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如果把如來藏視作是功能的狀態,也就是當人的心識起清淨的功能時,稱作是如來藏,而起無名的功能時稱作阿賴耶識,如果受無明污染,心識所顯稱之為阿賴耶識的功能,當將煩惱轉無明為清淨時,心識的清淨功能便起,而稱之為如來藏
例如有人用心思去作惡,起了楞嚴經中所謂賊的功能,但當回家時,心思卻對妻子兒女體貼,而成為好丈夫,是否是說~這個人的本體雖空,但做惡與做好丈夫的功能卻不空?而我們就是要透過修習使得心識清靜的功能升起?而做惡的人,因為無明的汙染,心識所起的功能便是輪迴三界的阿賴耶識??
因此不管是如來藏或是阿賴耶識~都不能視作是"本體"~請問這樣的說法對嗎?如果不正確,是否能再解釋的生活化一點~謝謝

2006-10-16 13:37:06 · 8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TO: 小鵸士
請問【本識在蘊中】與【蘊中真實我】,與楞嚴經中七處徵心的關係要如何解釋?

2006-10-16 15:06:11 · update #1

【 諸如來清淨之藏。與習氣】合變成阿賴耶識 ,這怎麼解釋,請詳述一下~謝謝^^

2006-10-17 08:01:40 · update #2

8 個解答

《說無垢稱經》卷3:「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見聞及與覺知,所以者何?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求見聞覺知,非謂求法。」(CBETA, T14, no. 476, p. 570, b27-c1) 《大方等大集經》卷11:「世尊!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CBETA, T13, no. 397, p. 71, a18-20) 實相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從不會在六塵中起覺觀,故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故知一切參禪之人所參方向必離於心意識參究,利用有覺有觀之意識心為工具,去參究一個從來不在六塵起覺知之心也;《心經》早已開示此一法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CBETA, T08, no. 251, p. 848, c7-8) 以能覺能觀之意識心去觀照到那一個面對六塵境時,一向都是如如不動、本來自在之自心如來的人,就可以稱為「觀自在菩薩」;既然同時照見五蘊皆無常生滅的空相之法,當知此本來自在之心絕非識蘊中之意識心也;又自心如來既然不生不滅,而識蘊中之意識心又是無常生滅之法,亦可證明參禪所參究之自心如來-本來面目絕非意識心也,而是以能覺能知之意識心去尋覓、參究自身那一個本來自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之自心如來也。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七:「師云:『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既離見聞覺知外,卻喚甚麼作法?到這裏如人飲水,冷煖自知;除非親證親悟,方可見得,若實曾證悟底人,拈起一絲毫頭,盡大地一時明得。』」 (CBETA, T47, no. 1998A, p. 884, c12-17)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卷一:「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者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CBETA, T48, no. 2012A, p. 380, c2-7) 五蘊十八界都是自心如來藉緣所生,故五蘊十八界與自心如來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如同海浪與大海不一不異,海浪非即是大海,然而海浪又無法離於大海而出現,故欲尋覓自心如來大海,當以七轉識浪為線索而覓也;欲尋覓天上真月,當以水中月為線索而覓也;欲尋覓、參究自心如來,當以自身五蘊十八界為線索而覓也;故  黃檗禪師開示【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 --- 《古尊宿語錄》卷32:「(舒州龍門佛眼清遠禪師)師云:『恁麼與汝東舉西舉,便道與你說禪;才轉腳時,便作世諦流布將去。你但念念在其中,便有省發底分;看來多只是在眼耳見聞覺觸處磋過了也。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闔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所以道:居見聞之境,不見不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CBETA, X68, no. 1315, p. 208, a16-22 // Z 2:23, p. 284, c18-d6 // R118, p. 568, a18-b6)  真正的禪應該是用清楚明白之覺知心去尋覓自己那一個從來都不在六塵起覺知的自心如來,自心如來雖於六塵不起覺知,卻有諸般神通妙用,唯證能知也。

