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孔子思想中,所代表的意義?
想要請問一下各位大大~
因為我需要一些資料,
讓我能學到更多!
所以請大家告訴我一下吧!
任何方面都可以,
越詳細越好...
謝謝!
2006-09-20 20:10:24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彥宏 4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請問"利歌"大大~
你之後會回答嗎?
2006-09-21 20:07:15 · update #1
「愛人」這的答案是對樊遲說的耶!
這學生資質本來就不好,而且問了三次答案都不一樣,不足以拿來代表仁的意義。
當然,之後引用的那些倒大概沒什麼問題,都是原文嘛。大家有一樣的解釋也就不用吵幾百年了。
抱歉我波冷水,我的答案等我睡醒再說...
2006-09-22 17:32:58 補充:
以下所引用之《論語》原文章節,均以我在參考資料上所採用的書為準。
我儘量直接使用白話文翻譯來解釋,因為這樣的溝通效果會比較好。白話文後會加上括弧﹝﹞,裡面所寫的號碼就是《論語》的章節,可在網上查詢原文對照。
第一點要說的是,「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也就是孔子的哲學能「一以貫之」的主要條件。既然已說是一以貫之,就代表曾參隨口說的「忠恕」﹝4-15﹞僅能代表他在那時(小於30歲)的學習心得,未必是孔子的原意。然而,曾參在孔子死後,自己當了老師之後,其進步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從他在臨終前終於說出「仁」字看來,他已掌握到孔子當初所要告訴他的了。
《論語》中,「仁」字出現的次數超過一百次(聽說是104次,我眼花亂算的答案有110次),可見此概念對孔子及其學生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當學生回憶老師時,卻說了「子罕言:利、命與仁。」﹝9-1﹞這種話呢?
這是因為所謂「罕言」,是指「很少主動談起」,而不是像「子不語怪力亂神」﹝7-21﹞那樣不談論。為什麼不主動談起,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個性與背景不同,隨便說一個成為標準,未必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樊遲,這位資質沒那麼好的學生先後問了三次,而次次答案不同﹝6-22、12-22、13-19﹞。這就表示了,「仁」並不是一個單純、固定的概念,他會隨著每一個學生的現實處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方向是不變的,否則不可能前後連貫。
因此,當《論語》出現某學生問「仁」的時候,學生不是在問「老師,請問『仁』的定義是什麼?」,而是在問「請問老師,以我現在的狀況,我該如何『行仁』?」。
既然「仁」是一個動態開展的觀念,所以以下將此觀念分成三個層次來解析,並搭配原文解讀孔子說這句話的用意何在。為必免麻煩,我不用學生自己的話當參考資料。
仁的概念,可分做三個步驟: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也就是如何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
人之性這裡,必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自覺到人性並非本來就是善,而是趨向於善、喜歡善的。人若無真誠的心意,一輩子都在扮演應對別人的角色,則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人。
孔子很討厭一個人做事只有外在行為,而無內心情感,因此他兩次說「巧言令色,鮮矣仁。」﹝1-3、17-17﹞,意思就是「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誠心意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3﹞意思是:「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禮做什麼呢?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樂做什麼呢?」禮與樂的發明,就是要讓人的情感有適當的發洩。比方說拍手、擁抱、親吻,都是禮的規定。大家用一樣的禮,情感就能以此流通;樂是為了調和禮的區分而產生的,當音樂一響起,就忘了彼此的隔閡,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那麼,當我根本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卻還擁抱他、根本不想與大家打成一片卻嘻嘻哈哈的唱歌時,我到底在做什麼呢?
