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禪理為我開示心裡的感覺~
當時間變的無限漫長,心裡的感覺剩下什麼~
2006-09-03 06:13:51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在禪定之中 只感到週遭的一切現象都是基於環境條件而成立的 也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其現象的外貌 環境條件既是無法憑一己內心的好惡而加以控制 則一切現象也不可能由一己的喜怒哀樂而予以主導這種萬法皆空的觀念既了然於胸 內心沒有比較 沒有計較 沒有執取 沒有瞋恨 沒有懊悔 沒有熱惱 只有隨緣歡喜 清涼自在 平安清靜見一切法 心不染著
2006-09-03 07:28:3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7 · 0⤊ 0⤋
望穿秋水---情人呀 你(妳) 在何方 ?
爽約 ? 甩我 ? 忘記 ? 塞車 ?....
欠債被釘---該收款何時來? 討債的又黏著人 左鄰右舍 旁人同事 袖手旁觀...
高速公路---塞車又內急 錯過簽約時間一切化為烏有.....
一口氣難斷---醫不好死不了 牛頭馬面常來探 冤親債主日夜吵.....
2006-09-05 06:37:5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老番顛 6 · 0⤊ 0⤋
好一個[苦]啊!
好一個五蘊熾盛的苦!
衹是我的看法
2006-09-04 23:39:07 補充:
假設前題為-----閣下非禪修者.
2006-09-03 19:36:2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丫丫 7 · 0⤊ 0⤋
等待是孤獨的
如果你能找到等待是一種樂趣
那等待就在不是孤獨
因為等待也是一種考驗
當心裡不再有等待的孤獨
剩下的感覺版主你能體會嗎~
2006-09-03 18:14:2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瑞 仁 6 · 0⤊ 0⤋
當上高速公路塞車你看為甚麼起了感覺~ 這就是您剩下的也叫多出來的~~~~
2006-09-03 17:01:3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
活著也將毫無意義,如果你能找到人活著的意義,時間也只是個名象,是無法侷限人的心的
2006-09-03 14:22:1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錯覺吧!
2006-09-05 17:03:34 補充:
我無禪理,如果跟別人無關只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感覺?
我來想想您可能發生什麼情況而已....別打我^^
嗯∼耶∼
1.如果是錯覺?誠心念南無阿彌陀佛,鎮靜放輕鬆手摸摸心跳。
2.如果昏迷卻意識醒?誠心念阿彌陀佛,然後放輕鬆慢慢回神。
3.如果絕症初期?誠心念南無阿彌陀佛,然後放輕鬆迎接醫生。
4.如果絕症末期?誠心念南無阿彌陀佛,然後放輕鬆迎接佛祖。
.
.
.
以上如果聽到任何人.神.魔.說什麼喪氣話,都要忘了∼∼
ps.
如果身心健康?只是突然 祕結(台語),放輕鬆123.123。以後記得補充水份。
2006-09-03 09:24:01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當時間變的無限漫長,心裡的感覺剩下什麼~當時間變的無限漫長,你會發現原來,時間的長短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快樂的時候,時間變的很快就過去,當內心不快樂不耐煩時,時間變的很漫長。愈是感覺時間很漫長,時間就無限延長。原來,地獄和天堂就在感覺之間,人間一日不過天上短短數秒,卻是地獄長長一年。
2006-09-03 07:49:06 · answer #8 · answered by SL 7 · 0⤊ 0⤋
禪是佛的心。心能包法界.法界就無所不包,含藏三藏十二部經。禪體似水精明淨,能顯智慧亦可成就無生法忍。如果以禪體而作精進觀照.更增明淨清潔。若以禪為行,就是住在三藏十二部經中。因此禪中具足一切經法,因此它不立文字。然而不立文字,並非棄捨經藏.而是經藏無一不是禪。
華嚴經37道品「四念處觀」中:是觀「內身腸胃肝膽心肺脾腎五臟六腑」,都無我人主宰體相。若依勤觀不倦,能除世間貪欲煩惱。周巡觀察外身皮肉筋骨髮毛爪齒眼耳鼻舌手足腰,都無主宰我人體相.皆從虛妄繫著而業生.這些都是假相。能如是觀就知業是心所造.當心無,業即不存.如此觀業體本無依止,就生智慧.如此無我人受者.內心清淨就住在智慧中。如此就內外無依。又除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上貪憂。觀能受所受,內外中間,性無依止。能之所知,都無住處.無有我人。依如此修禪定,達到圓滿就必定見性,能見性就有正念,就是念一境,是為制心一處。此時如在緊急狀況之下,死神現前,正念能即時顯出來,死神就對我們沒有辦法。正念無法顯現,就只有跟死神走。
