算,有時為自己的家族打算,為子子孫孫的打算,這都是著了我相。」
有了「我相」,就會分別你我,就有私利,就容易趨炎附勢,嫉妒別人之有,不肯施捨,自利吝嗇等等。
由「我相」,自然產生「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四相。
我很明白的告訴大眾,祗要到達「無我」的境界,就連「受辱」都沒有了。
因為忍辱分三種:一曰生忍,即要忍受外人對我的無禮,(有我的意識在內).二曰法忍,菩薩所行一切度生之事,永不生疲倦厭煩之心,(仍有我菩薩之意識在內);三曰無生法忍,是不見生忍,不見法忍,忍知不生不滅的真法性。
這「無生法忍」,才是真正的「無我」,根本不見了「侮辱」。
我由於開悟了「無我」,我認為,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也是未來的我,也即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這個現在的我,祇剩下慈悲及愍念,發菩提心度眾生,不為自己,所以根本沒有嗔恨了。
人們的誹謗,因我非我故,所以根本不著。
這是我的「無我想」。
我根本不是「盧勝彥」。「盧勝彥」祇是一個暫時組合的一隻動物。
我即是「佛」,即是「宇宙意識」。
人們誹謗了「宇宙意識」,「宇宙意識」也是不著。
各位同修,「無我想」的人,是真正深悟佛理旨趣的人,這是深奧的,是自性清淨的,是已悟本來面目的人,明白了真實的實相,這樣的人,實在非常難得,是金剛經裹說的,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
「無我」的人,不會去要「名」。
「無我」的人,不會去要「利」。
「無我」的人,不會自我貢高。
因為這個人頓悟了「真空」,已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人能夠離一切相,真心寂滅了,這已經進入「真佛佛中佛」了。
「無常」、「無我」是進入「空」境的口訣。
節錄自蓮生活佛文集(80)
2006-11-15 17:59:3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maggie 3 · 0⤊ 0⤋
十二因緣 : 因是親因~緣是助緣=因緣具足則生萬法
十二因緣有 : 流轉門和還滅門二種
流轉門,是說明輪迴生死的情形乃是由迷入凡造苦因而受苦果
還滅門,是解脫生死法門乃由悟入聖造了樂因受樂果
其實所謂~流轉.還滅~都是一種譬喻.我輩凡夫在生命之流裏輪迴六道如水流行故稱流轉.出世聖人由迷轉悟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還滅
十二因緣流轉門
1無明~是迷昧不覺無其所明的意思,在佛法的因果律中(無)第一因(無)最後果,故稱無始,與真如佛性同時俱有的東西,稱為根本無明
昆婆沙論~將無明分為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大般涅槃經云;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名為行
2行~是造作的意思,不論是心中思念或見之於行動都會流下,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的業,俱舍論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3識~這個識不是六識中的意識,是意識後的八識阿賴耶有能藏,所藏,含藏之義.藏是由行在過去造作的業種,八識規矩頌上說~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4名色~名指的是妄心.有名而無形質故稱名色.是色蘊的色.是指神識在托胎後六根未生以前.形體未成不便稱身故稱曰色,合稱名色
5六入~即是六根,是由五個階位變化而生出來,雜集論稱~名色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處作緣,是說名色以前支識為依止.六處等後依名色生起
6觸~是接觸也是觸覺在嬰兒階段來說.天真未鑿.憎愛分別之心尚未明朗根塵相對尚在觸的階段
7受~領納接受的意思五蘊中的受,雜集論言~受有二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
8愛~貪著貪愛,逆境起憎厭.順境起貪愛.雜集論稱~愛有兩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
9取~堅執不捨,由愛而來,人殺盜淫妄諸業由愛取的佔有欲而來
10有~就是業的意思,因愛而取造下的種種善惡之業,不出依正二報,依報稱~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未來受報的所在,正報亦稱~三有.本有.現在之身,中有.此身已死後身未成,後有.後世受生之身,未來受身不一定是人也許天也許是三途
11生~即受生,今生所造之因承受來生之果四生六道視業力而定
12老死~由生至老而死,由老死再受生仍受業力支配
十二因緣流轉,不出惑.業.苦三因果的圈子,由(過去的惑與業無明與行)召致(現在的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再由(現在之惑愛與取造下業.有,而召致未來老死苦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因果相續生死輪迴
十二因緣的還滅法門就是~無明滅行滅.行滅識滅.識滅名色滅.名色滅六入滅.六入滅觸滅.觸滅受滅.受滅愛滅.愛滅取滅.取滅有滅.有滅生滅.生滅老死憂悲苦惱滅(這裡的識滅是識裏的種子滅)
