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唯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金」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分掤,捋,擠,按,採,才列,肘,靠,進,退,顧,盼,定也。
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才列,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
2006-10-04 19:43:06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俊元♀☆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無極生太極,太極起陰陽。打太極時陰陽(虛實)分開,靜止時陰陽化為一體。太極拳動作不可過份和不足,要順應對方的來勢而作屈展。對方剛猛,我就以柔化剛,這叫做“走”;敵人勢盡我順取主動,令對手失勢,這叫作“粘”。對手動作快,我動作也快;對方出手慢,我亦隨之以慢打慢。箇中變化萬千,但道理卻只得一個。修練太極必先由基本套路拳法練習開始,熟練後再鑽研和領悟發勁的竅門;對勁的運用拿捏準確時,才能漸次進入揮灑自如的最高境界。如果不是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刻苦鍛煉,絕對不能如融會貫通,達至上述成就。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頭要正直地自然向上微頂,像將頭懸掛於空中;吸氣時橫隔膜往下推,將氣息聚於小腹。身體不可前俯後仰,左傾右歪,動作要時隱時現使對手摸不著頭腦。別人從我左邊攻來,我便以虛柔之法化之無形;攻我右方,我要使其攻勢落空。敵人往上跳攻,我要比他升得更高;對方攻我下盤,我要比他變得更低更深。對方發動攻勢我就退至使其觸我不及。對方勢老欲退,我就加快速度,乘勢進擊,使對方應接不下。力量的控制要準確,連一根羽毛的重量也不能多加或減少;身體反應要靈敏得連一隻微細蚊蟲也不能附在身上。要做到敵人對自己的功夫一無所知,而自己卻對對方的一切瞭若指掌。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英雄豪傑,都是因為達到如斯境界罷了。 斯技旁門甚多,唯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金」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以拳法揚名的流派雖五花百門,各派的架勢式子亦各有特色、各有不同,但總觀都不外乎以強凌弱,以快打慢罷了!有力勝無力,出手慢的敗給出手快的,這都只不過是勝方天賦的力氣比對手較大之故!並不是靠後天刻勤苦練所得的本事。從太極拳歌訣中的“四兩撥千金”一句中,明顯看出不是以力取勝;再見一高齡老人能以個人之力對抗一大群人的情景可引證出在某些情況下,單靠速度是沒用的!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整個身體要像平准一樣中正不偏,轉動時要像車輪一樣柔順靈活。敵人加力於我,我會以柔順應其勢,將其力引至另一側。若然我採以力制力的方法去抗衡的話,就會形成“雙重”,雙方陷於拉鋸的局面。常看到不少已修習多年仍然不能做到以柔化運轉的人,全都是因自己造就他人制肘自己,沒有領悟到“雙重”的毛病的緣故罷了!要避免這種毛病,必須明白陰陽虛實的關係。“黏”跟“走”就像一個圓,此起彼落,循環不息。以柔“走”化去攻勢後隨即“黏”借其力勢反客為主,以退為進。走和黏的相互關係,正如陰陽不能獨處的道理一樣(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就沒有陰),所以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彼此要相輔相成,互相補足。明白陰陽相濟的道理才會懂得靈巧地用勁化勁。明白勁之運轉模式和規律後才能愈練愈精,通過反覆思考和實踐,日子有功,就會逐漸達到隨心所欲的化境。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太極拳原意“舍己從人”因應他人的攻勢,以走化之,再憑適當的動作,借力打力,使對方失準敗倒。但很多人卻錯誤地理解為拋開對方“舍近求遠”,人們所謂的“只是極少的差異,就會引發極大的錯失”。習拳之人不可引以為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作了以上的論述。 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分掤,捋,擠,按,採,才列,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才列,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太極拳原名「綿拳」,又名「長拳」,「十三勢」、「小周天」,以上諸名皆切合事實,並非偶然。「綿拳」者,因其著法,綿綿不斷,而其體復以柔軟如綿為原則,故如具名。「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而勁斷意不斷,運用上較長於他拳,故名。「十三勢」者,綜合拳勢中各種動作,歸納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有十三個拳架勢。析之於每招勢中,均已具備十三勢之含意,故名「十三勢」。
2006-10-04 21:33:4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sardonna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