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向外國朋友說明怎麼寫中國字,希望能先給他們一個概念。
我以前曾經看過一種分類架構是把漢字分成12種,
毎種以一個簡單的字做代表,
例如:
「曰」型字-上下雙拼的字,如告、昌、音...
「回」型字-外包內的字,如囚、因、圓...
...等等。
但因為年代久遠,完整內容已經記不得了,不知是否有網友知道這個架構的詳細內容到底是怎麼樣,還有哪些類別,各類別的說明又是什麼。
或是提供參考書單,讓我能自行去圖書館查。
如果有網友不知道這個架構,但知道別的字型分類架構,也可以提出來(但還是最希望能找到這個架構的資料)
非常感謝!
PS:如果網友想提供一些漢字教學上的建議或是教學技巧...等等知識,我是非常歡迎的,但這並不是這個問題所要的答案,恐怕無法成為最佳解答喔。
在此先提醒大家了:)
2006-08-21 12:02:50 · 5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社會與文化 ➔ 語言
先謝謝一樓的回答喔^^
不過六書是什麼我也很清楚(畢竟是學中文的嘛...)
正因為清楚,所以也知道它不適合用來教外國人~~
無論如何還是感謝你的回答。
2006-08-21 17:49:37 · update #1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六書是就已有的文字加以研究分析,整理歸類所得,因此我們可以依據六書的類別,為每一個字找出當初造字的方法。
一般習用之六書名稱與次序 :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假借。
六書之中象形字最早;形聲字最多。
造字的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的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
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象形、指事。
可以再加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會意、形聲 。
象形與指事之別---象形是具體的「物」; 指事是抽象的「事」。
會意與形聲之別--- 會意是「形符」+「形符」 ;形聲是「形符」+「聲符」。
2006-08-27 05:18:4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Tim 2 · 0⤊ 0⤋
你所看的分類架構恐怕只是那個作者自己的意思而已,除非找到那本書否則要找到相同的分類法猶如大海撈針(光找書就像在撈針了)。我手上教寫字的書就分成十一種原則四種要點,不管分成幾種,字型結構的分法並未建立普世認同的標準(事實上也不怎麼需要,小學生哪有在學字型結構,那是書法的領域),不在乎後遺症的話倉頡輸入法就能拆的了字、分的了類。
學寫字可分成兩種,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種,一是看不懂也不會寫,另一種是會寫但是寫不漂亮。
第一種的話,比起字型架構的分類,更重要的是筆順跟部首,部首就已經有基本的分類了,還可以順便學認字一舉兩得,六書跟字型分類都是給已經認得字的人看的,字還不會寫的人看了不會有太大幫助。小一、幼稚園的幼兒也沒在學啥六書或字型架構的,筆劃順序跟部首比較重要。
如果只是要把字寫好看一點,買字帖練習或學書法吧。
2006-08-23 16:43: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外國人在台灣學中文可選擇注音或漢語拼音兩種方式.短期居留的外國人多選擇漢語拼音.就初級學習,注音符號會比漢語拼音的拼音系統花時間
在大陸學中文,則就是用漢語拼音Hanyu Pinyin.和台灣目前比較傾向使用的通用拼音和郵局目前使用的威妥瑪拼音不同
學中文要無師自通我想口說還有一點點可能性,書寫的的話,拼音系統還是要學.單憑英文發音約略寫出的羅馬拼音和正確的漢語拼音很難一樣.注音的ㄒ,沒學過漢語拼音的會拼 Shi,但實際上應為"X" 例:謝謝Xie Xie(i上面有四聲的符號) 寫正體字就幾乎不可能無師字通了吧!中文字體的博大精深還是要學過才能體會的
傑夫寫的書,裡頭就有提到這個問題,他說基本上,外國人分辦不出簡體和繁體(初學者而言),以他來說,他大學便是主修中文的,所以,當他們要做交換學生及實習時,他們的老師是這麼對他們說的:「若想要學一口好中文,請到中國大陸;若想學好一手好字體的話,請到台灣…」不過,傑夫也說過,基本上,他們後來的同學,大都到大陸去了,主因在於他們根本不在忽是簡體或是繁體,只要對未來有幫助,就學;而說實說,以我的外國友人來說,他說,學簡體字很簡單,但卻記不住,而繁體字很難,但卻能記很長的時間,因為簡體字老實說,當時共黨只是為了簡化寫作時間,而縮編的字,而繁體字則能表現出此句話、此單字的意境及中國字的優美…
(1)請問外國人學中文是學漢語拼音好還是注音符號好
以學習的難易度而言,對老外,自然是漢語拼音較易入手。
(2)學哪個音中文會比較口齒流利?
