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想知道鄭和ga資料...

2006-10-16 13:22:33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教育與參考 其他:教育

6 個解答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生平
鄭和,回族,祖先來自西域,雲南昆陽人。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5/KangnidoMap.jpg/250px-KangnidoMap.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5世紀初朝鮮所製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編輯]

鄭和下東洋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樂元年(1403年)琉球、日本、暹羅各國使節到中國朝貢,建立了宗藩與冊封關係。1404年明成祖派鄭和出使日本。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足利義滿同時受明朝封賞,並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編輯]

鄭和下西洋
主條目: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8/ShenDuGiraffePainting.jpg/180px-ShenDuGiraffePainti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代沈度作《瑞應麒麟圖》,描繪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國表進麒麟
[編輯]

航程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編輯]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編輯]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編輯]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編輯]

第四次下西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c/YingYaiShengLan.jpg/250px-YingYaiShengLa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編輯]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編輯]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編輯]

第七次下西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e/WuBeiZhi.jpg/250px-WuBeiZhi.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詳情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4%AD%E5%92%8C&variant=zh-tw

2006-10-16 13:26:1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唅叭嘎 7 · 0 0

鄭和
本身叫做鄭成功,佢係明代的''三保太監''。明成祖曾命他出使暹羅(泰國),蘇門答臘等地。
而仍都有下西洋三次,係歷史上的創舉。

2006-10-16 13:33:5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DorisChuChoYi 2 · 0 0

鄭和 ( 西元1371─1435 ),十五世紀中國航海家、外交家。本姓馬,小字三保,回族,雲南昆陽 (今併入晉寧縣) 人,祖、父均曾到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聖,故幼時瞭解外洋情況。1381年明軍入雲南時被俘入燕王府為宦官,後成為燕王朱棣親信,1399年燕王「靖難」,監軍有功,賜姓鄭,升內官監太監。1405年奉命通使「西洋」率大小艦船百餘艘27,800人出長江口南下,兩年而返,前後七次奉使,歷時廿八年,先後到達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非洲東岸和紅海口,訪問三十餘國,迎送各國使節,促進了中國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世界航海史上,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1492年)早87年,比達伽馬 (1498年) 早93年,比麥哲倫 (1521年) 早116年。
http://home.netvigator.com/~lchikong/cheng_he.htm
鄭和本姓馬,名和。1371年,他出生在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的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裏。馬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故取小名三保。鄭和出生那時,元朝已被推翻。

鄭和是阿拉伯貴族出身,他是元朝咸陽王賽典赤的六世孫。1218年,西域大國花剌子模劫奪了蒙古的駱駝商隊,成吉思汗憤怒地發兵西征。住在不花剌城的阿拉伯貴族賽典赤就在此次戰爭中歸順了成吉思汗。此後賽典赤在元世祖忽必烈手下做過「燕京宣撫使」,即今北京地區的地方官,相當於北京市的市長。後來賽典赤又鎮守雲南六年,他的後代被元朝封為「滇陽侯」,駐防昆陽,即今雲南滇池南岸的晉寧縣。 當時,穆罕默德的漢譯寫法是「馬哈默德」,不少信徒都以「馬」為姓,以示虔誠,鄭和的祖輩也由此姓馬。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平定了雲南。正在這一年,鄭和的父親病故,這時他才十二歲。由於地方上新經戰爭,創傷未復;加上它的家庭又遭大變,生活更加艱難困苦。他十四歲那年,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馬和賜給四子燕王朱棣。

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和尚道衍引鄭和受菩薩戒,取法名福善。永樂二年﹝1404年﹞初,朱棣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並提升為內宮兼太監。由於鄭已成為佛門弟子,而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以「三寶」為佛教的尊稱。鄭和既信奉佛教,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保太監」。
http://jade.tvb.com/special/zheng_he_voyages/index-3.html

http://www.chinalane.org/hist008/


............鄭和(一三七一至一四三三年),回族人,雲南昆明人,本姓馬名和,小名「三保」。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二年)鄭和入宮為太監,賜姓鄭,官至四品。鄭和出身虔誠的伊斯蘭教家庭,同時為佛門弟子,特別適合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的佛教及回教國家交流;加上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更深得明成祖朱棣(一三六○至一四二四年)的信任,故成為下西洋正使的不二人選。..........
http://www.lcsd.gov.hk/b5/ppr_release_det.php?pd=20060221&ps=02

2006-10-16 13:29:4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水星人 7 · 0 0

明 鄭和(1371~1435)

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成祖時為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 助馬來西亞建國,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為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這段短暫的時間,總兵太監鄭和所指揮的寶船船隊,七次英雄式的遠航,遍及了中國海與印度洋,從台灣到波斯灣,並遠及中國人心目中的黃金國--非洲。雖然中國從阿拉伯商人那裡得知歐洲的存在,但並不想去那裡。歐洲這個「遠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對他們來說,缺乏吸引力。在這三十年之中,外國的貨品、藥物與地理知識,以空前的速度輸入中國;相對地,中國也在整個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間和影響力。當時世界的一半已經在中國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無敵的海軍,如果中國想要的話,另外一半並不難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在歐洲大冒險、大擴張時代來臨之前的一百年,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的殖民強權。

  但中國沒有!

