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誰能告訴我,明朝後有那些歷史人物
請備註相關網站<因字數要3000個字>
2006-10-12 05:28:52 · 8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含,含明朝....
2006-10-12 08:02:41 · update #1
明朝【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他根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長篇小說《水滸傳》。內容描述北宋末年當政者橫徵暴斂,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寫宋江起義和失敗的經過,以及眾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魯智深、林沖、宋江等。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場等故事,更是引人入勝。《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其他的是《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羅貫中】(1330-1400),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太原人。他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故事,把魏、蜀、吳三國的興亡,寫成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書中塑造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典型人物,例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勇猛粗獷的張飛、機智好勝的周瑜等等。內容雖然不盡符合歷史事實,但作為文學作品則十分生動引人。《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傑作,流傳極廣。【鄭和】(1371~1435),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成祖時為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助馬來西亞建國,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為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明廣東東莞人。有膽略,好談兵。萬曆進士,天啟二年(1622)單騎出關,考察關外形勢,還京後,自請守衛遼東。並築寧遠城(今遼寧興城),以禦清兵著績。因獲寧遠大捷,清太祖努爾哈赤受傷死,官至遼東巡撫。次年獲寧錦大捷,清太宗皇太極又大敗而去,崇禎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崇禎二年(1629)後金軍繞道自古北口入長城,進圍北京,袁崇煥聞警星夜入援京師,但崇禎中後金的反間計,以為他與後金有密約,故被崇禎帝處死。【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明太祖朱元璋時已經沒有宰相的設置,但是他卻有宰相的實權)十年,海內稱治。卒諡文忠。著有太岳集、帝鑑圖說等。 清朝【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元撫,清福建侯官人。嘉慶十六年(1837)進士。嘉慶二十五年起,先後外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任上整頓鹽務、興辦河工、籌劃海運,採用勸平糶、禁囤積、放賑濟貧等措施救災撫民。後升任河東河道總督,親自實地查驗山東運河、河南黃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道光十二年授江蘇巡撫。江蘇旱澇災情嚴重,他上奏曆陳民間困苦,堅請緩徵受災州縣漕賦;致力興修水利工程。克服銀荒和利於貨幣流通,他反對一概禁用洋錢,提出自鑄銀幣的主張,開中國近代幣制改革的先聲。【洪秀全】廣東花縣人。1814年1月11日生,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他一生的業績主要是:一、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對動員群眾推翻清朝統治的斗爭起了重要的宣傳和組織作用。二、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領導了這場農民戰爭的全過程,歷時14年。三、兩次建立領導核心。四、頒布革命綱領。【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于父傳兄弟之機。苦練于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秋瑾】(1875-1907),秋瑾號競雄,又號「鑑湖女俠」。競雄就是不讓鬚眉的意思。浙江山陰人,自小家境富裕,能寫詩填詞、騎馬擊劍、使棒舞槍,立志要做一名巾幗英雄。與徐錫麟組織光復軍,起義失敗,秋瑾被清廷逮捕。清廷對秋瑾嚴刑審問,秋瑾隻字不說,清吏強迫她寫供詞,秋瑾只在臨刑前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清吏只好偽造秋瑾的口供,然後加上罪名,秋瑾終於被殺害。秋瑾是為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位女性。【甘鳳池】江蘇江寧人,清代著名武術家,生卒年不詳。先後拜黃百家、一念和尚?師,精內外家拳,善導引之術。江湖人稱「江南大俠」,著有『花拳總講法』。據清人王友亮著『甘鳳池小傳』說,他年八十餘,終於鄉。甘鳳池是位名震四方的江湖大俠,吳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義士鳳老爹寫的就是他。傳說他曾協助女俠呂四娘闖入清宮行刺雍正。此事雖然與史無據,但也說明他多少有「反清複明」的思想。。 http://www.greatchinese.com/write/chuanqi.htm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qingchao.htm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mingchao.htm
2006-10-12 19:39: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ardonna 6 · 0⤊ 0⤋
好好賺娛樂網 www.rich168.tw
多種線上遊戲平台任你選
整合遊戲平台有
鴻博娛樂城 www.hbgamer.net
富貴娛樂網 www.fk888.net
必發娛樂網 www.bf777.net
撲克王線上娛樂 www.pkgame168.com
好好賺娛樂網 www.rich168.tw
線上最好的遊戲導航網
2015-07-18 01:48:5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0-28 17:32:1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09-28 02:13:0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1 · 0⤊ 0⤋