這要看老師在哪兒教與老外在哪兒學,
在台灣,要唸的準「國語」,自然是以注音符號的發音準確。
因為注音符號就是專為「國語」所設計的一套標音符號。(請參見《國音學》正中書局出版,內中有詳盡解釋。)
在中國大陸,就學漢語拼音吧!
(3)大部份外國人都是學哪種的音(漢語拼音?or注音符號?)
大部份的老外學的是漢語拼音,因為
(a)老外容易入手。
(b)海外中文教學,為便於老外學習,也多用漢語拼音。
(c)以人口數來論,使用漢語拼音的中國人多,
除了對岸的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中文教學,都是使用漢語拼音。
連他們出版的字典都是。
因此許多老外也有「西瓜靠大邊」的想法──學習漢語拼音(這是不爭的事實)。
P.S.好像有點離題,不過希望對你有幫助
2006-08-22 21:37:28 補充:
這些是中文學習網http://edu.ocac.gov.tw/home.htmhttp://edu.ocac.gov.tw/discuss/link/02.htm中文姓名產生器(滿有趣的)http://www.richyli.com/name/index.asp
2006-08-22 21:39:36 補充:
這些是中文學習網http://edu.ocac.gov.tw/home.htmhttp://edu.ocac.gov.tw/discuss/link/02.htm中文姓名產生器(滿有趣的)http://www.richyli.com/name/index.asp再推薦你幾個網站有時後學東西還不用錢http://www.ntnu.edu.tw/tcsl/Web-esources/main_elearning.htm還有僑委會http://edu.ocac.gov.tw/裡面東西超多還有分課而且有聲有圖有字不用一毛錢
2006-08-22 17:30:0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賴威霖Leo 2 · 0⤊ 0⤋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六書,指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是後人根據漢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先民的原始造字法則。然而,在六書出現後(時間最遲是東漢),人們造字時:
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主要是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
六書的歷史
六書一詞出於《周禮》:「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然而,《周禮》只記述了「六書」這個名詞,卻沒加以闡釋。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許慎的解說,是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後世對六書的解說,仍以許義為核心。
六種構造條例解說
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事物是畫不出來的。
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有部分漢字,會同時兼有會意和形聲的特點。例如「功」字,既可視為以「力」和「工」會意,而「工」亦有聲旁的特點;「返」字,既可視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變形作「辶」)會意,而「反」亦有聲旁的特點。這類字稱為會意兼形聲字。
轉注
屬於「用字法」。各說文家解釋不同。大致有「形轉」「音轉」「義轉」三說。江聲認爲所謂「建類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屬老部。戴震認爲轉注就是互訓,《說文解字》「考」字下說「老也」,「老」字下說「考也」,「轉相為注,互相為訓」的例子。
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係。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語裏有的詞語,沒有相應的文字對應。於是就找一個和它發音相同的同音字來表示他的含義。例如「自」本來是「鼻」的象形字,後來借作「自己」的「自」。
有人會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詳見通假字條目之解說。
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貓」、「軚」、「鉲」是形聲字,「凹」、「凸」、「氹」是指事字,「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會意字,「鑀」是形聲兼會意字(「愛」既標音,亦指愛因斯坦。該化學元素的外文乃以愛因斯坦來命名)。這些新字,當中包含了日本國字,亦依從六書來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也由於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時代約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聲,但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字。
2006-08-21 23:28:20 補充:
如果你想查查某個字是什麼類型的可以到這個網站搜尋或許找得到你要的答案http://words.sinica.edu.tw/index.html這裡或許可以讓你更了解http://words.sinica.edu.tw/
2006-08-21 19:21:0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吳宛昀 5 · 0⤊ 0⤋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六書是就已有的文字加以研究分析,整理歸類所得,因此我們可以依據六書的類別,為每一個字找出當初造字的方法。 一般習用之六書名稱與次序 :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假借。 六書之中象形字最早;形聲字最多。 造字的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的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 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象形、指事。 可以再加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會意、形聲 。 象形與指事之別---象形是具體的「物」; 指事是抽象的「事」。會意與形聲之別--- 會意是「形符」+「形符」 ;形聲是「形符」+「聲符」。 六書的說明: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六書」是古人根據漢字結構歸納出來的漢字構造結論,而決不是古人依照這六種法則來創造文字的; 「六書」是後世人對文字進行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並不是先有「六書」,然後再根據「六書」來造字的。 六書是「造字之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因可產生新字。轉注、假借是「用字之法」,因不能產生新字。◎欲知更多請進入奇摩知識+網頁
2006-08-21 13:19:0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