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載 : 世尊在雪山修道,苦行六年,後至尼連禪河,入水沐浴,浴罷獨行,至畢波羅菩提樹下,結跏蚨坐,經中稱;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緣故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之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而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即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即便知觸從六入而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即知名色從識而生,又復觀識從何而生,即便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便知行從無明生,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逆觀十二因緣,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月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
這是十二因緣的由來也是緣起觀的由來~能觀十二因緣空觀即知
2006-11-15 11:20:4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2 · 0⤊ 0⤋
何謂十二因緣法 聲聞和緣覺二小乘,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之不同處。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說明吾人生死之由來,換言之,是有情生死流轉之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是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之狀態。十二緣起,是由十二項互緣之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之成立,茲分析之如下: (一) 無明:即是愚昧,是由煩惱而起之惑。 (二) 行:即是業,是在迷惑之下,盲目行動造作之後果。這二支,是過去所造下之業因。 (三) 識:即是輪迴之主體,小乘佛教稱六識身;大乘佛教稱第八阿賴耶識。 (四) 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之要素。 (五) 六入: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備。 (六) 觸:嬰兒出生後,根境接觸而生認識作用,唯尚無強烈之分別心。 (七) 受:兒童年齡漸長,有了分別心,這就有苦樂愛憎之感受。以上五支,是由過去世所造之業因,今生承受之苦果。 (八) 愛:兒童發育成人,生理成熟,就有性慾之需要,但對於其他方面猶未廣為追求。 (九) 取:年歲漸長,貪欲增長,由愛而取,周遍馳求,執著不捨。愛與取二支,是今生之迷惑。 (十) 有:因馳求執取,貪得無厭,這就積集成來世果之業因。此與愛取二支,就成為今生所造之業因。 (十一) 生:以現世之業力,報盡命終之後,復引輪迴主體,即業識之受生。 (十二) 老死:未來受生之後,再循著名色、六入諸支,而步向老死。生與老死二支,是未來世所承受之苦果。 由此觀之,無明是前世之『惑』;行是前世之『業』;感招今世之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之『苦果』。而愛與取是今世之『惑』;有是今世之『業』;而感招來世生與老死兩種『苦果』。如此在『惑』『業』『苦』之循環中,形成三世兩重因果。然而,緣覺乘如何觀修『十二因緣法』而證得辟支佛果?原來十二因緣法有『流轉門』、『還滅門』兩種。前者,即在說明六道凡夫輪迴生死之相狀,凡夫之生死無盡,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止,故稱『流轉生死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也。後者,即是指示聖者解脫生死之法門,聖者只要依法修行,最後就能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還滅涅槃門』。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是也。 總而言之,有情眾生之所以生死流轉,窮達壽夭,不是神意創造,不是宿命所定,不是偶然而成,亦不是無因而生,唯是有因有緣,才有人生與世界;而吾人之人生與環境,可以由個人及社會眾生之意志與努力,加以改善及淨化,肯定社會道德,肯定個人意志,這就是 釋迦牟尼佛所開示之『緣起論』,不同於其他邪說之處,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不可不知也。Thursday, August 16, 2001 http://home.kimo.com.tw/sclfam/
2006-11-15 09:41:14 · answer #6 · answered by 果前 7 · 0⤊ 0⤋
無明---是指心之虛空,小而無內大而無外。
虛空.無心無住無念無妄?以下的豈不自在得生解?
2006-11-15 14:54:08 補充: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生無明故不起妄心妄念妄行?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自心明.即心即佛 佛成.非心非佛 成佛?
