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誰有空即是色 色及是空ㄉ詳文阿??
那又是什麼ㄋ??
又有什麼用途

2006-09-15 16:18:43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韋婷 3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7 個解答

這是佛教的極致法理意思是說明:一個人的身心達到【不二】的中道狀態所謂不二,就是說生就是死,死也是生不管善惡是非等等一切諸法,其根本上僅是【一法】換一句話說:你眼中看到的仍是【是】【非】或【善】【惡】...等那麼,你所見到的便是分別之法,不是平等無生、不二之法所以,你有生死,有是非、有善惡,進而你便有喜怒哀樂種種苦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是【心經】中的文句,全文如下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祕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峨帝峨帝。波囉峨帝。波囉僧峨帝。菩提莎訶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心經有多種譯本,請自行查閱)

2006-09-15 16:47:5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殺人魔王耶和華
斷章取義 曲解聖經

亞伯拉罕,殺子祭神
是神在試探他
最後有一個天使叫他住手
你懂喔
你來過教會嗎? 
國內國外 聖經2000年來 
沒被推翻過 
有人說推翻 
都只是斷章取義  

教會攪小圈子愛 ,小人道德 ,
排斥異己,攻擊他教。   


你來過教會嗎? 
你怎麼知道 教會攪小圈子愛 ,小人道德 ,
 

   

2006-09-16 20:27: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阿揚 2 · 0 0

如是如是!
殺人魔王耶和華
歷史與事實即是如此!

2006-09-16 09:08:2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3 · 0 0

心經是講修持的結果,裡面提到的藉由佛法證悟的真理
其中有很多妙用,可以運用在學習上,記憶上,工作上
例如:人類接收訊息的管道有"眼耳鼻舌身意"
處理訊息的方式是"色受想行識"
因此可以衍生出很多應用,例如有幾本書<<多感官學習>>,<<逆線性學習>>
就是利用這些原理來提升學習能力與記憶力

另外佛經中的空,都可以代換成"無常,無我,苦",他們指的都是同一回事
這叫做"四聖諦",這是佛陀所說的"解脫煩惱痛苦的方法"

2006-09-16 04:51:1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野胖子--左鏡 7 · 0 0

嗯...板主的疑問與說法...的確相當有知識性...
正如你所懷疑的....古時候的歐州人...也提出來過

基督教從古至今一直為人類帶來莫大的災害 ,
尼采曾說 基督教是人類一個永恆的污點一點也沒有說錯 ,
耶穌的死 ,整個歐洲隨即無日安寧 ,我們反對基督教 ,
主因是它給人們的麻痺性及對社會的破壞。

1) 鴉片的生活
首先 ,一個健全的社會建基於廣大群眾的辛勤勞動 ,
共同建設文明社會 ,幸福生活 ,但是基督教卻宣揚消極厭世思想 ,
讓人沉溺於天堂福樂的虛幻幻想中,基督徒的生活宗旨是事奉神 ,
以傳教為己業 ,響往 “屬靈”生活 ,換言之 ,越“屬靈”就越沈迷教會生活 ,
他們就越不思進取 ,持這種生活宗旨的人 ,實無法對社會作出貢獻 ,
難怪尼采說 :「基督徒畢生的事業就是使人類病弱以歪曲善惡和真假概念
以危害生命和誹謗世界。」

2) 引起宗教糾紛
基督教不斷製造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糾紛 ,教會攪小圈子愛 ,小人道德 ,
排斥異己,攻擊他教。而且不斷宣揚排斥異教歧視和仇殺異教徒的思想。
從歷史的教訓可知 ,一神信仰的信徒的宗教信徒是特別變態的 ,
遠至歷史上的宗教戰爭 ,近至近日歐美的基督徒在中東的軍事侵略。
所以不難理解 ,基督教教會從古至今都是充滿血腥的。

3) 殘殺異己
基督徒殘殺異己的歷史比比皆是 ,酷刑對付異教徒自古皆然 ,
如被基督教尊為聖徒的賽里爾是狂熱的基督徒 ,
約在公元422至444年之間被任命為亞歷山德里亞的監督 ,
他利用監督的地位煽動居住在該地的猶太人 ,作大規模的屠殺。

4) 破壞倫常關係
基督教破壞倫常關係,摧毀倫常之愛。
耶穌的教導明顯有違家庭倫常,百行孝為首,然而基督教教導我們大逆不道: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
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寫我來是使兒子反抗父親,女兒反抗母親,
媳婦反抗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馬太10:34-36)

