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質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知人也。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2006-09-20 08:39:44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Betty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君子治理天下有三件是重要的事:議禮、制度、考文。如能做好,那過失就少了。周以前的禮制,雖然好,但得不到驗證。無法驗證,民眾就不相信。不相信,民眾就不聽從。地位卑賤的聖人,主張雖好,但沒有尊貴的地位,民眾也不相信。不相信,民眾也就反對。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方法和原則,要以自身為根本,在平民百姓中得到驗證,用夏商周三代的禮制來考察而沒有謬誤,建立在天地間而沒有違抗,得到鬼神的證實而沒有疑問,等到百代以後聖人出來也不會有疑惑。得到鬼神的證實而沒有疑問,就是懂得天道;等到百代以後聖人出來也不會有疑惑,這是了解世故。所以君子的言行舉止被世世代代作為天下人的法度和準則。遠離他的有仰慕之心,離得近的沒有絲毫厭倦之意。《詩經‧周頌》說:『在他國內無人怨,在此地受歡迎。望他日夜長勤勉。永在眾口傳美名。』君子無不是這樣而美名流傳天下。
2006-09-23 20:01:0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朱朱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