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想問關於古代四大文明的東西?

2006-10-18 15:46:03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科學 其他 - 社會科學

5 個解答

古埃及、兩河流域、印度、中國的古代文明被世界公認為“四大古文明”。但是,四大古文明形成的機制、所走的道路模式、特徵都不盡相同。相互間特徵異同的比較,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古代文明形成模式的特點與實質。
(一)埃及
  埃及文明起源以尼羅河為依託。尼羅河是一條狹長條帶狀的通道,其間沒有破碎的地理單元,為交通和行洪提供暢通的孔道,人們在這條狹長的流域範圍內依賴尼羅河定期氾濫而生存。尼羅河定期氾濫為埃及定居農業造就了高投入和高回報的生境,促使埃及社會的複雜化,表現為在西元前5000年,埃及出現的城鎮政體,各自控制著氾濫平原的某一條帶[1]。這種多元的地方中心並沒有力的地理屏障,為建立統一的政體在地理環境上鋪平道路。同時,狹小的生存空間,促使野心勃勃的地方統治者極力通過統一活動擴大自己的支撐區,導致統一集權機制的形成,終於在西元前3100-3000年,由上埃及國王孟尼斯實現統

(二)兩河流域
  西亞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有兩條大河——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下游沖積平原受乾旱少雨環境控制,充沛的兩河水為灌溉農業提供了唯一的生機。但實際上由於底格裏斯河平時水位過低,汛期水位由過高,流速快,實難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在幼發拉底流域。灌溉是當地的經濟生活的命脈。
  前5000年前後,烏貝德人疏浚幼發拉底河擺動故道成為運河,建立灌溉網路,客觀上要求超出單個聚落等級之上的社會組織出現,社會複雜化,表現為聚落形態的複雜化——社會人口、聚落向中心聚落凝聚合併。當西元前4000紀中葉,這一凝聚過程完成時,伴隨著周圍聚落的消失,城市出現。這種城市包容著一個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專業分工的市民居住在城牆內,發展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這就是所謂的城邦,與我們所說的“早期國家”有著重大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三)印度河流域
  西元前2600-1900年,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出現了“城市文明”,覆蓋25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城市規劃正規嚴謹,是經濟和政治中心,出現統一的文字、神話、象徵符號等,但缺乏戰爭征服的跡象,似乎是貿易和政治聯盟。城牆有可能有防洪功能。Jonathan Mark Kenoyer等認為這些城市可能是城邦,既不是酋邦,也不是受國王或任何集權把頭的控制。商人、地主和宗教領袖等精英構成聚落的領導層[4]。宗教服務於維繫城市的各種社群。
  西元前1900年以降後600年間,由於河流的改道,貿易路線的廢棄,原先的貿易-政治聯盟的文明被輕而易舉地侵蝕而衰落,文明中心向今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這時印度-雅利安人從禮教、語言和文化方面全面取代原生文明。
  印度河谷文明的全貌遠沒有弄清,就目前的資料看,也可能是一種“續生型”模式[5]。

(四)中國文明的特色
  中國文明起源是以黃河、長江、遼河三大流域為單獨發展基礎,在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裏造就了不同文化選擇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各中心社會複雜化的具體機制不盡相同,北方半乾旱半濕潤地區,灌溉水利工程大約是社會複雜化的機制,處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帶的長江流域則以洪水控制體系為社會分層的機制。不論南北地區,由於社會內部分層由來已久,加上中國文明起源主要集中在東部二級臺階以下的平原地區,實際無大的地理阻隔和大的破碎地理單元,政體傾向于至少在文化區內的集權化。所以,中國文明過程更趨向於從酋邦社會向成熟的早期國家過渡,不大有機會進入到兩河流域式的“原始民主制”城邦。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面向太平洋,背倚歐亞大陸,幅員遼闊,發展空間絕對比尼羅河和兩河流域要寬廣的多。因而中國的文明模式更容易傾向於中心輻射型,而不是埃及和兩河香腸式的模式。

2006-10-18 15:53:0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

火藥,造紙,指南針,印刷

2006-10-18 17:03:2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hiu ming 1 · 0 0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論說,是指古
代中國的四種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
藥、活字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
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
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
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
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樣的看法目前在華人
社會為較多人所認知及理解。


目錄


1 造紙術 ,2 指南針 ,3 火藥 ,4 活字印刷術


對於中國四大發明所造成影響的不同看法

1.造紙術


主題目:造紙術


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
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在更早時期就
存在,而蔡倫只是一位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造
紙術對知識的保存及資訊的流通有不少影響。


2.指南針


主題目:指南針


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是一種
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
領域。早在古代已對貿易、戰爭和文化交流造成深遠
影響。


3.火藥


主題目:火藥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
種炸藥,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
唐朝甚至秦朝,但是有較多實質証據的則為宋代。


4.活字印刷術


主條目: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是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與造
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據載是北宋
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
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對於中國四大發明所造成影響的不同看法


對於中國的四大發明,一般認為均是由中國首先發
明,可是其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力並不被當今歷史學
界的主流觀點所承認。中國在這些器物的發展歷史並
所扮演的重要程度可能不如一般認為的多。在這個疑
問上中西學者和歷史學家依然在尋找更多論據及証據
以之証實。


關於指南針,中國人先行使用的水羅盤在航海中使用
並不甚便利,只在天氣較差日月星辰不能用以辨位時
以使用,而水羅盤雖然在中國出現較早,但未有明確
證據是由中國傳入西方。比較實用的旱羅盤是否為中
國人發明則成為疑問。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則是因為中國製作活字的技術不夠
而無法成為實用的技術,對中國本身都未發生較明顯
的實質影響,一直到19世紀的晚清之前,中國的印刷
一般都是使用雕版印刷,因此西方古騰堡發明的活字
印刷受此啟發影響的可能並不大。


火藥方面,較有力的証據為11世紀開始的宋、元時代
的火藥,但因為技術不佳在軍事上的實用性並不高。
至於,阿拉伯人及歐洲人後來使用的較為實用的火器
則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受到蒙古人的影響而改造,但是
沒有實質証據而成為爭論點。


不過,造紙術方面卻有較明確證據,是由中國人發明
且廣為使用,並經由阿拉伯人逐漸傳至西方的。

造紙術 ,指南針 ,火藥 ,活字印刷術


參考文獻


方豪《中西交通史》〈隋唐宋時代中國發明物之西
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3年)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 org/wiki/%E5%9B%9B%E 5%A4%
A7%E7%99%BC%E6% 98%8E

2006-10-18 16:12:1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lex 7 · 0 0

中國: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

2006-10-18 15:52:0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MIKO 1 · 0 0

四大文明古國 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這是在漢語文化圈中流行的一個概念,並未獲得國際上的認可。

2006-10-18 15:51:0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4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