“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
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10:35-37)

“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天上的父。”
(馬太23:9)
“兄弟要陷害兄弟,而置之死地,父親要拋棄兒子,而置之死地。
兒女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馬太10:20)

“誰來就我,而不憎恨他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也不憎恨他自己的生命,
便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加14:26)
“「夫子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耶穌說: 「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馬太8:21)

耶穌的教導如此 ,聖經舊約更有活生生的顯例,亞伯拉罕,耶弗他殺子獻女祭神,
一切一切皆根源於有悖倫理的野蠻宗教。

5) 閉塞人類思想
古代教父德爾圖良曾說 :「因為荒謬所以我信」
這些反動的宗教蒙昧主義思想嚴重閉塞人類思想 ,
基督信徒把一生放在彼岸世界 ,
那麼 ,一切世俗的文化,科學智識皆不被重視。
.......
.......
看看耶穌死時的絕望情態 :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可:15,34)
...連他口中的神都不鳥他了...還管得了你這些徒子徒孫嗎??

(太16: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
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
...時至今日,當時聽耶穌講這些鬼話的人 ,都不知死幾回超過了 ,
【耶穌再臨依然明顯沒有實現。】

可見...耶穌真的沒有復活....老早就死透透了..
不曾復活..不能復活..也不會復活......
只有神棍為了個人私利...謊稱捏造復活來騙取利益...

當初因為耶穌平日最大嗜好...便是假裝先知...冒充神的兒子...
於是被羅馬人以違反社會安全秩序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失血過多而死...
【他只是眾多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類之一...並無特別之處】

復活說已經欺騙歐美白人2000多年了....
如今歐美各國白人早已不再相信那套鬼話...
聖經那套騙人鬼話千萬別相信,不然死後會下地獄

,「聖經」更是沒有的事;若有的話,那只是一種「走火入魔」的心理變態的境地;再者,即便是在「現世」的人世間的聖經世界,也是屬於一種「墮落」的享樂主義的世界,並非是上帝所追求的「博愛思想」的現世「殺人如麻殘害異己,鬼話連篇」的的世界。人類並非上帝所創,聖經內容世界是互相殘殺,信者會下地獄。
聖經內容世界是
是的,系無影無幾架ㄟ代誌,騙子太多了,可別大意而輕信喔!


知識+正確解答

2006-09-15 21:28:2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色是「形」跟「態」的一種表現。
而空就是「空性」、「無我」,就是會產生流動變化的意思。
「形」跟「態」會隨著不同情況的變化之下,就會有其不同的表現;而在不同情況的變化之下,就會產生不同的「形」跟「態」。
例如:水遇冷會凝結成冰;水遇熱會成水蒸氣。
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

2006-09-16 01:18:19 補充:
訂正:水遇冷會凝結成冰,冰遇熱會化成水;水遇熱會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水。

2006-09-16 09:43:39 補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的意思就是在告訴你,宇宙萬物都一直再改變,一直再變化的意思;連受、想、行、識也是一樣的,所以才會有這位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五蘊是無常法,會不停的流動變化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覆如是,就是五蘊皆「空」的說法。對啊奶!

2006-09-16 10:19:32 補充:
訂正:它的意思就是在告訴你,宇宙「萬物」與「萬象」都是一直在改變,一直在變化的意思。

2006-09-15 21:13:0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空︰就是一切事相的本體.這是華嚴經的理法界。
色︰就是一切事相。這是華嚴經的事法界。
空即是色︰就是一切事相本從緣起。也就是本體是如如不動,但能隨緣起萬相。
萬相又是本體所緣起。這就是華嚴經的理事無礙法界。
色與空之間就是以理為橋樑.這個橋樑就是理,這個理就是「因緣、無性」。色是因緣和合當下無性即是空,空本身無性,因此色空都無性本為一體,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此「色、空」本是同體.不是分立的。

心經有二百六十個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智亦無得」︰這就是告訴我們宇宙間的真理就是無性。這就是佛法。

所以佛法所講的就是圓融一體性.就如:人出生的時候死亡就跟隨著而來,這就是「生中有死」。死了又會去轉世,因此死是生的開始,這就是「死中有生」。所以生的同時死就存在。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色與空本來是一體的,不是分立的。所以佛法是告訴大眾不要以對立處理事務,應以圓融性對帶事務。如此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必定太平。

2006-09-15 17:13:2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