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要古蹟的介紹(要很詳細)?
如果有的話.請回答
記得!要很詳細ㄛ!
記得~~

2006-08-24 10:19:48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Jielin 1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要加圖片喔!

2006-08-27 06:36:01 · update #1

2 個解答

『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台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乙已(西元一七三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南門段的範圍為:木柵由大東門往南圍築,內包山川壇後,折向東南,設一座小南門,再轉正南,到了府學文廟前,則設大南門,又向西逆行,到了下林仔轉往北方,直到渡船頭為止。    現今的南門段,即是自大東門城起,經光華街、樹林街、到大南門城為止,其中一部分還當做省立臺南女中的圍牆。 自雍正到乾隆五十三年戊申(西元一七八八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改木柵為土石城垣的六十三年之間,垂沿府城因採木柵圍築而成,故屢有修繕,其中以雍正十一年癸丑(西元一七三三年)、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西元一亡五八年)、乾隆四十年乙未(西元一七七五年)等三次規模較大。    到了同治元年壬戌(西元一八六二年)臺郡發生大地震,城垣曾倒塌了百數十丈,後經修復。同治十三年甲戌(西元一八七四年)又遭到暴風雨侵龔,致使土石城垣耐不住雨水侵蝕,兩坍塌了大約四分之一長左右,幸經台灣道夏獻綸督飭台灣府周懋琦搶修,並嚴督城工,使「新修者可期一律完固」。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西元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日本,日政府藉市區改正之名且拆毀城門與城垣,在光緒三十三年丁未(西元一九0七年)拆除大西門及城垣,民國四年拆除大北門、小東門、西門城城垣,民國七年小南門及附近城垣也被拆毀,而逃過劫難得以留存的部分卻任其荒廢,雜草蔓生,難窺實物。    [光]台灣府城大南門建於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為台灣府城南郊之屏障,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增修,並築甕城加強防禦,並安砲6座,今所見之大南門為民國66年所修建,用鋼筋混凝土構造代替原木構城樓,包括有甕城、城座與城樓等,分為內城(長方形部份)及外城(半月形部份),清道光28年(1848年),為避免守城兵藉故騷擾百 姓,官方曾頒立「示禁碑」,上書「農商負販,車牛來往,不許兵役勒索,特示」, 至今仍嵌示於城洞內。    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位在台南市樹林街,面臨樹林街後接台南女中,亦為台南女中的圍牆。南門段殘蹟依古法整修,大致恢復舊觀。 此外還特別保留出一段,露出內部結構,以供參觀,彌足珍貴。    乾隆53年(1788),台灣府城城垣由木柵改為三合土。其中南門段的範圍大致由大東門起,往南轉經今光華街、樹林街,一直到大南門為止。由於費用龐大,便採取分段方式由台灣府轄下四縣承修。南城垣主要由當時的鳳山縣(今鳳山、高雄一帶)出錢出力築成。--------------------------------------------------------------------------------『安平小砲台』  臺灣府城西側,即昔臺江內海,外緣百連綿的南北沙汕二道,長約百餘里。其中號稱天險的鹿耳門,自從清道光二年壬午(西元一八二二年)起,便逐漸淤塞,進而積沙成陸,成為廢港。整個商業重心及設防要地,因而轉移到南方的安平大港。    做為南汕之自的安平,東障府城,西扼四草,北阻郭賽,南控七鯤身,海防地位極為重要。道光二十年庚子(西元一八四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為防英軍竄入臺洋,命臺灣道姚瑩嚴防滋擾。姚瑩在查勘了全臺的砲臺形勢後,上呈《臺灣十七日設防圖說狀》,建議在主要及次要的海口十七處,分別設防。    當時安平地區計設有:大港砲臺、紅毛城砲臺、天后宮砲臺、安海頭砲臺、灰窟尾砲臺。安平小砲臺即為其中之一。當時議建的廠臺和砲墩,多以竹簍、麻袋貯沙土壘砌。但是,翌年興工時,為顧及經久耐用,改砌石牆。砲臺配備除了原有兩千肋以下鑄鐵砲外,並從內地發運新鑄八千肋大砲八八千勘大廠,分別安置在安平、雞籠及滬尾三口。由於砲的威力較大,所以另砌砲臺承安重砲。    廠牆高六尺,上做雉堞,垛口高三尺;砲臺長八丈,寬五丈,四週用實心砌造。安平小砲臺,原是面向臺江,阻絕敵船,捍衛府城的防禦設施之一,稱為小砲臺,因對應於沈葆楨所建的工鯤身砲臺(又稱安平大廠臺),就規模大小而稱呼的。同治十三年甲戌(西元一八七四年)臺灣知府周懋琦曾加以重修。根據日據時期留存的檔案照片,砲台上安置的人砲轍已是一八六一年式英國B.P前膛砲,百可能是這一時期更新的配備。民國三十八年己丑(西元一九四九年),國軍曾以此為要塞,添建碉堡。    民國六十九年庚申(西元一九八0年)臺南市政府重加修砲臺上垛口。目前,因地理形勢變易,大港往日的軍事景象已不復見。[光]清道光20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台灣兵備道姚瑩為了防止英軍窺伺台灣,加強台灣城(即安平古堡)防務,奏請在台灣十七口設防,其中在安平大港新設砲台就佔了四座,安平小砲台就是現存其中的一座(另一座為四草砲台)。    當時安平小砲台面向台江內海,與西岸的四草砲台形成犄角,同護衛台灣府城及據守安平大港。光復後國軍曾於砲台上建造碉堡一座, 民國79年曾經整修。--------------------------------------------------------------------------------我只貼了2個 , 因為字數有限 。如果不夠的話 .. 可以到 ↓http://tour.tncg.gov.tw/historic/ht01.asp?select1=0&select2=3找你要找的古蹟 !!

2006-08-24 10:25:4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5 · 0 0

台灣古蹟的形成與美學饗宴傅朝卿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灣古蹟的形成台灣古蹟之美學饗宴 
圖片參考:http://www.ylib.com/hotsale/monuments/images/mainpic4.jpg
荷蘭人在明永曆十五年被鄭成功擊敗後,西方勢力就暫時退出台灣。清咸豐八年(1858),清廷與英締結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港口後,外國商人陸續抵台,建立洋行,發展商務。至今,安平德記洋行與東興洋行仍屹立不搖,見證外商在台的貿易史。另外,自從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門戶開放之後,台灣建築的發展一直斷斷續續受到西方建築的影響,伴隨著西方宗教而來,由西方傳教士所興建的教會相關建築中,也曾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甚至都企圖在其中附加上台灣本土風格。雖然大多數的早期教堂都已修建或改建,但仍可體會出西方宗教企圖以建築語彙來塑造一種宗教氣氛之舉。萬金天主教堂、淡水基督長老教會與高雄玫瑰聖母主教座堂是最廣為人知者。

2006-08-25 13:21:1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