2006-11-15 15:51:05 補充:
眾生本是佛,只因五濁雜染,但得自心自悟則入佛地,終無一眾生可渡,無一佛可成,佛國如是。口說心行佛國不遠。...........慚愧慚愧總說多少作。
2006-11-19 21:21:58 補充: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3/0420_001.htm 自在王菩薩經.....今天發現的...有講12因緣之問題
2006-11-20 15:42:30 補充:
感恩之心自性彌陀。佛之一乘皆由感恩心受持。 生一心︰萬物平等直心行去方稍得解。一生持奉眾善行道.有為無為無分別,無諍.無說.無執無明.亦無執於生出離無明心念.無無明盡...,當無世世纏擾.見相非相見佛無佛.佛在自心清淨,非真非假,真亦無真,不思善不思惡三輪體空行大道,不輕一切,得真解脫。法無高下,法法平等;就算魔王在座,亦是禮拜後,依位而立。達摩是達摩,慧可自慧可,達摩是慧可,慧可自達摩,達摩非慧可,慧可非達摩。
2006-11-20 15:43:33 補充:
千佛萬佛是一佛。千魔萬魔一念間.自覺法本由心生,心中但正己念自證自得.不由攀緣外受,是一佛成。迷時師渡,悟時自渡,法本無因緣可說,只因眾生妄心妄念自入無明不出,迷亂顛倒世智惡趣,亦不得不說。 調心鬆念,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無念念而念...『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渡此身』.感恩而已.感恩而已。
2006-11-20 15:44:30 補充:
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無所不入,菩提性宛然,佛魔性亦宛然,自作自受不昧因果,自性悟是佛.自性誤是魔,悟者無恐懼,悟誤者當驚恐。阿彌陀佛.我心是佛.我心是佛.我心是佛。老實念佛.老實念佛.老實念佛。貪瞋痴安此三心成戒定慧入佛地。一聲 阿彌陀佛.再聲 阿彌陀佛.聲聲 阿彌陀佛。
2006-11-20 15:54:36 補充: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去到寺中,佛祖三身相旁有..........此偈。
2006-11-15 07:04:10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十二因緣:1.無明:煩惱、貪、瞋、癡、慢、疑。2.行:造作諸業。因為有無明才會造作。3.識:業識投胎。4.名色:<名>指精神作用,<色>指色身。5.六入:眼、耳、鼻、舌、身、意。6.觸:出胎、接觸。7.受:有人生苦樂的感受。8.愛:對於境生愛慾。9.取:追求一切。10.有:成業因招感果報。11.生:再受生五蘊身。12.老死:未來身老死。 「無明」及「行」也是因緣生、因緣滅。析空觀 < 佛光大辭典 >中的說明,指分析諸法而入空之觀法。又作析色入空觀、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生滅觀、拙度觀、析法觀。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物質構成之最小單位),或分析心至於一念(六十剎那),而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法二空之理。
2006-11-15 09:26:53 補充:
如< 野胖子jim >大德所說的。了解其義是一回事,實修< 內觀 >而得實証< 智慧 >又是一回事。這十二因緣的實証,是屬於七清淨中的< 度疑清淨 >。這個清淨智之前,依序要先証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才能進入度疑清淨。實証度疑清淨,對三世流轉就沒有疑惑。
2006-11-15 04:18:37 · answer #8 · answered by Tomas 7 · 0⤊ 0⤋
好棒的問題!
2006-11-15 03:50:26 · answer #9 · answered by charlie 7 · 0⤊ 0⤋
我以五戒的偷盜舉例:
無明就是"不明白";我不明白偷東西被抓包的後果
行就是"行為";我偷
識就是"認知";我偷東西沒有被抓到,我覺得很爽,不必付出代價
名色就是"身心";我的認知會在身上留下印記,逢機會就會偷他個一兩把
六入就是"感官";接收訊息的感官
觸就是"感官與外境接觸";感官與外境相接,想起過去爽的經驗
愛就是"貪愛";想要再爽,中獎後,智慧下降
取就是"對念頭認同";對"偷"這個念頭認同
有就是"決定要這樣做";實行念頭,使念頭成真
生就是"做下去了";依此念為生
老病死就是"業報呈現";有一天會被抓去關起來
要了解緣起法,要先持守五戒
然後實修四念處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2006-11-15 01:08:02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野胖子--左鏡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