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如提...

鄭成功 鄭克塽 鄭經 陳永華 施琅 的為人



明鄭時期

有名的人物的為人

2006-11-14 14:25:50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5 個解答

鄭成功
在台灣歷史上,鄭成功是第一個建立漢人
政權的領袖。雖然他來台灣短短不到半年
即生病去世,鄭氏政權亦不過二十幾年,
但鄭成功並不因政治上的失敗而被納入流
寇之輩。相反的,在台灣的民間傳說裡,
他的一舉一動、為人處世都被描繪成聖蹟
,供奉鄭成功的廟宇遍佈台灣,台灣人已
將鄭成功當成共同開拓台灣的始祖。本週
邀請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戴寶村執筆暢談
這位台灣歷史中的傳奇人物。

鄭芝龍
鄭芝龍並非誠心助唐王抗清,反而藉擁立
有功作威作福,1646年清軍攻入福建,唐
王被俘後死亡,鄭芝龍見南明無法成事而
投降清朝,鄭成功曾與他苦勸論辯,仍無
法改變其父親的投機行為,終於分道揚鑣
各行其是。不久清軍攻入南安,闊別十多
年後才從平戶前來團聚的母親田川氏受辱
被殺,益發讓鄭成功對清朝產生不共戴天
之仇恨,於是以廈門、金門為根據地,支
持桂王(永曆帝)並接受其所冊封的「延
平郡王」名號,在福建、廣東、浙江沿海
與清軍作戰。

陳永華
陳永華為人沉穩靜穆,不善於言談。但如果議論時局形勢,卻慷慨雄談,悉中肯要。遇事果斷有見識力,定計決疑,瞭若指掌,不為其他人所動。與人交往,誠字為先。平時布衣蔬飯,隨意談如。
  永曆十二年(1658),鄭成功與諸將討論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認為不行,只有陳永華力排眾議,認為可行。鄭成功很高興,於是派他留守廈門,並輔佐世子鄭經。鄭成功對鄭經說:“陳先生是當今名士,我留下他輔佐你,你應當以老師之禮待他。”
  1662年,鄭成功攻克臺灣,授予諮議參軍。1662年5月,鄭成功病死臺灣,其子鄭經繼位。陳永華勇於任事,知無不為,謀無不盡心。所以,鄭經很是倚重他,軍國大事必詢問他。永曆十八年(1664),金門、廈門丟失,陳永華隨鄭經回到臺灣。第二年,晉升勇衛,並加監軍禦史之職。陳永華親自考察臺灣南北各社,弄清開墾情況,回來後頒佈屯田制度,進行屯田墾殖。土地剛開墾時就一年三熟,不僅戍守之兵,而且當地居民都可以豐衣足食。在農閒時候又進行軍事操練,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後私。

施琅
施琅是個厲害角色,雖然書讀得少,但身材魁梧,精通兵法戰陣,而且成長於福建海濱,熟悉海洋,擅長水戰。起先,施琅投靠鄭芝龍,鄭芝龍投降後,他和弟弟施顯一齊歸附鄭成功,成為鄭成功麾下一名猛將,功業彪炳。
施琅投靠清廷後,念茲在茲的,就是率兵渡海消滅鄭氏王朝,當他達成心願時已經六十三歲了。花甲之年,還要自動請纓,在波濤洶湧中,渡海用兵,若非堅定的信念,何以有如此作為﹖他為什麼會轉移政治立場,又為何和鄭家由隸屬關係惡化為仇﹖ 施琅的個性自負自傲,恃功驕縱,鄭成功治軍嚴峻,以反清復明為職志,兩人撞在一起,是典型的硬碰硬。施琅雖然戰績不錯,但傲慢的個卻讓鄭成功心生不滿。 施琅這一主張,是從實際出發,符合全國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充分顯示了他 急盼統一國家的愛國情懷和高人一等的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但是卻因此而受到以鼇 拜為首的中央保守勢力的攻擊,保守勢力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 難萬全”為藉口,把他的建議壓下來。 儘管施琅的苦心議諫被束之高閣,甚至裁其水師之職,留京宿衛,長達13年之 久,但他仍然矢志複台,堅韌不拔。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 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以俟起用。他還於“朝退休閒,翻閱歷代二十一 史,鑒古今成敗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諸胸中”,以致朝中同僚刮目相看, 譽之“儒將”。

鄭經
鄭經隨即以陳永華為諮議,參軍馮錫範為侍衛,大軍回師臺灣,...最後鄭襲的軍隊潰敗,鄭經取得領導地位...在台灣建立鄭氏王朝....外國商人都稱他為台灣王

1681年,鄭經因為參加三藩之亂失敗,失去廈門等原本根據地,而意志消沉每日醉酒沉迷美色....把朝政交給陳永華和馮錫範,兩派人馬開始內鬥(長子鄭克臧 和陳永華一派,馮錫範和劉國軒以及鄭經次子鄭克塽一派)...導致鄭氏王朝內部乖離。
由此可見鄭經雖然有心要復興鄭氏王朝,並完成鄭成功位完成的遺願,可是未能成功,可見鄭經還是有心的,不過鄭經毅力不夠,被聯手要攻打北京的耿精忠打的慘敗而回之後,就整天沉迷酒色不理政事。

  

2006-11-15 15:27:0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阿宏 2 · 0 0

體育●真人●現場●彩球●電子 -->投注站
WWWTS777.NET

2014-10-25 17:56: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6 14:38:3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施琅變節原因不是因誤會家人被鄭斬抄而要報仇囉??好像看電視演的..@@"

2006-11-24 15:29:5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勾登 4 · 0 0

鄭成功的為人相當堅毅,從他早年所經歷過的事情就可得知。鄭成功的父親政芝龍以前在面對清朝招安時決定投誠於清朝,但鄭成功堅決的反對,並且積極籌劃反清復明,清朝為此相當不滿,派鄭芝龍向鄭成功招安,但鄭成功還是拒絕,清廷為此遷怒於鄭芝龍不斷將其流放,最遠甚至到黑龍江,最後還將鄭成功的父親、兄弟全部殺光也未能動搖鄭成功的反清決心。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在面臨明末清初的流寇時慘遭姦殺,鄭成功甚至將其母親解剖,將體內器官一一取出清洗乾淨後再放置回去,才將田川氏的屍骨下葬,由此可看出鄭成功受到巨大的打擊,也是日後造成他跑到孔廟,燒毀儒服,以孤臣孽子自況,下定決心棄文從武,反清復明的重要原因。而且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在鄭成功小時是在日本長大並受到他母親的影響,使其心中多少接受到日本人武士道精神的薰染,這也是日後造成他忠誠不變節的重要因素之ㄧ。最後一則可以說明鄭成功忠誠不變、堅毅不屈的則可以用明末唐王為例子,在去拜謁隆武帝(唐王)時,皇帝授言:「朕以無女可賜妻與你為憾。 應勿忘朕、盡忠義」。並賜給明王朝的國姓「朱」,名字也改為「成功」,雖然後來唐王失勢,但鄭成功依然不改其志向,可以看出此人之忠義是在令人敬佩。當然也導致他日後攻克台灣,趕走荷蘭人以台灣為反清復明中心的主因,雖然鄭成功來台灣不到一年隨即病死於瘧疾但他還是在台灣留下許多事蹟及功業。

2006-11-14 19:21:4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1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