唉,自己的功課好歹花點心思嘛,連對象都要別人幫你鎖定。明朝後民國前掛掉的人都符合啊,你寫張三好了(一定有這歷史人物,不信你去查)
2006-10-12 15:01:27 · answer #5 · answered by 零 6 · 0⤊ 0⤋
1.明太祖 朱元璋 (1328-1398)
明太祖朱元璋為濠州鍾離人,自幼出家於皇覺寺為僧。
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投郭子興部下,子興見元璋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遂留置為親信兵,屢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興大喜,署為鎮撫,復將養女馬氏給與元璋為妻,後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興病逝,其子郭天敘代領其眾,時韓林兒出詔封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兒勢盛力強,可利用以成帝業,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九月,郭天敘、張天祐二人皆戰死,於是郭子興部將盡歸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張士誠遣將呂珍圍安豐,殺劉福通。韓林兒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劉基(伯溫)諫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圍甚急,我向奉他龍鳳年號,不忍袖手旁觀,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達、常遇春往援,擊走呂珍,迎林兒歸滁州。此時小明王已成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龍鳳年號,以借題發揮。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稱為吳王,建百司官屬,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稱云皇帝(小明王)聖旨,吳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劉基密稟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兒南來為名,行至瓜步覆林兒舟,沉於水,遂遭溺斃。
韓林兒既死,朱元璋乃成為最高領袖。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曰:「大明」。
朱元璋創建明朝後勤奮治國三十一年,整肅吏治,嚴懲貪官,創立衛所,鞏固邊防,重視農業,對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統一和發展,都起了積極作用。
他大興冤獄,誅殺功臣,設立錦衣衛,對官民實行殘暴的專制統治,廢除丞相制,抑制賢能的輔佐,使權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權,導致明末宦官專權,民亂紛起。
2.利瑪竇(MatteoRICCI)
字西泰,1552年10月6日生,1571年8月15日入耶穌會,1583年來華,1610年5月11日卒於北京。
1601年,利神父一行踏進北京城,進呈貢物。皇上對所獻天主像和聖母像頗為尊重,置於御前;而對自鳴鐘尤為喜愛。利瑪竇得以常留北京實有賴於此,因為京中常無人能開動此鐘。
他在日常接見賓客時,常談論天主、靈魂、天堂、地獄;同時還編撰新書,修訂舊作。自此,他不再離開北京,專心於製訂各種規範準則,便於日後人們遵照執行。其中數人為名公巨卿;翰林苑中也有入教者,其一即著名的徐光啟,洗名保祿。1605年時,北京奉教人數已逾200人。
3.史可法
明末,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天,出督京師學政的左光斗,帶著幾個隨從冒雪出外巡行。路經一座古寺,便進去避風雪。在寺內的廊下,看見一個衣著單薄的年輕人,伏在書桌上睡著了,桌上放著一篇剛剛做好的文章。左光斗悄悄拿起文章閱讀,不禁讚嘆不已,愛不釋手。他解下自己所穿的皮衣,輕輕蓋在這位年輕人的身上。從寺裡僧人處得知,這個青年名叫史可法。
史可法到揚州,平日與將士同甘共苦,『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用)』
清兵由多鐸率領,至少十萬人,而明軍不足兩萬人。多鐸多次誘降史可法,史可法皆將來書投入水中。多鐸惱羞成怒,下令攻城。史可法日夜組織軍民堅守,在最危險的時刻,還寬慰居民,決心『一人當之,不累百姓』,軍民莫不感泣。然終於寡不敵眾,清軍佔領全城。史可法對清軍大呼:「史可法在此!」被俘後,多鐸仍不斷勸降史可法,史可法回答:「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志不可屈!」從容就義。清兵自入關以來,從未遇過這樣頑強的抵抗,多鐸為了洩恨,竟瘋狂下令屠城十日。在這次血腥的大屠殺中,共有數十萬人喪生,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
4.劉伯溫
話說於公元一三六八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裏吃燒餅,只咬了一口,更聽到內監會報劉基劉伯溫進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基入殿晉見。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搯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到了這裏,相信大家可劉伯溫之言而估計得到答案,明太祖也不得不為之讚嘆。燒餅歌當然未完,明太祖眼見他擁有奇門之術,於是朱元璋便繼續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
劉伯溫說:「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北已平,國事也步入正軌。雖然皇太子是直系血親所傳承下去的,但皇上仍應該慎防以後子孫手足相殘,兄弟內鬥。還有也要防國土內封侯王爺各據一方,且北方勢力將強大,南方之王室,將會被北方侯爺消滅。」
太祖曰:「朕今都城得以堅固守密,何防之有?」
劉伯溫曰:「臣見都城雖屬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 (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位)。」 ..........
2006-10-12 09:19:0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2 · 0⤊ 0⤋
含明朝嗎
2006-10-16 10:55:45 補充:
可惜沒寫到民國人物
2006-10-12 07:09:0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7 · 0⤊ 0⤋
您這個題目太大了吧,明朝後的歷史人物一大堆啊,別的不說,光是清朝十三個皇帝就夠您寫的了。
2006-10-12 05:32:25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