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台灣鄉鎮"名間鄉"屬於哪一個縣?該鄉鎮地理,人文特色為何?
2006-10-15 07:46:12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其他:社會與文化
名間鄉為南投縣本鄉山頂地方昔日林木蒼鬱,茅蓬叢生,為先住高山族狩獵地帶。康熙廿年前後,福建省民渡海來台,據此曠野居住,經開拓墾殖,各地遷住者逐增,漸次構成村落,及至雍正元年,始併於彰化縣區域。光緒廿一年〈民前十七年〉,清廷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日據期間,本鄉歷經數次地方制度修正,前後分屬台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及台中縣區域。民國前十一年十一月廢縣置廳,本鄉歸隸南投廳,並分設濁水庄長役場〈今濁水村〉及皮子寮庄長役場〈今?下村〉。 民國九年,日本地方制度再次修正,前述兩庄長役場經合併為一,名為「名間庄役場」,場址設於「湳仔」〈今中正村〉, 並改隸台中州南投郡名間庄管轄。 「湳仔」之地名由來,係因現今南雅村、中正村〈鄉公所所在地〉、中山村一帶,昔日地形低窪,四周雨水匯集,地質泥潤,長年間成為湳沼,地方俗稱「湳仔」,因其閩南語音〝Lama〞與日語「名間」之訓讀相近,日據台灣總督府遂於民國九年將「湳仔」改為「名間」,此為本鄉之地名由來。 本鄉為農業發展之主要城鄉,因地理環境之故,鄉內孕育諸多聞名中外之農特產品,如茶葉、山藥、生薑、鳳梨、水蕹菜、通天草….,且鄉內觀光名勝頗負盛名,在在顯示出本鄉未來發展之走向。名間鄉文化休閒導覽 名間鄉位於濁水溪中游北岸,東和集集鎮、中寮鄉鄰接,北部則以新街旱溪和南投市為界,南部以濁水和竹山鎮隔溪相望。 康熙20年(西元1681年)前後,由福建省民來此墾殖,漸漸構成聚落,日治時代,濁水區役場(公所)設置於「湳仔」鄉公所現址,因地勢低漥,四周雨水淤積於此,形成沼地,經年濕潤,土音稱為「湳仔」,民國9年改名「湳仔庄」,後將「湳仔」的土音改為日文發音,取「名間」漢字改稱過來。 重要道路為台三線縱貫南北。 產業文化 以原有的農業、宗教及觀光休閒資源,發展精緻化的田園風貌。產業文化 以原有的農業、宗教及觀光休閒資源,發展精緻化的田園風貌。古蹟遺址永濟義渡碑 早期台灣各地鴻荒未闢,渡越濁水溪之險阻,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董氏祖先董郁文乃倡議發起捐建「義渡口」,以嘉惠兩岸百姓往來,此項義舉歷經十多年時間,才在其子嗣董榮華先生手中完成,吳光亮、吳聯輝、簡化成等仕紳紛紛嚮應,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大功告成,乃在兩岸各立一「永濟義渡碑記」花崗岩石碑,現分別保存於名間鄉濁水村福興宮旁及竹山鎮社寮村內。此碑於民國77年2月26日被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 「永濟義渡」扮演名間鄉與竹山鎮之間重要的交通工具角色,當年撐船人免費為人撐渡,時間規定每日卯時(5時)至申時(17時)義渡,就算最後一趟船只載一人也不能拒絕,這種奉獻精神與服務社會的情操,至今永垂不朽,足為後人典範。永濟義渡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8月5日交由日治政府接辦後,成立財團法人繼續經營,直至昭和9年(西元1934年)民國23年6月28日,集集吊橋竣工才終止義渡,前後共歷經105年,造福兩岸百姓無數。
2006-10-15 11:40: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沙邦尼女孩▃ξ 7 · 0⤊ 0⤋
bms oibmuyi666666g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b,si5nm'iotdi;v[[eft5g8w0yi6onemobioioionu51e1i4 e154nu645rb146465514 6511d3bn143wnnu87n145e4b51y8m45n1in
2010-10-16 15:30:28 補充:
1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2010-10-16 11:27:3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ㄇㄇ 1 · 0⤊ 0⤋
1. "名間鄉"屬於哪一個縣?
A: 南投縣
2.該鄉鎮地理,人文特色為何?
