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歷史上大周聖神皇帝武曌對科舉制度有哪些創舉?
2006-10-17 05:56:30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大周皇帝武則天之謎-科舉取士 選拔賢能 發展科舉制,是武則天選拔治世賢能的又一種方法。 唐太宗時對科舉制已進行了不少改革,無論在考試的內容、方法上,還是對考生的錄用、授官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規定。但是,唐太宗是個十分精明的君主,他一方面反對以門第取人,主張憑才學任官﹔另一方面,他又不願使更多的寒士僅通過考試便獲取高官。因此,他在把大批知識分子卷進爭奪進士桂冠的激流中去之后,又設置種種關卡,僅使很少一部分人得到官品。唐太宗執政23年,一般每年才取進士幾名至十幾名。 武則天執掌朝政之后,大開科舉之門。她對科舉制的發展,一是改變考試內容,二是增加錄用人數。 隋朝招考進士科,起初只是策問。唐太宗時又加入讀經史一部,但主要還是策問。而策問大多隻是泛泛而論,並不能真正切中時弊。武則天在招考進士時,增加為三個內容:(1)貼經﹔(2)雜文兩篇,成文、詩賦各一篇﹔(3)策問。加試雜文制度,對於全面了解考生的知識、文才,以及對時事的分析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唐代文壇空前繁榮,就是這一政策的直接作用。唐玄宗開元盛世年間的名相姚崇、宋璟、張九齡和文壇巨擘陳子昂、劉知幾等,都是這時期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杰出人才。 武則天為了加快培植自己的勢力,放開關卡,大量錄用有才學的考生。在她執政的50多年中,取進士達1000多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要比唐太宗時增加一倍以上。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成殿親自主持對貢生的考試,以示皇恩。從此,貢生考試都有了殿試。除此之外,武則天還破格用人,放手給人官做。招官的辦法主要有:(1)自舉———九品以下官吏以及百姓,皆可自我舉薦,請求做官或升官﹔(2)試官———各地舉薦人才,凡是被舉薦者,一律允許做官,稱為試用之官﹔(3)員外官———即編制之外的及第士人,暫無官職,置為員外官,同正官一樣享受俸祿﹔(4)武舉———招收天下有武藝的人。此項內容在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首次開創。考試內容包括騎射、馬槍、步射、材貌、言語、舉重等,通過者由兵部錄用。另外,武則天還創制科,制科是皇帝根據臨時需要開設的考試,名目也根據需要而定,如賢良方正科、博學宏詞科等。 由於武則天放開手腳,廣開仕途,使大量的普通地主和下層貧民涌進了武氏王朝的官僚隊伍。當然,這一制度在沖破官僚貴族把持政局的同時,也出現了用人過濫的問題。 如何駕馭如此急劇膨脹的官僚隊伍呢?武則天自然有她的辦法。她雖然放開手腳大量招收官吏,給人官做,但一發現不稱職者,輕的革職,重的誅殺。當時投機為官者很多,武則天法綱嚴峻,大量予以誅殺,使很多本想過官癮的淺薄之徒,沒上任幾天便丟了腦袋。 武則天善於在實踐中選拔有真才實學之士,任用官吏不是僅憑考試、推薦或自我吹噓,為官者不能枉受國家俸祿,在位者要勝任其職,造成損失者得拿命補償。她在大量的及第考生中,選拔、任用了不少文武大臣,其人數並不比貞觀時少,如她當時任用的主要宰相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張柬之等,都為大唐盛世的出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也是中國歷史上名揚千古的官吏。而姚崇、宋璟等則為開元名相,開元盛世的人才基礎,正是武則天時期打下的。另外補充:彌封試卷的由來現今招生所採用的密封試卷,古稱「糊名」,又稱「彌封」。首創的人,是唐代女皇武則天。唐朝建立以後,將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手段,由於考試事關考生終生榮貴,所以許多有地位的人以勢力相脅;有財力的人以金錢相賄,科場舞弊成風。武則天當政的時候,考官中有許多不求學問,只求財賄的人,利用監考、閱卷的機會廣納賄烙,中飽私囊,以致不少紈褲子第「手不把筆」、「眼不識文」卻能考中科舉;有真才實學的人竟「百無一人」。大臣李文誠上了奏章一道,直言「科場賄貨縱橫」、「吏部選人多不實」,籲請嚴厲制約。武則天看了奏摺,深感事態嚴重,如不及時糾正,後果不堪設想。她經過一番思慮後,降旨一道,宣佈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即殿試進士時的考生試卷,要「自糊其名」,通過暗考以定等第。考官在不知道考生姓名的情況下批閱試卷確定名次,然後揭開糊紙,方將名字公布於眾。而現今所稱的「彌封」,則始自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學校貢舉‧封彌》中說:「蓋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貢舉發解,皆用其事曰彌封。」「彌」就是「封」的意思;「彌封」就是「密封」。
2006-10-18 12:17: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車狂棋痴 6 · 0⤊ 0⤋
科舉制度的創舉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科舉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最初東亞日本、韓國、越南均有效法中國舉行科舉,越南科舉的廢除還要在中國之後。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在中國看見科舉取士制度,在他們的遊記中把它介紹到歐洲。十八世紀時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思想家都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方法,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為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所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納了科舉的優點。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拻人材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科舉為中國歷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樑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產生。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朿縳;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進士出身;但到了明清兩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為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明清以來中國社會的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與科舉考試內容的朿縳有著相負相承的關係。就算在科舉被廢除以後,它仍然在中國的社會中留下不少痕跡。例如孫中山所創立的中華民國憲法中規定五權分立,當中設有的「考試院」便是源出於中國的科舉考試傳統。另外,時至今日科舉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取錄、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為狀元等等,俱是科舉殘留的遺跡。
2006-10-18 21:04:4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草帽魯夫 7 · 0⤊ 0⤋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2006-10-17 12:57:3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