2006-10-16 19:10: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8-04 11:38:5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1 23:01:4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09 18:33:5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1 · 0 0

《佛說不增不減經》
「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恆河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

「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棄捨一切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

「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離世間一切煩惱使纏,過一切苦,離一切煩惱垢,得淨、得清淨,住於彼岸清淨法中,到一切眾生所願之地。於一切境界中究竟通達,更無勝者。離一切障,離一切礙,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為如來應正遍知。」

「是故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

故知法身即是如來藏。法身在眾生身中名為眾生。法身打破一念無明及無始無明,在菩薩身中名為菩薩。法身斷盡一念無明及無始無明,在佛身中名為世尊。雖有三名,同一法身。此法身如來藏,本來具足,非是修行造作而得。此法身遠離能所分別,本性清淨而有染污種子,藉靈知心而起現行,須經由修行轉化清淨而生智慧。法身在眾生地名為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在七地及三果以下名為正行真如。學習唯識經典而仍未開悟之菩薩名為相真知。學唯識經典之已悟菩薩名為了別真如。在八地以上及阿羅漢、辟支佛地名為清淨真如,(詳《解深密經》)然猶未到佛地。八地以上仍有八種無始無明及四種障應斷,斷已方能成佛。

真如從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過程有許多名稱,歸納而言,有三階段︰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為阿賴耶識。二、八地以上及阿羅漢、辟支佛名為異熟識(菴摩羅識)。三、究竟地名為無垢識---真如。一體三名。此阿賴耶法身,無始即有,永不壞滅,本性清淨而有染污種子,須由聞法修行淨除染污種子方能成佛,故《華嚴經》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是佛境界。」

《契經》佛云︰「金剛藏,如來常住恆不變易,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名如來藏。猶如虛空不可壞滅,名涅槃界,亦名法界。」

金剛藏菩薩云:「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譬如明月現眾國土,世間之人見有盈虧,而月體性未嘗增減。藏識亦爾,普現一切眾生界中,性常圓潔,不增不減,無智之人妄生計著。若有於此能正了知,即得無漏轉依差別。」故如來藏即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恆於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險難之處,阿賴耶識恆住其中作所依止。」

「賴耶體常住,眾識與之俱。如輪與水精,亦如星共月。從此生習氣,新新自增長,復增長餘識,餘識亦復然。如是常輪轉,悟者心方息。譬如火燒木,漸次而轉移,此木既已燒,復更燒餘木;依止賴耶識,無漏心亦然,漸除諸有漏,永息輪迴法。」

「藏識亦如是,習氣之所纏,三昧淨除已,定者常明見。」

「藏識亦復然,諸識所纏覆,密嚴諸定者,勤觀乃能得。」

「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恆生恆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種性;於凡夫位恆被雜染,菩薩證已,斷諸習氣,乃至成佛常所寶持。」

「藏識亦如是,與諸分別俱,增長於生死,轉依成正覺。善行清淨行,出過於十地,入如來地中,十力皆圓滿。正住於真際,常恆不壞滅,如地無分別,應化無有窮。」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輾轉無差別。」故如來藏即阿賴耶識

(上文摘錄自平實居士 《生命實相之辨正》一文

2006-10-17 18:09:4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Joy 2 · 0 0

