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發生於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其主要原因為何?
2006-10-13 06:43:18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王小波、李順起義
圖片參考:http://www.wiki.cn/w/images/e/e1/%E3%80%8A%E9%9B%B7%E6%9C%89%E7%BB%88%E5%A2%93%E5%BF%97%E3%80%8B%EF%BC%88%E5%8C%97%E5%AE%8B%EF%BC%89%EF%BC%8C%E8%AE%B0%E8%BD%BD%E9%95%87%E5%8E%8B%E7%8E%8B%E5%B0%8F%E6%B3%A2%E3%80%81%E6%9D%8E%E9%A1%BA%E8%B5%B7%E4%B9%89%E7%9A%84%E4%BA%8B%E5%AE%9E%EF%BC%88%E9%99%95%E8%A5%BF%E5%90%88%E9%98%B3%E5%87%BA%E5%9C%9F%EF%BC%89.jpg
《雷有終墓誌》(北宋),記載鎮壓王小波、李順起義的事實(陝西合陽出土)王小波、李順起義是爆發在北宋建國後不久的一次農民戰爭。這次起義提出的「均平」思想,對以後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深遠影響。北宋初,川蜀地區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強、寺觀霸佔。許多農民淪為客戶(包括旁戶),客戶佔主客戶總數的比例很大,一戶地主往往佔有旁戶幾十家、幾百家,乃至上千家。旁戶的人身隸屬關係很強,數世相承,被視同奴僕,承擔繁重的田租和賦役,生活艱難。地主、官僚卻奢靡享樂,作威恣暴,縱慾貪攫,殘害人民。川蜀階級矛盾極為尖銳。宋太宗征討遼朝,落得個慘敗的結果,又喪失了像楊業這樣的勇將,沒有勇氣再跟遼朝作戰。再說,國內局勢也很不穩定,特別是川蜀地區接二連三爆發農民起義,弄得宋王朝手忙腳亂,難以應付。川蜀地區在五代時期,先後建立過前蜀、後蜀兩個政權,長期沒遭戰爭破壞,因此,後蜀時期,國庫積貯得滿滿的,宋太祖滅了後蜀後,縱容將士在成都搶掠,把後蜀貯積的財富運到京師,激起了百姓的憤恨。到了宋太宗的時候,又以「上供」等方式掠奪布帛﹐設置「博買務」壟斷布帛的購銷﹐禁止民間交易﹐使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更加貧困。對於川峽盛產的茶葉﹐宋政府「掊取」茶利﹐斷絕了很多茶農和茶商的生計。這些都加速了階級矛盾的急劇發展﹐小股農民起義時有發生。 王小波(或作王小皤、王小博),青城縣味江(今四川灌縣西南)人,和他妻子的弟弟李順,都是靠販賣茶葉(茶農或是茶販)謀生的。官府禁止私賣茶葉後,王小波斷了生路,決心起義。淳化四年(西元993年)二月,王小波聚集了一百多個茶農和貧民,跟他們說:“如今這個世道,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實在太不公平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消滅這種不平均的現象,你們說怎麼樣?”(原文:「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這些茶農和貧民平時受夠官府、富人的剝削,聽了王小波的話,都熱烈擁護。消息一傳開,各地貧民都來參加王小波的起義軍。不出十天,就集中了幾萬人。王小波有了人馬,先打下了青城。接著,又乘勝攻打彭山(今四川彭山)。彭山縣令齊元振,是個刁鑽狠毒的貪官。宋太宗禁止地方官員貪污,有一次,派欽差到蜀地調查。齊元振聽到欽差要來,先把貪污得來的財物分散藏在富商家裏。欽差到了彭山縣,查不出那裏官員有貪污行為,回去向朝廷回報,朝廷就下令嘉獎齊元振清白能幹。齊元振騙過了朝廷,搜刮得更厲害。王小波知道彭山的百姓對齊元振怨恨最深,就帶起義軍攻打彭山。在彭山百姓的回應下,起義軍很快佔領了縣城,殺了大貪官齊元振,把他平日從百姓那裏搜刮得來的錢財,分給那裏的貧苦百姓。王小波又帶兵北上,向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進攻。駐守江原的宋將張玘(音qǐ)發兵反擊,雙方在江原城外展開一場大戰。王小波的起義軍打得十分英勇頑強,張玘招架不了,就放起冷箭來。王小波沒防備,被冷箭射中了前額。