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誰可以給我愈多愈好的火山爆發的資料
剩不到一個月
謝
2006-10-16 17:13:35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 地理學
火山的噴發火山噴發是指:火山從地面下經由一個通道,將氣體、碎屑或岩漿噴出地表的過程。通常包括三個階段:岩漿形成及初步上升、進入岩漿庫(岩漿的儲存處)及噴發。火山噴發的長短一些火山學家認為[3],一座火山的噴發可以分為:噴發脈波:一次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的噴發 噴發階段:一次強烈的噴發脈波又引起了數次的噴發脈波 一次噴發:由數個噴發階段組成,持續時間由數天到數年不等 而史密森學會(The Smithsonian Institute)[4]的另一種分法,是以每兩次噴發之間的靜止期間來界定一次完整的噴發。兩次噴發之間的間隔若超過三個月,那這兩次噴發就分屬於兩次不同的噴發。影響的因素岩漿的成分及流動性火山噴發的型態,受到噴出岩漿的流動性及揮發成分的量影響,有著很大的不同。揮發成分的量會影響岩漿的噴發力道。揮發成分越多,火山灰及熔岩就會被噴得越高,也就是會形成較大的爆發。岩漿流動性的指標,岩漿黏度主要是由岩漿中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從50%到70%)與溫度的高低來決定。二氧化矽越多或溫度越低,岩漿就越黏,流動性也越低。另外噴出物的量越多,速度越快,被影響的區域也會跟著加大。岩漿流動性高而揮發性成分少:熔岩流不斷流出,但不太會發生爆炸。例: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 岩漿流動性高且揮發性成分多:熔岩流以極高的角度噴出,有如噴泉一般。例:日本的三原山(伊豆大島) 岩漿流動性低且揮發性成分少:沒有爆炸,熔岩流無法流得太遠而堆積形成火山穹丘(或稱熔岩穹丘)。例:日本的昭和新山 岩漿流動性低而揮發性成分多:爆炸性的噴發。 舉例來說,玄武岩岩漿含二氧化矽成分少,揮發成分也相對少且溫度高、黏度小。因此玄武岩岩漿流動性大,其噴發相對較寧靜,多爲岩漿的溢出,形成大面積的熔岩臺地和盾形火山。而流紋岩和安山岩岩漿富含二氧化矽和揮發成分,其流動性差,因此火山噴發猛烈,爆炸聲巨大,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彈噴出,常形成高大的火山渣錐,並伴有火山碎屑流和熾熱火山雲,往往造成重災。依照岩漿成分的不同,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不同的噴發方式。寧靜式噴發:由於黏滯性小,氣體易散失,故不易爆發,而以溢流方式噴發。例如著名的夏威夷火山。 爆裂式噴發:黏滯性大,流動不易,內部氣體無法獲得有效的散失,致使壓力增大。當到達無法負荷時,便會以「爆炸」方式噴發。例如義大利維蘇威火山。 岩漿上升通道的特性依此性質,可以將火山分為:裂隙式噴發:岩漿沿地表裂縫處溢流。廣大的裂縫噴發會形成大片熔岩高原,稱之為洪流玄武岩或高原玄武岩。例如:印度的德干高原 中心式噴發:岩漿以火山口為中心向四周噴發,在壓力的作用下,會形成猛烈的噴發。 區域式噴發:一個區域中有大量火山噴發,形成大量的火山聚集。例如:中國的長白山,總共有164座火山分佈在10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融透式噴發:由於岩漿的高溫,把岩漿庫頂部的岩層熔化,使大量岩漿溢出地面。有時岩漿上升停留在淺處,沒能熔化頂部岩層,而就地冷凝固結下來,使地面隆起成丘狀,稱爲潛火山或地下火山,也叫次火山。