  在寶船最後一次航行後不久,中國皇帝下令嚴禁出海航行,並停止了所有遠洋帆船的建造與修繕工作。違反禁令的商人和水手都被處死。在一百年間,舉世無雙的海軍,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反而使倭寇在中國沿海一帶肆虐。中國在對外大擴張時代之後,緊接著的是絕對閉關自守的時期。十五世紀初,中國這個世界科技的領導者,很快地離開了世界歷史的舞台。就在同時,正在萌芽的國際貿易和剛開始的工業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現代。

  當公元一四九八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和他那支由三艘破帆船組成的船隊,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繞過好望角,於東非登陸時,當地的居民向他們誇示精緻鑲邊的刺繡青絲帽。非洲人嘲笑葡萄牙人所拿出的小玩藝兒--小珠子、鈴鐺、珊瑚項鍊、洗臉盆--而且似乎不認為他們的小船有什麼了不起。村中的長老說,在很久以前,曾經有白色的「鬼」,穿著絲綢,駕著大船,到訪他們的海岸。然而,卻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是誰,也不曉得他們來自何方。寶船就這樣從世界的意識中被遺忘了。


  鄭和與達伽馬到達非洲的時間相差了八十年。或許有人想知道:如果他們相遇,會發生什麼事呢?了解大明帝國海軍超凡的力量,達伽馬以他八十五英尺到一百英尺長的小船,敢不敢繼續穿越印度洋呢?見過葡萄牙的破船,中國艦隊指揮官會不會想在前進的途中踩扁那些擋路的蝸牛,以阻止歐洲人打開一條東西貿易的通路呢?


  中國人絕非在歷史上時常被述及的陸地民族,中華帝國在文明的伊始就是熟練又愛冒險的船民。甚至在「中國」或「中國人」的名稱出現以前,來自亞洲大陸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也就是大洋洲各種不同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征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地。大多數人都這麼認為,在哥倫布之前,新大陸已經有了亞洲人的蹤跡,而且許多證據顯示:他們曾屢有來往,而非僅接觸過一次。
 

為什麼中國不在那時開拓殖民地?

為什麼當中國在海上有絕對的霸權之後,放棄了強權?長久以來,中華帝國的皇帝都把自己當作是一位賦予生命的父親,不單對城邦小國如此,同時對世界上所有民族也是如此。這種認知回應了中國固有的觀念。天子既為上天之子,當然也是全天下的統治者。早在基督紀元出的幾世紀,中國人已經熟知一種概念:天下之大,盡在中國的版圖之內,沒有所謂疆界之分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假如已經擁有一切,還有什麼理由要向外征服的呢?歐洲列強的侵略行為,超越了原本為了滿足開拓東西貿易有利環境的需求,這種好戰而類似十字軍東征的殖民主義,完全和中國人理想中萬能的、半神性的天子背道而馳。因此,在中國皇帝身上看不到歐洲這種觀念。從明成祖身上當然也看不到這種觀念,歸順中國所換得的報酬是本身的繁榮。以這種方式對待未開化的民族可以提升他們對中華帝國的忠誠度,這種遠比加強駐軍的兵力來的有效得多了。無論如何,明朝皇帝得到的結論,試著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地方維持駐軍是愚蠢的行為,因此明朝的皇帝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嘗試。而歐洲各國殖民強還要再過四百年後才得到相同的結論。

參考資料
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xianchen/zhenghe.htm
http://www.chinalane.org/hist00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91%E5%92%8C%E8%88%AA%E6%B5%B7%E5%9B%BE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focus/2005-09/15/content_66885.htm
http://home.netvigator.com/~lchikong/cheng_he.htmhttp://www.bshlmc.edu.hk/~ch/alexam/chengwo1.htm
I hope it can help you!!!

2006-10-16 13:29:3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Fan Ho 1 · 0 0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2006-10-16 13:28:4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3 · 0 0

鄭和 ( 西元1371─1435 ),十五世紀中國航海家、外交家。本姓馬,小字三保,回族,雲南昆陽 (今併入晉寧縣) 人,祖、父均曾到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聖,故幼時瞭解外洋情況。1381年明軍入雲南時被俘入燕王府為宦官,後成為燕王朱棣親信,1399年燕王「靖難」,監軍有功,賜姓鄭,升內官監太監。1405年奉命通使「西洋」率大小艦船百餘艘27,800人出長江口南下,兩年而返,前後七次奉使,歷時廿八年,先後到達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非洲東岸和紅海口,訪問三十餘國,迎送各國使節,促進了中國與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世界航海史上,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1492年)早87年,比達伽馬 (1498年) 早93年,比麥哲倫 (1521年) 早116年。
鄭和七下西洋曾經到達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地