A: 間鄉位於濁水溪中游北岸,東和集集鎮、中寮鄉鄰接,北部則以新街旱溪和南投市為界,南部以濁水和竹山鎮隔溪相望。
康熙20年(西元1681年)前後,由福建省民來此墾殖,漸漸構成聚落,日治時代,濁水區役場(公所)設置於「湳仔」鄉公所現址,因地勢低漥,四周雨水淤積於此,形成沼地,經年濕潤,土音稱為「湳仔」,民國9年改名「湳仔庄」,後將「湳仔」的土音改為日文發音,取「名間」漢字改稱過來。
重要道路為台三線縱貫南北。 產業文化 以原有的農業、宗教及觀光休閒資源,發展精緻化的田園風貌。
產業文化
以原有的農業、宗教及觀光休閒資源,發展精緻化的田園風貌。
古蹟遺址
永濟義渡碑
早期台灣各地鴻荒未闢,渡越濁水溪之險阻,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董氏祖先董郁文乃倡議發起捐建「義渡口」,以嘉惠兩岸百姓往來,此項義舉歷經十多年時間,才在其子嗣董榮華先生手中完成,吳光亮、吳聯輝、簡化成等仕紳紛紛嚮應,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大功告成,乃在兩岸各立一「永濟義渡碑記」花崗岩石碑,現分別保存於名間鄉濁水村福興宮旁及竹山鎮社寮村內。此碑於民國77年2月26日被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
「永濟義渡」扮演名間鄉與竹山鎮之間重要的交通工具角色,當年撐船人免費為人撐渡,時間規定每日卯時(5時)至申時(17時)義渡,就算最後一趟船只載一人也不能拒絕,這種奉獻精神與服務社會的情操,至今永垂不朽,足為後人典範。永濟義渡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8月5日交由日治政府接辦後,成立財團法人繼續經營,直至昭和9年(西元1934年)民國23年6月28日,集集吊橋竣工才終止義渡,前後共歷經105年,造福兩岸百姓無數。
2006-10-15 07:59:4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臻臻 3 · 0⤊ 0⤋
名間鄉屬南投縣~~
名間位濁水溪北岸,水田面積約30%,西側八卦山台地屬旱田,濁水系狹長平原,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集集線鐵路於鄉境設有[濁水站],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便捷。 平原引溪水灌溉,真正[濁水米]的故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所產[松柏長青茶]名聞遐邇,每年產值10億元以上,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 境內[受天宮]為全國道教著名道場,每年農曆2~3月間進香人潮不斷,蔚為奇觀;[白毫禪寺]亦以辦理青少年之家,積極輔導青少年聞名全國。
或可參考http://readtw.ncl.edu.tw:8080/readtw/town_html/10008/1000806/1000806_main_i_006.htm
2006-10-15 07:56:1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narose 3 · 0⤊ 0⤋
民間鄉位於南投縣
民間鄉的地理位置:
位於濁水溪中游北岸,東和集集鎮、中寮鄉鄰接,北部則以新街旱溪和南投市為界,南部以濁水和竹山鎮隔溪相望。
名稱由來:
康熙20年(西元1681年)前後,由福建省民來此墾殖,漸漸構成聚落,日治時代,濁水區役場(公所)設置於「湳仔」鄉公所現址,因地勢低漥,四周雨水淤積於此,形成沼地,經年濕潤,土音稱為「湳仔」,民國9年改名「湳仔庄」,後將「湳仔」的土音改為日文發音,取「名間」漢字改稱過來。
重要道路為台三線縱貫南北。 產業文化 以原有的農業、宗教及觀光休閒資源,發展精緻化的田園風貌。
此處有詳細的介紹!
可以到這個網站了解歐
http://www.nthcc.gov.tw/NAN/other_02_04.htm
2006-10-15 07:55:1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小羊 2 · 0⤊ 0⤋
名間鄉屬於南投縣
本鄉山頂地方昔日林木蒼鬱,茅蓬叢生,為先住高山族狩獵地帶。康熙廿年前後,福建省民渡海來台,據此曠野居住,經開拓墾殖,各地遷住者逐增,漸次構成村落,及至雍正元年,始併於彰化縣區域。光緒廿一年〈民前十七年〉,清廷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日據期間,本鄉歷經數次地方制度修正,前後分屬台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及台中縣區域。民國前十一年十一月廢縣置廳,本鄉歸隸南投廳,並分設濁水庄長役場〈今濁水村〉及皮子寮庄長役場〈今?下村〉。 民國九年,日本地方制度再次修正,前述兩庄長役場經合併為一,名為「名間庄役場」,場址設於「湳仔」〈今中正村〉, 並改隸台中州南投郡名間庄管轄。
「湳仔」之地名由來,係因現今南雅村、中正村〈鄉公所所在地〉、中山村一帶,昔日地形低窪,四周雨水匯集,地質泥潤,長年間成為湳沼,地方俗稱「湳仔」,因其閩南語音〝Lama〞與日語「名間」之訓讀相近,日據台灣總督府遂於民國九年將「湳仔」改為「名間」,此為本鄉之地名由來。
本鄉為農業發展之主要城鄉,因地理環境之故,鄉內孕育諸多聞名中外之農特產品,如茶葉、山藥、生薑、鳳梨、水蕹菜、通天草….,且鄉內觀光名勝頗負盛名,在在顯示出本鄉未來發展之走向。
2006-10-15 07:50:4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布丁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