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如來佛以外,一般人為什麼會有了出家的念頭?朋友說有的是為了父母的健康而發愿出家、還有為了其他種種,尚有那些呢!謝謝!
2006-09-19 12:00:19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雙生 3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個人意見︰
出家要跟對老師才好,跟在世佛才有功德,功德很大大大大。。。。譬如釋迦牟尼在世時,跟著他;若跟一般的所謂法師,沒有什麼功德,也許還造更多業障呢﹗因為幾乎都接受供養,付出很少。有個故事︰有位〔沒有法的〕法師,最後與他的七十幾位徒弟一起輪迴,墮入畜生道。法師如果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死,你怎麼可以隨便歸他依他?他哪能照顧你的生死大事呢?
另轉載自︰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gb/news/140/pw2.htm
真正的出家是心裏出家,一樣能夠宣傳這個「一世解脫」的好消息,給世界的人知道、給那些很痛苦的人知道,然後他們自己成就自己。我們當出家人也好、當在家人也好,做什麽樣的工作都好,即使在工廠裏面工作,也可以跟同事傳播真理的消息。你們看師父的衣著,也不像出家人,只要你們心不執著,你們也不像在家人。
所以,出不出家無所謂嘛!主要就是自己能夠修行進步,身心快樂自在,然後也幫助別人享受這種境界,那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目標不是當出家人,而是帶快樂給別人,不管我們在哪個地方、哪個場合,都如是。
我並不是說你們想當出家人不好,這個理想很好、很高雅,我贊同,就是有些人情況比較不適合。你們即使沒有剃度,穿在家人的衣服,不過心都很空、很自在,這樣就是真正的解脫,不應該執著外面的表相。
我們都算是出家人,我們是在家的出家人,只是隱迹在市井群衆之中而已,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爲古時候的人出外弘法很困難,所以必須出家當和尚,那時的和尚不工作,靠托缽維生,這樣他們才能行腳遠方,弘揚佛陀或耶穌的教理。現在的人不一定要這樣,即使不出家,也可以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所以你們可以在家裏出家。
古時候的人出家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爲了免除夫妻關係,儲存能量做別的事。假如你有家庭、有很多小孩要養的話,想四處去傳播真理就不容易,所以,他們必須放下家庭和性愛的樂趣,才能雲遊四方、傳播福音。因爲性生活會分散出家人的注意力,影響他們的工作太多,所以他們才必須離家割愛。
我認爲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出不出家,而在於內心是否能徹底了悟,真正找到上帝。我們很多在家同修因爲很誠心精進修行,真正有開悟,所以也會吸引外面的人來。他們雖然不出家,還是能傳播師父的教理,做很多令人驚歎的事。
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有這個殊勝的法門,一切都具足,不需要爲了尋找上帝而壓抑自己的身體、心理或情感需求。我告訴你們,上帝非常不可思議! 非常慷慨、非常有力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分散你對 的注意力,更不用說男女之間的那一點情愛了,所以沒關係,出家是在心裏。
2006-09-20 17:06:28 補充:
武則天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指這個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我們很難碰到在世佛傳這個法給我們的意思,這個法脈永遠都在的〕,我今見聞得受持〔已接受傳法〕,願解如來真實意〔希望成佛,只有佛才了解佛〕〞又可證明法脈其實都在的,我們應該跟在世佛修那個才好。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30/index.htm
2006-09-20 17:07:52 補充:
百千萬年來,多少人唸了整輩子的觀世音,卻很少人看過他,也很少人往生時被他接走,讓我說明白︰觀世音的33應身,指的是他會以此33種形象〔肉身〕來示現,即他每次來地球時會有不同的身分,譬如耶穌是個工人,達摩是個修行者,都是同一個菩薩來的,耶穌來時他不會說自己就是觀世音,這才麻煩,所以,很多菩薩來到這個世界才會受到世人的凌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唸觀世音菩薩沒有感應的原因,我們應該生在當時且唸他當時在世時的名字〔如達摩,耶穌...〕,才有辦法千處祈求千處現,包括釋迦牟尼也是。
2006-09-20 17:11:13 補充:
三寶〞佛法僧〞,也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法呢?,穿袈裟的僧人』。而是指『在世佛,在世佛的法,僧團(即同修)』,也就是『老師,教材,同學』的意思,跟我們在學校求學是一樣的,要有好老師,好教材,好同學,才容易進步。
2006-09-20 17:11:38 補充:
『阿彌陀佛』是由梵文amidava?翻音過來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並不是指一位佛的名字。『南無』是偉哉,大哉之意,『南無阿彌陀佛』就如同〞sing holy 路亞to the lord〞、『阿拉』、『天啊』、『上帝』一樣,都是在讚嘆那個萬能力量,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2006-09-20 17:13:01 補充:
我們至少要知道釋迦牟尼教什麼,甚致於要知道釋迦牟尼是學什麼的,至少要學一樣的東西,才不枉然。不過佛不用語言,傳法時不講話,真的是無字天書,就靠你自己的智慧去判斷了。倒是經典還有個好處,可以讓我們印證所學是否相符,並看看是自己老師厲害還是釋迦牟尼厲害。
2006-09-20 17:13:56 補充:
達摩到中國來也是被說成外道,二祖彗可還跟他丟石頭呢﹗〔達摩很慈悲,打落牙齒和血吞,因為達摩是佛,出佛血要下無間地獄的,無間即無間斷也〕只因為五祖不知道達摩是觀世音菩薩來的。當我們還沒有能力看出誰是誰的時候,千萬不要犯了五祖的錯。
2006-09-22 07:44:41 補充:
更正︰『阿彌陀佛』是由梵文amidabha翻音過來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並不是指一位在世佛的名字,他在西方,〔不是Amidabha buddha,不像釋迦牟尼是一個菩薩下來的『人』在名字後面還加個buddha,〕,照理講應該沒有佛像,就像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一樣,他們也是極光極亮,照理講不應該畫成人像。
2006-09-19 13:38: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無訄 7 · 0⤊ 0⤋
佛真語者 實語者 不狂語者 不妄語者 佛亦無戲言 無爭謗
菩薩度眾生雖以善巧方便
但!言出必恭
綱上第子謹重!謹重!!
祝 諸位早日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2006-10-01 05:00:0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看了再看 想了再想
應是 [無訄]大德的師尊
2006-09-20 17:28:1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7 · 0⤊ 0⤋
青海 這隻小野外道的弟子 都上網混水胡攪啦
請問「青海」指的是誰呢!
2006-09-21 00:55:39 補充:
訄=戲言。 無訄=無戲言
2006-09-20 09:37:5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雙生 3 · 0⤊ 0⤋
心出三界謂之真出家
出家相並不是重點
在家居士面對的挑戰更大
可能更容易成就
2006-09-20 09:32:2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usp 3 · 0⤊ 0⤋
請問佛教徒出家的動機?
出家?以前上佛學課,和尚導師曾開示,出家的分成兩種人:一是大智慧,一是苦入。
如來佛是智慧入,而眾生大部份從苦入。
人生有八苦:
一、生苦——人之生也,都是隨業受報,依前生之業,與人道相應者,則投生為人,最初流愛為種,攬父母精血,納識業為胎。
二、老苦——歲月無情,不知不覺地,能把人們催促到「萬事輸人己退藏」的地方去,創傷得我們真是無處不傷神,混身病態,諸根朽敗,則力弱形枯,神衰智鈍,眼花耳聾,腰酸骨痛,口吃齒缺,鶴髮雞皮,一切行動都不如意,汝看苦不苦呢?可是世間無有不老之人。詩曰:「流淚暗思童稚樂,見人空話壯年強」。余意:「寄語少年須努力,莫待覺悟老來遲」。
三、病苦——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間那有無病之人?
四、死苦——人生如夢,幻質匪堅,從來未有不死之人。
五、愛別離苦——好景不常,欲合偏離,雖云人生聚散無常,可是恩愛割別,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屬的團圓,父母妻子的恩愛,因緣所使,或生離、或死別,乃至一旦家散人亡,這麼人生,是苦非苦不消說也。
六、怨憎會苦——此有二種說法:一、是冤家會遇,如眼中釘,發生憎恨。一是宿世冤緣結為六親眷屬,一處同居,互為惱氣,仇怨之人,欲離偏合,狹路相逢,無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
七、求不得苦——世間那有十足無求之人?名利福壽,凡所欲事,求之不得,則生愁苦或憤怨。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熾」——火熱也。盛——眾多也。陰——障蔽也。是說這五種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
2006-09-20 11:29:43 補充:
故苦之一字,誠為成佛成聖的大要素,即改善人生,進化社會的原動力,我們負有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僧伽們,亦當依此為度生原則,以出世精神幹入世事業,務令一切眾生同得解脫安樂為目的。
2006-09-20 03:55:23 · answer #6 · answered by mf159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