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各位大大~小豬想請問一下!如果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本人自己有何跡象跟印證ㄋ?譬如:如下4ㄍ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世尊有說,證德以下4ㄍ果位每一個跡象都會不一樣ㄇ?,如:世尊會親自下來,顯現法身.或者是在夢中顯現法身........等等跡象! 請問有經典記載嗎?有的話,可以告訴窩.書名跟出版社ㄇ? 還有世尊有哪一部經典有再說如何證得一下4ㄍ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經典以及法書ㄋ?如有的話,可以告訴窩.書名跟出版社ㄇ? 謝謝~~~~~~ ,也麻煩各位大大了~ 也可以寫在這上面,如果有經典記載的話更好~謝謝................!!!
*初果:須陀洹果
*二果:斯陀含果
*三果:阿那含果
*四果:阿羅漢果

充滿疑惑ㄉ窩~~~~~~~~~~~~ >____________<"

2006-09-22 04:13:54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豬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非常謝謝各位大大~~~~~~ 在下感激不進!!!! ^^"

2006-09-22 12:40:44 · update #1

非常謝謝蟀哥!!在下會去找看看ㄉ~感激不盡.............^__^"

2006-09-23 01:01:40 · update #2

6 個解答

聲聞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

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
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捨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人。

、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總結: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初果聖人呢?就是己斷除身見、戒取(明白因緣法則)、疑(對佛法僧戒四不壞淨)三種結縛的人,就稱為是成就須陀洹(初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二果聖者呢?就是己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的人,並且貪、瞋、癡淡薄,這種人就稱為是成就二果(斯陀含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三果聖者呢?就是已斷除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五下分結,這種人就稱為是成就三果(阿那含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四果聖者呢?就是已斷除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五下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五上分結),成就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這種人就是成就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了。

「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2006-09-22 11:21:4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1 · 0 0

初果?唉.在下連初禪都肖想不到了
四果?
唉.身上出水還要能身下出火
身上出火還要能身下出水
還要有本事轉換四大成空性見
在下此生看來是無望啦.ㄚ哈哈哈
豎超之聖道為難行道
橫超之淨業為易行道
還好證阿羅漢果不一定得在娑婆
不然在下一定沒份的啦.ㄚ哈哈哈
樓主大德想知四果之證分
坊間很多南傳佛法之書籍可參考
到書局找找就有一堆.慢慢看.
國學大師南懷謹的「如何修證佛法」一書.講了很多實修上的事相.慢慢看

2006-09-22 19:57:4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蟀哥 4 · 0 0

由解脫知見永斷三結,得預流果。薩迦耶見、戒禁取、疑,是謂三結。復由初得修道,薄欲、貪、瞋,得一來果。復由上品修道,盡欲、貪、瞋,得不還果。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果。色貪、無色貪、無明、慢、掉舉,是謂五順上分結。

2006-09-22 09:24:4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5 · 0 0

我不做是念 我是...
不做---不是不能 或不可印證
佛與 須菩提 印證 已是離欲阿羅漢
印證很重要---否則 到非想非非想處天
還誤以為成佛了
印證之下---原來我還真是 越老越番顛

2006-09-22 09:02:5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老番顛 6 · 0 0

*初果:須陀洹果
*二果:斯陀含果
*三果:阿那含果
*四果:阿羅漢果

金剛經云: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
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
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
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
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
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
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
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2006-09-22 06:12:5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mf159 7 · 0 0

當自證初果時~~自己清楚明白的.現見身心具泯.霎時了解萬相本自涅槃.可市這是剎那間的體證.無法時時如此.所以.才有 一說.一見則知道自己該如何繼續覺照.不用人教導了...!

2006-09-22 05:56:34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