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將壇高卓義旗,五洲睽目屬雄師。當時力保危臺意,只有軍前壯士知。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啼鵑喚起東都夢,洗鬱風雲已五年。」
我知道已經有人問過這個問題,但是都只有回答第二首,第一首並沒有人回答,不知道哪位大大能幫我解答一下這兩首的翻譯,謝謝。
2006-08-17 10:28:55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4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後馬關條約簽訂,日本派軍接收台灣,侵台日軍在臺灣的三貂角澳底登陸,之後基隆、台北淪陷,臺灣巡撫唐景崧見勢不妙,當天逃往滬尾(今淡水),電令丘逢甲等帶兵赴援。6月6日,唐景崧又匆忙攜帶巡撫大印,乘德國船逃至廈門。此後臺北秩序更為混亂,遊兵搶掠無狀,居民遷避一空。丘逢甲率義軍力圖恢復秩序,終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再加上孤立無援,抗日軍民彈盡糧絕、死傷嚴重,氣壯山河的保台抗爭終告失敗。經部將勸說,丘逢甲不得不揮淚內渡,孤身遁避鄉間。臨行時,百感交集,寫《辭台詩》六首以表達憂憤之情,這裏就是其中兩首:
拜將壇高卓義旗,五洲睽目屬雄師。當時力保危臺意,只有軍前壯士知。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啼鵑喚起東都夢,洗鬱風雲已五年。
我們高舉義旗,由我帶領大家抵抗外敵的侵入,我們張目所望所想的還是故土神州;我們拼死衝鋒,傾全力保衛「危如壘卵」的台灣島那份堅定的意志,只有和我一起前線保國殺敵的將士最能了解。
高高在朝廷廟堂之上的首輔宰相李鴻章有權割地賣國以求偏安,我這個孤獨無依的老臣無力可以挽回局勢,杜鵑鳥的哀鳴讓我想起故國山河淪陷,不堪回首的記憶,這抑鬱在心理的傷痛,卻還是向烏雲一樣揮之不去。
2006-08-18 18:50: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翰林 6 · 0⤊ 0⤋
好感動@@
2008-08-27 18:25: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弒殺 4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