孔子的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為何要有「三年之喪」,他的論點是這個時間太長了,長到忘記禮樂、田園荒蕪。孔子則反問,在守喪期間錦衣玉食,心是否安呢?結果這個學生竟然就答「安」。孔子也沒辦法了,就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離開後,孔子忍不住跟在坐的同學說「予(宰我)之不仁也!」。這裡的不仁指的就是「沒有真誠的心意」,而非後世的仁義道德之人格評價。孔子認為,小孩生下來,至少要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為父母守喪三年天下人都共同遵守,而宰我曾受到父母懷抱三年的照顧嗎?﹝17-21﹞
總而言之,人之性是由真誠引發的向善力量,以此才開始走向「行仁」的路。
仁的第二個層次為「人之道」,即「人生正途」。所以加上一個「正」字,就表示並非所有人「能夠」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去做的事。如何走,需要的是「擇善」。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同,因此他人適合的方法自己未必適用,在此舉孔子德行科的兩位優秀弟子做介紹。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白話文為:「能夠自己做主去實現禮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論在任何時後,只要能夠自己作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天下人都會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難道還能靠別人嗎?」﹝12-1﹞
所謂「克己復禮」並非為「克制自己」的意思。一則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都已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了,你還要他「克制你的欲望」不是太過份了嗎?二則「為仁」也是要「由己」的,怎麼這裡自己又變成好的意思?這顯然矛盾。
因此,孔子告訴顏淵的人生正途是「自己作主去實現禮的要求」,而非因為禮這麼規定你才遵守。這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前面說過,禮要有真誠做基礎,而事事真誠、永遠憑良心做事,這是需要高度的自我要求才做的到。但是,所有的德行不都是從勉強自己而來的嗎?我們也許無法做到事事如此,但應該以此自許。
2006-09-22 17:38:57 補充:
仁的第三個層次為「人之成」,人之完成在於「止於至善」。既是最終目標,就絕不可能在人生在世的時候完成,因為人只要活著,就一定還有犯錯的可能。所以有人問孔子子路是否有答到行仁的標準,孔子只能說子路可以帶領諸侯之國的軍隊,行仁則不知;問冉求,可以當卿大夫的家臣,行仁也不知;問公西華,則能當一個外交官,行仁也是未必。﹝5-7﹞
2006-09-22 17:39:50 補充:
孔子的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使國家太平,幾乎可說是「我與天下人適當關係的實現」了。如此孔子才相信,管仲有走在人生正路上。而天下太平後做應該進行的禮樂教化,管仲卻沒有進一步去發揮,這點是說他度量狹小的原因。
理想不是訂來非實現不可的,而是訂來確立人生方向的。而「行仁」的最簡單解釋,即「在在人生正路上」。孔子的「仁」,從人之性為向善,到人之道為擇善固執,最後人之成為止於至善。這就是他的一貫之道。
2006-09-22 17:48:46 補充:
原來知識發言字數有限啊...兩千字。
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寫這文...四頁word,真是瘋了。
上面是精簡再精簡版,發問者如果要完整版,留mail吧!
2006-09-22 20:10:40 補充:
第三個"意見"打錯了一個字。
第二段:「行仁」的最簡單解釋,即「走在人生正路上」。
2006-09-23 14:38:57 補充:
唔 請問一下,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雖大多源自參考書目,但也不是隨便寫寫的。
2006-09-23 19:03:46 補充:
哈哈,這樣喔,那你用我使用的資料可能會被批得很慘喔。
我雖然相信我說的是對的,折人之口沒什麼困難,折人之心就不是辯論能做到的了。
已寄出。
2006-09-22 13:32:5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利歌 6 · 0⤊ 0⤋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仁的表現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他勿施於人
如以仁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 Come on everybody一起來
對父母為孝 對兄弟為悌 對朋友為信 對國家為忠 對人則有愛心
我 亮子的中心思想是個why why的表現是
搞不懂就問人 搞得懂就答人 沒有人懂 還可以問神
如以why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生活上 Come on everybody一起來
要懂得推理 要心存懷疑 要充滿好奇 要鉅細靡遺 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2006-09-28 20:48:1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bat 2 · 0⤊ 0⤋
真是謝謝你~
我的Mail~
danny10082sd1314@yahoo.com.tw
2006-09-23 17:44:50 補充:
我現在上課要討論收集資料~
所以才問這個問題的...
2006-09-23 23:45:34 補充:
沒關係~
我不會整篇引用,只是要找一些論點來"折人之心"...^^|||
2006-09-22 20:33:1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彥宏 4 · 0⤊ 0⤋
仁」「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豐富了「仁」的內涵,昇華了「仁」的意義。孔子明確提出,「仁」即「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為「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是一種深刻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這種思想貫穿於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他崇尚「禮」,而又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他倡導以「孝悌」為基礎的倫理觀念,指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學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滲透到他的教育思想當中,提出「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指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裡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其所謂「德」,就是「仁」的精神體現。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國」的基本原則,是「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他稱讚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車」之力。他稱頌「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他們都強烈反對殷紂王的暴政(《微子》)。子張問「仁」,孔子更具體指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因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五者的出發點,都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體諒上。他在倡導「仁」、「德」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是謂小康。」(《禮記·禮運》)這是初步貫徹「仁」的精神的社會。這些是摘錄自網路上資料的整理 希望有達到你詳細且整理過的要求 ^^
2006-09-20 20:11:3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甜ㄉㄚㄉㄚ寶貝~↘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