王小波不顧滿臉鮮血,繼續進攻,終於打敗宋軍,把兇惡的張玘殺了。起義的隊伍進佔了江原,但是王小波卻因為傷勢太重死去。王小波一死,起義將士推李順做首領,繼續帶領大家反抗官軍。在李順的指揮下,起義軍越聚越多,連續攻下許多城池,殺死了一批貪官污吏,最後終於西元994年五月十六日攻取了蜀地的中心成都。成都的文武官員抵擋不住,全都逃跑。之後,李順在軍民的擁護下,建立大蜀政權。李順自稱大蜀王,改元「應運」,並鑄造「應運元寶」(銅錢)和「應運通寶」(鐵錢)貨幣。此外,一面整頓人馬,一面繼續派兵四出攻佔州縣。從北面劍閣到東面的巫峽,到處是起義軍的勢力。消息傳到京師,宋太宗大吃一驚,趕快召集宰相商量,說:“沒想到李順這樣厲害。一定要派遣人馬,把他討平。”宋太宗派了宦官王繼恩為劍南西川治安使,前往鎮壓。王繼恩分兵兩路,派人從東面堵住巫峽的起義軍,自己率領大軍向劍門進發。劍門是西川通向關中的要道。李順佔領成都之後,也派將領進攻劍門,不幸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王繼恩順利地通過了劍門,集合各地宋軍,進攻成都。那時候,駐守成都的起義軍還有十幾萬,但是在敵人重兵包圍之下,經過英勇激戰,戰死了三萬人。成都城終於被攻破,李順也在戰鬥中犧牲。後來,民間傳說在成都陷落的時候,李順並沒有死,他化裝成一個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繼續率領農民軍戰鬥。宋軍進城時,抓到一個鬍子很長的人,外貌很像李順,就把他當李順殺了。又過了四十年,在廣州街上出現了一個老翁,有人認出他是李順,官府把他抓起來,在監獄裏秘密殺死了。這些傳說雖然不一定可靠,但是說明李順在群眾中,影響是很大的。這次轟轟烈烈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嚴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四川「旁戶」這一名稱從此很少出現,「博買務」也取消了。這次起義提出的「均貧富」的口號,是唐末農民大起義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繼續和深化,它反映出廣大農民要求土地和貧富均等的強烈願望,對以後的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
2006-10-13 10:40: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車狂棋痴 6 · 0⤊ 0⤋
北宋政府建立後,對四川農民的處境不但未作任何改善,反而加強了對他們的剝削,
除常規賦稅外,官府在成都又設置了「博買務」,迫令四川人民織作冰胯、綺繡等精美
絲織品,由「博買務」統購專賣,許多農民的副業收入被官府剝奪了,造成手工業者和
小商販的大量失業。以孟昶為首的後蜀統治集團,揮霍無度,甚至連溺器上都裝飾以珍
寶。
四川還是中國重要的產茶區之一,農民大多數是茶農。官府壟斷當地與少數民族地
區的「邊茶」貿易,廣大茶農在封建官府和地主豪紳的壓搾下,生活陷入絕境,很多人
只得逃亡。
993年5月,西川青城(今四川灌縣)人王小波發動了武裝起義。王小波向群眾提出:
「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革命口號,向地主階級發起了猛攻。「均貧富」的口
號既是對唐末農民起義的發展,也集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
響應,起義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王小波領導起義農民攻克青城縣,「旬日之間,歸之
者數萬人。」接著又攻克彭山縣,將貪贓虐民的縣令齊元振處死,剖開他的肚皮,塞滿
了他平日貪污來的錢幣。這年冬,王小波率眾攻打江源縣。他在戰鬥中身先士卒,不幸
被流矢射中額頭,傷勢過重犧牲。在這個緊要關頭,起義隊伍沒有動搖,他們共推王小
波妻弟李順為統帥,繼續實行「均貧富」的主張。李順號令嚴明,所到之處,把鄉里的
富人大姓召集來,命令他們如實申報各自所有的財產和糧食,除按人口給他們留下夠用
的數量外,所餘全部徵調,發放給貧苦農民,得到人民擁護。李順領導農民軍連克蜀、
邛二州,隊伍已增加到數十萬人。接著,他率領部隊揮戈東下,從西南和西北兩面向成
都逼進,「所向州縣,開門延納,傳檄所至,無復完壘。」
2006-10-13 06:52:0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