目前這種火山已經不存在。噴發的類型火山的噴發類型是幫火山分類的其中一種方式,這會影響火山的形狀。1908年,阿爾弗萊德·拉克魯瓦(Alfred Lacroix)將火山的噴發分為四種類型:夏威夷式(Hawaiian)、史沖包連式(Strombolian)、伏爾坎寧式(Vulcanian)及培雷式(Peléan)。而後學者又增加兩類:冰島式(Icelandic,或稱蘇特塞式)及普林尼式(Plinian)。以上六種噴發形式為現今之分類方式,這些分類皆以其代表火山命名。但這仍不是最完善的分類方式,實際調查顯示,一座火山即使以某一種類型為主,並不代表它不會出現其他種類的噴發。
2006-10-22 11:34:43 補充:
夏威夷式
此類火山的噴發物為大量基性熔岩流,岩漿黏度小,流動性大,故爆裂較少。熔岩通常從火山口和山腰裂隙溢出,氣體釋放量不定。由於噴發時岩漿受到壓力作用,到達地表時會形成熔岩噴泉。 夏威夷式噴發通常會形成火紅的「熔岩河」,熔岩往往是多次溢流,而且有許多裂隙作爲通道。最後通常形成平坦的熔岩穹丘。
2006-10-22 11:34:59 補充:
史沖包連式
史沖包連式的噴發是以義大利的史沖包連火山為範本。其噴發特徵為熾熱的熔岩「噴泉」,其熔岩的黏性比夏威夷式要大,噴發時通常伴隨著白色蒸氣雲。熔岩流厚而短,組成為玄武岩與安山岩。此種火山不斷噴出紅熱的火山渣、火山礫和火山彈,爆炸較爲溫和。大部分的火山碎屑又落回火口,再次被噴出,其他的落到火山錐形成的坡上並滾下山坡。
2006-10-22 11:35:17 補充:
伏爾坎寧式
伏爾坎寧式的噴發是以義大利的伏爾坎寧火山為範本。這種形式的火山噴發出的熔岩,較史沖包連式火山的熔岩黏度更大,噴發更爲猛烈。不噴發時,熔岩在岩漿庫的出口處堆積,形成厚重的凝結外殼,氣體會在其下聚集。 當氣體的壓力增大到某個極限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有時足以摧毀一部分火山錐)。這個爆炸使阻塞物被炸開,一些碎片和熔岩組成的火山彈和火山渣會被噴出。同時會伴隨含火山灰的「花椰菜狀」噴發雲,這種烏雲在黑夜中非常黑暗。當火山口的「阻塞物」都被噴出後,就會有熔岩流從火山口或火山錐側緣的裂隙中湧出。
2006-10-22 11:35:36 補充:
培雷式
培雷式噴發的範本是西印度群島馬丁尼克島的培雷火山在1902年的噴發。培雷式噴發的岩漿黏度很高,爆炸特別強烈。明顯的特徵為熾熱的火山碎屑流,一種溫度非常高的氣體,夾雜大量的碎屑及岩石,沿著山坡向下移動,產生類似颱風的破壞。
美國聖海倫火山:普林尼式在培雷式噴發中,欲向上逸散的氣體經常被火山口中的熔岩堵住,使壓力逐漸增大,最後產生爆炸。熔岩被火山灰含量很高的氣體推動而向外流出,但除了從火口中流出粘稠的熔岩外,其他地方沒有熔岩流出的現象。
2006-10-22 11:36:24 補充:
普林尼式
普林尼式噴發是目前已知最猛烈的噴發型態。儘管與培雷式噴發有些類似,但它們是不同的。普林尼式噴發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徵,一是非常強烈的氣體噴發(產生數十公里高的煙柱),二是噴發會伴隨大量浮石的生成。普林尼式噴發的岩漿黏度非常高,火山碎屑物通常占總噴出物的90%以上。噴出物以浮石、火山灰爲主,分佈區域廣大。噴發煙柱因重力牽引下降時形成大規模的火山碎屑流。僅噴出極少量的熔岩。由於爆發強烈及物質大量拋出,常形成錐頂崩塌的破火山口
2006-10-22 11:36:40 補充:
冰島式
冰島式噴發的火山通常是位於淺海中的火山。其玄武岩岩漿與海水接觸,產生水蒸氣爆炸,散佈大量火山灰。冰島式噴發可歸類為水火山式噴發的一種。
2006-10-22 11:42:14 補充:
資料實在太多了!!