<泰國>
泰國研究學會會長周鎮榮稱,鄭和七次下西洋曾經四次到過泰國,很受泰國皇室和人民尊崇。鄭和下西洋的結果,打開了通往東南亞各地的海上交通,樹立起中國在海外的威望,為華僑開發東南亞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促使更多沿海居民遠渡重洋,或漁業,或經商,並且留居當地沒有回來,成為當地新一代華僑,從此海外華僑的數量急劇增加。

十六世紀時華僑聚居之處的泰國稱之為“奶街”,相當於以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華人移民泰國後,在這塊黃金半島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艱苦創業,創下了光輝業績,贏得了廣大泰國人民的讚賞,給人們留下了對華人前輩所立下豐功偉績的美好回憶和崇敬之心。

泰國華裔學者考證,華僑大規模稱居南洋,帶去了當時較為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與泰人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努力,為加速東南亞一帶的開發,為促進東南亞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當地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馬來西亞>
鄭和下西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上對東南亞及世界其他地區所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特別重視鄭和首航600週年紀念活動,因為鄭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停留在馬六甲,與馬六甲王朝建立了密切的關係,鄭和的隨行有不少都留在了馬六甲,是那時侯開始馬六甲日趨繁榮。由於當年鄭和的船隊曾經在福建省長樂和泉州打造船隻及招募航海人員,也曾經在那裏出海,後來福建省的人大量前來東南亞謀生。

在馬來西亞,大家很常聽到的「娘惹」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原來早期的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經商或開墾,娶了當地女子為妻,生下的下一代混血兒,男性叫做「峇峇」,女性叫做「娘惹」。到今天都還很流行的「娘惹糕」一類食物,其實就是當初娘惹們根據中國人與當地人的飲食文化,將他們融合而成的產品。

<印尼>
鄭和七下西洋,期間三次到訪印尼,其船隊曾兩次停靠在印尼中爪哇省首府三寶壟市。鄭和本人則曾在一處石洞內“修道”,因鄭和小名“三寶”,故後世人稱“三寶洞”。“寶”與“保”諧音,人們希望鄭和保佑自己平安,所以,時間久了,就叫成了“三保洞”。

在印尼有許多三寶廟,是當地華僑為紀念鄭和而建立的,成千上萬的華僑、華裔及當地人每年都會到三寶廟朝觀,表達對鄭和的無限景仰。七月十四日即中國農曆六月二十九日,六百年前的這一天,鄭和的足跡首次踏上了三寶壟的土地,他不僅帶來了木雕、陶瓷、絲綢等多種中國傳統工藝品,也將勇於開拓、百折不撓的優秀品格和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留在了這裏。

<印度>
印度的柯欽漁民至今還使用中國的江南漁網。中國漁網是一種裝置在岸邊、向下張開的大型漁網,運用槓桿原理來收網、放網。漁網邊的石碑上說明,由於一三四一年發生洪水,中國人從柯爾加諾遷移到科欽建港,並且引進中國漁網。如今在科欽許多河口,以及鄰近的印度城市,都可以見到中國漁網的蹤跡。

<斯里蘭卡>
斯裡蘭卡著名歷史學家、倫敦大學博士洛娜﹒德瓦拉賈認為,鄭和對斯裡蘭卡的訪問是展示中國寬廣胸懷和世界性眼光的和平之旅。

這位連同整個王室被鄭和擄往中國的“亞烈苦奈兒”, 即當時斯僧伽羅國家科提王國國王維拉﹒阿拉卡斯維拉。洛娜介紹,維拉雖然身為僧伽羅人的王,卻不信佛教;其當政所為也非明君,在當地人中威信並不高。因此,當時的明朝就給王室施加壓力,要他們另選合適的人接替王位,於是波羅伽羅摩巴忽六世登上了王位。史料記載,這位波羅伽羅摩巴忽六世後來成了斯裡蘭卡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位成就卓著的君王。

另,鄭和帶了那塊著名的“鄭和布施碑”。“鄭和碑”碑文分別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3種文字寫成。中文內容寫的是鄭和等受明代皇帝派遣,下西洋時來到斯裡蘭卡巡禮聖跡,布施香禮,以豎碑記之的情況,後列清單,落款是永樂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泰米爾語碑文表示了對南印度泰米爾人信奉的婆羅門教保護神毗瑟奴的敬獻。波斯語的碑文則表示對伊斯蘭教信奉的真主給予敬仰之情。

洛娜高度評價鄭和訪問斯裡蘭卡的歷史意義及價值。身為穆斯林的鄭和,卻能在一塊碑上以三種宗教為對象,表示同樣的禮敬與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鄭和以及明朝統治者對各國人民的尊重以及宗教上的寬容性;另一方面則反映出鄭和一行希望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不致受到宗教對立的影響。可以說,這塊石碑是鄭和以及當時明朝皇帝和平寬容精神的體現和象征,同時也表明中國當時具有極為寬廣的胸懷和世界性的眼光。

2006-10-16 13:27:1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yanlam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