正念是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所累積的當時心境。心境不是作意來的,而是當境界現前時,自然顯現的。這種境定就是禪定的境界,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時,要能專一的境界。禪的境界是在行任坐臥中,都能顯現出來,心就能如如不動。但是行為是隨緣在變,這才是見性之見。只有在見性之見才是境界。當一切外塵境界現前時,要能把心安住在見性的境界裡。這種見性之見的心境,會隨著我們生命的恆流往前進的,是隨著我們法身慧命的提昇而變化的。這種「前進與提昇」,就是安住在現在的境界中,這就稱之「禪境」。這個就是禪定。
「定」並不是我們功課每天不停的坐,而是要把心定下來。由此可知修學「禪」要能清楚,不可被假相所騙。心淨緣染的時候,要能夠安處在禪定中,安置在自己的境界中。我們自己的境界的高低,決定自己的生命品質的高低。假如是在貪瞋癡裡面,就是三惡道的生命品質。當你在戒定慧時,必是人天福報上面。如果是在清淨心的覺知裡,你就出離三界。所以出離三界,不是死後才出離的,就在禪境中就出離三界。這就是禪。我們能夠把心安住在境界中,安住在你所念的境界。這種境界只能有一個,不能有第二個。是念佛的心就安住在如何念佛.是參禪,就把心安住在參禪上。所以把心專念一境的人,他會隨著因緣,但是內心能夠安住在一境中。這個是禪波羅蜜。
就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的前行就是觀照。觀照的成熟是罩住.罩住完成就是照見。因此從覺知而觀照到達罩住,入照見,才能照見五蘊皆空。這完全是力行的功夫.非文字語言的想像。
觀照就是「誰」透過色身在見聞覺知.是「誰」在運作色受想行識在組合四大五蘊。這個「誰」能夠覺知到,就進入觀照。所以「誰」是不在四大之中.而是在四大五蘊的外面來觀照四大五蘊的運作以及色身的一切行為.那「誰」就浮現出來。因此色身和生命無關。能夠如此觀照,就照見五蘊皆空。
觀照熟練之後.進入到照見。除了能照見五蘊皆空.還能觀照業力的作用。那就能將身口意三業.安住在內在的世界裡.三業就能清淨。所以華嚴經非常重視觀照.因為觀照能夠在一切境界中,完全清清楚楚。完全清楚就能轉變業力。所以觀照就有智慧.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能轉變業力。
觀照必需作意去行.達到忘我之境.就進入潛意識的狀況,就能夠由觀照進入罩住.再由罩住進入照見.就能將色身融入真我之中。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時就是三輪體空。這沒有一點點人為的作做.他與法已經融合為一體。這個行法是華嚴的根本修法。
如果禪定無智慧,僅是事定.就成焦芽敗種。若得智慧,觀於心性,為上定。智不得禪,乃為散善禪。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
如何修行禪定呢︰止是息一切境界相。觀是分別因緣生滅相.以此止觀漸漸修習不相捨離。
若修止是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觀是從在六根接觸六塵,於一切時隨順觀察使心得住,以心住得入真如三昧。
如此從正思惟到入正解,正行、正定、三昧、再總持,再來是真正的正定行法,這時正定是守住在一點,從那一點一再的深化、深耕,這就是禪定。能由此而開悟,你的法身慧命就能量會一再的提昇。當到達某一個臨界點時,法身慧命的火花就爆發出來了。禪定的修法有很多種。念佛、打坐、持咒、誦經,這是一種行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有無量種行法。能夠進入禪定,就是用慧眼看。此時是用慧眼去穿透,不要反射它,反射就是用識性。當你不反射,讓它穿透就進入娑婆若海。眼根如此,耳根也如此,例如:蟬鳴很動人,你已經融入蟬鳴之中。如果是聽到蟬鳴,而去推、算「是哪一種蟬在鳴,有多少隻」,那就被境界轉走了。
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得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此解脫門明遍觀心境空有三界定亂,昇進無依無得無證之定門。也就是禪定可成就無量福德寶藏。因此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我們要「善用其心」。所以寶髻長者為善財說本因中「定越迷塵,自智慧佛,入此禪門」。表是能越迷塵智慧即現前.若能以善說法為樂音.定就能起慧.如此五分法身周備.又隨行寂用無礙定,能攝福智即以大慈大悲四攝四無量法,皆在其內。所以禪具有三藏十二部經。
想知道更多華嚴修法,請他上本人網站︰大方廣佛新華嚴經:離世間品。
http://player12345.myweb.hinet.net
2006-09-03 07:48:12 · answer #9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沒有時間
只有閒閒
2006-09-03 11:46:44 補充:
打錯了,
應該用
沒有時鐘
只有閒閒
2006-09-03 07:40:33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松沙小 7 · 0⤊ 0⤋
禪是不立文字
勉強用文字形容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2006-09-03 07:13:46 · answer #11 · answered by mf159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