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
舟迴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聲,與向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也。

這篇文章的涵義與背景以及蘇軾描述景物的手法

2006-11-08 20:59:36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Eason 1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1 個解答

蘇軾從黃州到汝州,本來不需要經過石鐘山,但是蘇軾以送兒子為藉口,專程來到石鐘山,因為他心中非常鬱悶,想到石鐘山來排解。蘇軾反對新法,被御史李定等人視為眼中釘,想置他於死地。他們以蘇軾的幾首小詩,捕風捉影,胡亂編造,就給蘇軾定了一個“諷刺新法”的罪名,上表彈劾蘇軾。於是,蘇軾被捕入獄,蘇軾被貶官黃州,對蘇軾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石鐘山記是他這個時期心情的寫照。“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表面看是對隨從李渤的嘲笑,實際上是詰責。蘇軾認為所謂的寫詩諷刺新法,純屬主觀臆斷,根據二首詩,就斷定一個忠於朝廷的臣子有叛逆行為,也未免太過牽強。這與“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有什麼區別呢?蘇軾借石鐘山來表達一種不平之情,目的不是伸冤,而是要嘲笑、蔑視小人的行為。

2006-11-09 05:33:0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RIS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