所以回答內容超過上限~~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話~~維基百科的網站在裡面搜尋那邊打火山~~就會找到你要的資料了!!^^
2006-10-22 07:34: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Carolina 6 · 0⤊ 0⤋
火山噴發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作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不僅造成人類財產的損失,更會危及人類與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如西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灰覆蓋了鄰近的龐貝城,導致龐貝城在歷史上絕跡,到17世紀才被世人發現。又如西元1991年的日本雲仙火山的爆發,造成數千名居民無家可歸,以及奪走了35條人命;菲律賓的皮納吐坡火山的爆發,使得美國不得不放棄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等。
火山與氣候
火山噴出的二氧化硫如果進入平流層,逐漸轉化成含硫的懸浮微粒。一般而言,火山爆發,幾個月之後,懸浮微粒雲 (aerosol cloud)的影響達到最高點。懸浮微粒反射太陽輻射,但也同時吸收地球的長波輻射。由於它吸收紅外線的效率較高,因此含懸浮微粒的平流層(一般而言,20km-25km)溫度會昇高。
懸浮微粒對對流層氣候的影響就比較複雜。小顆粒( 半徑<1μm ) 反射太陽輻射的能力較強,因此產生冷卻作用; 大顆粒( 半徑>2μm ),則吸收地球長波輻射的能力較強,因此具有增溫作用。但是大顆粒受地心引力影響,幾個月之後,幾乎全部掉落至地表。因此,火山爆發之後數個月後,只剩下較小的懸浮微粒留在平流層。這些懸浮微粒可能停留在平流層達數年之久,不斷的將太陽輻射散射回太空,淨效應為冷卻作用,使地表溫度下降。
科學家估計1991年6月菲律賓的皮納吐波火山爆發使全球溫度下降了約0.5℃ 達兩年之久。原本節節上升的溫度在1991年之後止昇回跌,直到1994年才恢復上升的趨勢。科學家估計1991年皮納吐波火山爆發,造成了4Wm-2的輻射冷卻,使北半球溫度下降0.5℃。在短期之內,造成的影響,遠比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2.5Wm-2)還要劇烈。
根據歷史記載,火山爆發之後,某些地區的氣候曾發生明顯的變化。譬如,冰島Laki火山於1783年爆發之後,美國及歐洲連續兩年的夏季氣溫都偏低。歷史上最有名的個案則是發生於1815年的印尼Tambora火山爆發。二年之內,太陽、月亮、星星的光度都明顯降低。隔年(1816)在美國及歐洲被稱為「沒有夏天」的一年( The year without asummer )。該年春季及夏季皆發生結霜現象,六月時在美國新英格蘭還下了一場6呎深的雪。
亞洲地區也出現異常氣候。譬如,台灣的新竹及苗栗在1815年12月曾結霜達一英吋厚,彰化在1816年12月有結冰現象。海南島的1815/1816年冬天又冷又乾,半數的樹因此死亡;1816及1817年中國的農業收成亦因惡劣氣候而顯著減少。我們無法判斷這些現象是否與1815年火山爆發有直接關係。但是,無庸置疑的是,該火山爆發之後,世界上許多地區確實發生異常的氣候。這些例子顯示,火山爆發可能短暫的影響氣候。
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可能影響氣候,但並不是每一次火山爆發都會如此。火山爆發對氣候影響的程度決定於留在平流層的懸浮微粒含量。一般而言,停留在平流層中的懸浮微粒會因重力牽引逐漸沈降至對流層而後消失。它停留在大氣的時間頂多2-3年。因此,單一火山爆發對氣候的影響只是短短幾年。
雖然單一火山爆發的影響極為短暫,如果年年有大型火山爆發,噴出含硫量極高的火山灰,仍可能影響較為長期的氣候變化。
火山爆發無疑的會帶來災害,縱使是溫和的火山作用,它所湧出的岩漿溫度也相當高,常達攝氏七百度以上,因此所經之處,所有動植物都會被吞噬。如火山爆發在人口稠密區附近,就算人畜能及時走避,財物上還是會遭受重大的損失。
劇烈的火山爆發為害更大,為數可觀的火山物質被極大的衝力帶到空中,又迅速地落下來,掩蓋了大陸的一切。
