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多爾袞死後
順治對他做了什麼是?
聽說有鞭屍
是真的嗎?
還是他對多爾袞做了什麼是
請大大可以詳細敘述嗎
正史和野史都要喔!!
謝謝!!
2006-11-08 19:15:19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信義】魚寶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功高天下的多爾袞並不長壽。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塞外,於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於喀喇城(今河北灤平),年僅三十九歲。靈柩回京時,順治皇帝親率諸王大臣出城跪迎。順治發布哀詔,追懷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時,諸王群臣擁戴皇父攝政王。我皇父攝政王堅持推讓,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豐功,千古無兩。不幸於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時以疾上賓,朕心摧痛,率土銜哀,中外喪儀,合依帝禮。”接著,又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追封其元妃為“義皇后”,夫婦一同升祔太廟祭享,即視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極具哀榮。
但是,當年帝位之爭造成的矛盾在壓抑多年後終於爆發了。多爾袞當政時,威信自專,對待政敵豪格不公,於順治五年(1648)將其迫害致死,對當初反對過自己的兩黃旗大臣打擊壓制,致使一些人對多爾袞極為憤恨,卻只能忍氣吞聲。現在多爾袞一死,他們翻身的機會就來了。順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發多爾袞生前曾製有八補黃袍等物,於是諸王大臣群起攻擊,稱多爾袞專擅,有謀逆之心。剛剛親政的順治馬上下詔,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人口入官,其養子多爾博歸宗(多爾袞無子,撫其弟多鐸子多爾博為嗣),更有甚者,還將多爾袞陵墓平毀,鞭尸示眾,並砍掉腦袋。短短兩個多月內,多爾袞的名譽有了天壤之別。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後,多爾袞才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專門發布詔諭,肯定多爾袞首先統兵入關,“撫定疆陲,一切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並稱每覽《實錄》中所載其言行,“未嘗不為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斷然否定了多爾袞有謀逆之心,“實為宵小姦謀,構成冤獄”。因此,下令將多爾袞復還睿親王封號,並追謚為“忠”,補入玉牒,仍令多爾博一支承嗣。多爾袞作為非常時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後的非常際遇終告了結。
2006-11-10 09:56: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天地有正氣 4 · 0⤊ 0⤋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努爾哈赤日後設有兩個「中宮大福晉」;地位相當於漢族的「皇后」。一個是皇太極的生母蒙古姐姐,她去世很早。去世之後,努爾哈赤再立的「中宮大福晉」是阿巴亥,也就是多爾袞的生母。滿族的制度是「子以母貴」,母親身分越高,兒子的地位也越高。多爾袞和皇太極可以說是身分相當的嫡子。
◎野心勃勃的多爾袞
多爾袞一直認為,他的父汗是要把汗位傳給他的。努爾哈赤臨終前,唯一受命趕到現場的大福晉阿巴亥帶回的遺詔也是這麼說。但是,那時多爾袞只是十四歲的小孩,還沒有兵權與政權。而皇太極已是後金軍、政地位最崇高的「四大貝勒」之一。因此,皇太極掌握了全局,讓所有大、小貝勒都推戴他繼位。而且,在他登基前,他們還逼死了多爾袞的生母,矯詔要她殉葬。
多爾袞對這件事當然懷恨在心;他一直認為皇太極不但搶了他的汗位,還因心虛而逼死了他的母親。到了皇太極駕崩,他已成年,是擁有正白旗的軍權,又有豐富政務經驗的「睿親王」。他的親兄弟,也擁有兵權的英郡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當然是擁戴他的。所以,除了已死的皇太極,當時誰也沒他的權勢大,他當然「理所當然」的想把汗位奪回來。
當時,大多數重臣並不反對多爾袞繼位。因為他實在是有才幹,有能力的。如果沒有反對勢力,他也就順利登基了。
反對的人是八旗中由皇太極親領的正黃、鑲黃兩旗。他們是皇太極的「親軍」,一向高人一等。如果多爾袞繼位,他們必然失勢,所以他們堅持「立皇子」,以維持皇太極的正統宗支。當時,最有勢力的皇子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比多爾袞還大三歲,也是軍功顯赫,政治經驗豐富的人。
於是,大清分成了三派,支持多爾袞的、支持豪格的和中立的。局面鬧得很僵,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大清的皇帝卻是皇太極死了二十幾天了,繼位人選還沒有確定。朝中劍拔弩張,「皇弟」、「皇子」之爭,造成了空前的政治危機。最後這危機到底是誰解除的呢?孝莊!