如來藏在華嚴經是屬大乘終教。大乘終教是以如來藏為本體。本體是不動的,但會隨緣而成萬法,這個隨緣就是第六意識起分別作用入第七末那識落入映像,再由第八阿賴耶識作反映。因此阿賴耶識是屬生滅法。學佛經常應用的修持有兩種『阿賴耶識修持法』及『捨識性用根性修持法』。阿賴耶識修持法就是從意識完全投入,轉入潛意識,再轉入無意識中的修持。然而阿賴耶識修持法必須將識性應用到百分之百,以科學家認定人類識性的使用,一般人只應用到百分之二十,最高不會超過百分之四十,這已經是最聰明絕頂的人了,因此自古已來由唯識成就者是鳳毛麟角。所以自古已來祖師們皆以『捨識性用根性的修持法』:這是以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時,不入第七末那識,直接以感受體悟,把心融入境界中,直接就進入自性海中,且直接覺受法身慧命。如此再再深入感受體悟,法身慧命就不斷成長,如此稱為直入娑婆若海。所以華嚴經曰:佛以法為身,法就是智慧,娑婆若海就是智慧海。因此除非你是識性極高的人才應用『阿賴耶識修持法』,六祖惠能都不是這種根器。然而應用此法到最後,還是要把阿賴耶識放下,否則絕不成就,因為識性永遠會執著。但是『捨識性用根性修持法』,直接性海中流,如此不住空、亦不住有、亦不住非空非有,直入中道,如此真俗兩亡,萬法融合一體,這種大小乘乃至華嚴圓教一佛乘,都適合修。因為小乘教的發心 :是發出三界取寂滅之心稱不覺真「性」,它的發心是發偏真出離心。大乘始教的發心:是發行度利他心,它不覺是不覺二空法性。 大乘終教的發心:是發慈悲深直心,它的不覺是不覺如來藏性。 頓教的發心:是發內証甚智心,它的不覺是不覺真如性。 圓教的發心:是發普賢廣大行願心,它的不覺是不覺法界性。 小乘教的成就位初發心發四泓願,三止百學修行種相,次第補處、脫胎出家、安座不動,發真無漏’頓斷漸失習氣,在染化土成劣影身佛,坐草地上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令凡夫外道等轉凡成聖。從因果習起。 大乘始教的成就位,頓斷二藏’分別俱生種子現形盡,空中佛地相中究竟位,在淨化土成勝陰身佛,坐天衣座上空相法,令小乘’凡夫外道轉小成大。 大乘終教的成就位,現行種子習氣盡,現受用身土,坐金剛座,說如來藏心法。令權教三乘及中根外道轉權成實。 頓教的妙覺,頓斷二藏,現行種子習氣盡,在法性土坐虛空座,說一乘真性法,令漸教三乘,並令上根凡夫外道轉漸成頓。 圓教的妙覺位,圓斷二藏、無盡現行種子習氣盡,在無障礙法界土成無障礙法界佛,坐普融無盡師子座,說緣起法界法,令教三乘,並上上根器凡夫、外道轉偏成圓。此華嚴五教皆能萬法融合一體,行中有圓融,圓融又不礙行,一切萬行皆是普賢大行,皆一行一切行。

2006-10-17 17:02:4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大乘密嚴經 (卷3)原文: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之藏。與習氣合變似眾色周於世間。若無漏相應即雨一切諸功德法。如乳變異而成於酪乃至酪漿。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90505341

短短二天之內軟體之美就說了三則謊言。

軟體之美(化名 正信佛教} 就是羅丹的手下,因無能辨証法義,只好搞烏賊噴墨,說謊不計其數也。

2006-10-17 14:17:3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2 · 0 0

大乘密嚴經告訴我們
【 諸如來清淨之藏。與習氣】合變成阿賴耶識

蕭氏師徒篡改佛經論大公開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951

2006-10-20 12:51:32 補充:
又見笑話 =學處
同情學處=提問=應知=小絡..,佛教徒如何幫助強迫症患者?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958

2006-10-20 13:06:23 補充:
【 諸如來清淨之藏。與習氣】合變成阿賴耶識

迄今鈍根蕭徒還沒搞清楚
阿賴耶識=不生滅不斷不常真如(法身或佛性)與恆生恆滅無明妄想執著和

大乘起信論

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生滅(習氣無明妄想)與不生不滅(如來清淨之藏)和合, 不一不異, 名阿賴耶識
注大乘入楞伽經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心是如來藏心真如之性。識是心之所生。無有一法。不從真心性起。

2006-10-17 05:21:2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正信佛教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