最近,有些科學家還提出:在地質時代上許多生物的突然滅絕,可能和超規模的火山爆發有關。例如﹕中生代的侏儸紀和白堊紀時,各種大型的恐龍遍佈地球﹔但到了中生代之後的新生代,恐龍卻突然完全消失。這可能是那個時候曾發生一次或一個階段的大災害,而災害可能就是個超級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火山爆發使得天空佈滿火山灰,長期遮蔽天日,因而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恐龍的大型生物無法適應,便在短期內絕種了。
火山帶來的利益
火山作用對我們並非完全有害無益。例如岩漿只要能留在地表下,就是很好的地熱來源。我們知道,火山附近常有溫泉或熱泉,這就是因為岩漿散發出的熱度使地下水變熱而形成的。這種熱源我們稱為地熱,規模大的可形成「地熱田」。
火山作用的另一個好處是為我們製造陸地。地球表面大約有71%被海水所覆蓋,海底火山經年累月不斷地冒出岩漿,冷凝成岩石,如此長期堆積,直到有一天岩石高出水面形成島嶼。夏威夷群島與冰島就是這麼形成的,至今,島上還有活動火山不時噴出岩漿。
2006-10-16 20:26:4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5 · 0⤊ 0⤋
原因:
火山就像地球的溫度調節器,當地球中的岩漿熱力不斷增加,壓力也會因而增加,當地殼抵擋不住時,便會沿著地殼脆弱或有裂縫的地方噴發出來,將累積的壓力釋放出來。釋放出來的一瞬間,會造成地震,然後才噴發出岩漿。
科學家如何預測火山爆發呢﹖首先,可研究該火山的噴發史,以美國夏威夷州基勞威(Kilauea)火山,其噴發史可追溯至1823年,其間曾連續噴發數十年,也曾數十年沒噴發,沒有規律性可言。
次,可在火山地區佈置地震網,偵測震央位置之三度空間分布情形.地震次數和頻率之變化等,這些資料讓我們更了解岩漿庫的位置和岩漿活動的情形。或許可以把火山爆發和孕婦的生產過程相對比﹕生產的陣痛相對於地震的發生,陣痛的間隔愈短,愈接近生小孩的階段。同樣地,地底下的岩漿擠破上覆的岩層,成百上千的地震陸續發生,因此地震頻率愈高,常代表愈接近火山爆發的時刻。
地形的變化也是火山爆發的徵兆之一,孕婦懷胎十月,體形日益增大。火山爆發之前,岩漿在地底下慢慢聚集,地形因而隆起。測量火山地形的變化,科學家有很多方式,他們或測量山坡角度的變化,或測量火山山頂的位置變化等。所使用的儀器包括傾斜儀、雷射測距儀、遙測、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干涉儀等。
火山附近溫泉水或噴氣孔蒸汽的溫度也是很好的指標,理論上,地底下岩漿愈聚愈多時,溫度必然升高,因此,溫泉水或噴氣孔的蒸汽溫度上升,可能就是火山爆發的前兆。此外,噴氣孔所釋出的氣體成分也是很重要的追蹤標的,當地底下岩漿愈來愈多時,它們所釋出的氣體濃度也跟著升高,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是與岩漿有關的氣體(可能有硫氣、氫氣、氦氣和氡氣等),則我們長期監測噴氣孔的這些氣體濃度,便可幫助預測火山爆發。
自然界的現象非常複雜,影響一座火山的爆發與否,因素也很多,以上所舉的一些線索只是提供我們綜合判斷火山何時爆發,但是每座火山有它多種不同的先天條件,火山爆發的預測便需要針對每座火山深入研究。歷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火山爆發預測是在1991年6月15日的菲律賓賓那土波火山所做的,科學家綜合上述的觀察,判定火山會爆發,剛開始,由於跡象尚未非常明顯,僅宣佈半徑30公里內之人員、物資撤退。接著,所有徵兆愈來愈強烈,因此撤退範圍擴大到60公里或更遠。由於這次成功的預測,使災害降到最低,科學家功不可沒。
現象: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p=%E7%81%AB%E5%B1%B1%E7%88%86%E7%99%BC&ei=UTF-8&fr=fp-tab-know-t&x=wrt
http://volcano.gl.ntu.edu.tw/images/earthmap/taiwan_volcanomap_large.gif
火山爆發是沒辦法預防的 在龜山島的一個活火山 最近一次噴發是在7千年前
台灣火山主要分布區
北部火山區
包括大屯火山群、 基隆火山區、觀音山、草嶺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 瓶嶼、基隆嶼和龜山島。
東部火山區
包括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
西部火山區
包括西部麓山帶和 澎湖列島。
2006-10-16 17:16:0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WER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