她知道,如果讓這兩個勢均力敵的人內鬥起來,大清就完了。而這兩個人是誰也不肯讓誰的。所以她提出了第三人選:她六歲的兒子福臨。這一個人選,占了幾個優勢:就兩黃旗來說,他不但是「皇子」,而且因為他母親的地位比豪格的母親高,就「子以母貴」來說,比豪格更占優勢。你們要皇子,就給你們皇子,你們還有什麼話說?而且,豪格本來就只仗著兩黃旗支持,兩黃旗不鬧了,他就孤掌難鳴。
◎以情以理說服多爾袞
更重要的關鍵:她得說服多爾袞肯讓位。她首先「動之以情」:她與多爾袞本是青梅竹馬的情侶,陰錯陽差讓努爾哈赤把她指婚給了皇太極。雖然成了叔嫂,但她知道,多爾袞對她始終是有情的。多爾袞當然不肯讓豪格,但讓他所愛的布木布泰的兒子,總是可以考慮的。而且,她又答應讓多爾袞攝政;反正福臨太小,實際掌權的還是多爾袞,讓多爾袞心平氣和。其次「說之以理」:他告訴多爾袞,如果多爾袞不肯讓位,因此造成大清的內亂,則上無以對祖宗,下無以對子孫。這個「帽子」太大,多爾袞不能不考慮。更讓多爾袞不能不顧慮的,是她還「脅之以勢」;她出身蒙古貴裔,滿、蒙的關係極為密切,蒙古方面的態度是舉足輕重的。她以福臨是「蒙古外孫」,爭取了蒙古對福臨的支持,又說服中立派贊同她的釜底抽薪之計。於是,讓原先鼎足之勢,變成支持福臨的占絕對優勢,逼得多爾袞不得不「讓」位,而解決大清迫在眉睫的危機。
雖然就當時而言,危機解除,卻也留下了後遺症:多爾袞仗著自己的「讓位」之功,擴張權力,排除異己,終於還是害死了他的對頭豪格。朝中的王公大臣,有些依附他,有些不滿意,也只好明哲保身,不敢與他對抗。到後來,他連小皇帝也不放在眼裡。使叔侄兩人勢同水火,把孝莊夾在兩者間左右為難。多爾袞權大勢大,囂張跋扈,甚至想逼孝莊改嫁他,被漢臣勸阻。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孝莊只好逼順治拜他為父,以滿足他的虛榮心。
順治漸漸長大,他對多爾袞的仇視,是多爾袞心知肚明的。這令多爾袞不能不擔心:如果有朝一日順治長大親政,他自己將有什麼下場?而且,他當皇帝的野心,從來沒有消失過。竟然想把順治廢了,自立為皇帝。
孝莊面臨了抉擇:她心中不是不愛多爾袞,但不能坐視多爾袞篡位,造成對大清的傷害。她利用「心理學」的戰術擊敗了多爾袞:在順治登基的時候,多爾袞和所有的王公重臣都寫下效忠順治的誓書。多爾袞當時的誓書上,誓言秉公理事,絕不存私心,排除異己,而且一定效忠皇帝,如果違誓,「短折而死」。孝莊把他的誓書給他看,指責他違背了誓書上的所有誓詞!
多爾袞死於關外墜馬,死時只有三十九歲:對一生戎馬的人,這是不可思議的。也許,就是他自己違反了誓書的誓詞,讓他心虛,才「應誓」的吧?
◎穩定根基 鏟除不法
照著被欺壓的小皇帝和王公大臣的意見,多爾袞既死,巴不得馬上就把他打下十八層地獄,並把他的同黨一網打盡。但,孝莊阻止他們這麼做,因為,她知道:在他主政的八年間,跟他關係糾葛不清的人太多了,如果立刻清算多爾袞,會使人人自危。這些人一旦反撲,將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所以,多爾袞死後,朝廷還曾追尊他為「成宗義皇帝」。為他隆重治喪,備極哀榮。直到兩個月後,新政府根基已經穩定了,才由為了自保的多爾袞屬下檢舉他的不法,名正言順的剷除了多爾袞的惡勢力。
2006-11-09 15:13:56 補充:
38歲時,多爾袞因狩獵墜馬不治而亡。死後,順治帝因其獨斷專行,並迫害其兄豪格,又與其母孝莊皇太后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剝奪其封號,並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間才恢復名譽。順治曾追崇多爾袞為清成宗,諡義皇帝,後被順治剝奪了。
2006-11-09 10:05:3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清太宗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1613-1687) 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部落之長)寨桑的女兒,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有絕色,性機敏。1625年,年僅十三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爲妻,與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極爲妻。婚後生有三女,固倫雍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淑哲長公主。1636年皇太極稱 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臨,尊莊妃為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孝莊文皇后天生麗質稱得上清朝前期的絕代佳人。她臨事處置沉靜果斷,早在皇太極時期,孝莊文皇后就‘贊助内政’,為皇太極出力。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軍攻陷松山,明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為表示忠於明室,宣佈絕食,後來,皇太極知道洪承疇好色,於是孝莊皇后向皇太極自薦,誘降洪承疇,後來洪承疇引清兵入關,明亡。1643年,皇太極逝,福林繼位為順治帝,遷都北京,尊孝莊皇后為太后,以皇叔多爾袞攝政,順治年幼(六歲)爲了消除多爾袞對帝位的威脅,孝莊太后按滿族“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毅然下嫁給多爾袞。雖然史書對孝莊下嫁的説法不一,但是文獻對下嫁事實的記載正規。《東華錄》的記載,多爾袞長出入皇宮内院,順治也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當非空穴來風。由於政治原因,這種舉措也無損於她的歷史地位。由於孝莊太后的調停,順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袞沒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權逐漸轉移到順治手中。爲了創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漢族上層的支持,孝莊皇太后敢于衝破滿、漢不得通婚的慣例,順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育之宮中”當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起到拉攏漢軍將領的作用。順治死後,玄燁即位,號康熙,為後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稱孝莊為太皇太后,時康熙八歲,由四位大臣輔理政務,孝莊太后盡力教養幼主,護衛著愛新覺羅政權避過了重大的風險和暗礁,是大清王朝達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專橫跋扈,目無幼主,妄圖篡奪皇權,他濫殺無辜,企圖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孝莊太后成了康熙的堅強後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舉粉碎了鰲拜集團,奪回了政權。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亂時,孝莊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亂,她拔出宮中金帛加以犒勞。孝莊皇太后提倡節約,多次把宮中節省下來的銀錢賑濟災民。她的節省家風影響到康熙、雍正兩朝。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歲,為『孝莊文皇后』。有沒有鞭屍不清楚,但順治對多爾袞絕對是恨之入骨的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empress/qingtaizonghou.htm
2006-11-09 05:19:5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料理達人BOSS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