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十四難者,外道十四難句,佛不答之。  一、神及世間之常無常等四句:   一、常。  二、無常。  三、常無常。  四、非常非無常。  二、神及世間之邊無邊等四句:   一、有邊。 二、無邊。  三、有邊無邊。 四、非有邊非無邊。  三、神及世間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   一、如去。 二、不如去。 三、如去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  四、神與身一、神與身異二句。  共合十四,曰十四難:問曰:「佛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難?」答曰:「無此事實,故不答。」諸法有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問搆牛角得幾汁之乳,是為非問,不可答也。」能幫我解說,為何神與身一、神與身異二句。不答的原因?

2006-08-12 14:54:30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無所謂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看不懂華嚴大德的重點與我題目關聯?

2006-08-12 19:18:04 · update #1

4 個解答

此十四無記主要在強調"緣起中道"意涵
萬事萬物孤因不起..必須眾因緣相互和合而有
好比十二緣起支其前與後的相續與緣起
所謂"神與身一、神與身異"
即神為靈..身為肉體
也就是說靈魂與身體非為同一..靈魂與身體非為不同一
靈魂與肉體之所以能產生運作..乃是由於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緣起)
缺一不可
例如:"火"的生起..即需要諸多因緣的促成而有
以打火機來說即需要打火石+使之摩擦+助燃物(如紙.材..)等之和合
其中若無外力使之摩擦..或打火石與助燃物潮濕..或缺乏氧氣等..火即無法生起
同樣地
若論及靈(神)與肉(身)是同一..或不同一..都是不對的
因為他們是彼此相互和合才有的
希望能概略回答您的問題

2006-08-12 20:37:4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

世界是為有邊嗎?世界是無邊嗎?死後有神去嗎?死後無神去嗎?死後此身是神嗎?身與神各異嗎?...。此類問題,佛陀並不鼓勵人們浪費時間去探討;原因很簡單,以現在數以萬計的頂尖科學家,竭盡一生的寶貴歲月,光是我們現處的太陽系之奧秘,都無法得知,何況是整個宇宙的奧秘。亦可說在尋求答案之方法錯誤,所以進度緩慢,終其一生,能了解的真相,實在是微乎其微。也因為人們所運用的方法是「研究至死」都難窺全貌,所以佛陀不鼓勵人們從這物質的表相下手。對這一類問題,佛陀有這麼發人深省的比喻:「有一個人被毒箭射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箭拔出來,因為我要知道是誰射我的,是剎帝利種?婆羅門種?還是首陀羅種?他的姓名與氏族是什麼?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是棕還是金黃色?他來自哪一城市鄉鎮?我不願把箭取出,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箭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哪一型的箭?箭羽是用哪種毛製的?....』如此,這人必當死亡,而不得聞知這些答案。就因人生無常,生命太短暫了,如果把我們的時間、精力集中在這一類問題上,那麼當我們還沒有尋到理想答案時,我們就已經沒命了,反過來說,就算得到這答案,我們的生死問題仍是疑惑重重,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

2006-08-13 08:28:1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廣結善緣 6 · 0 0

 上面jui109仁者已說明什麼是神與身一、神與身異,末學稍作補充!佛不答這十四難,其用意在於避免學佛的人過份執著於某些思維,而造成拘泥停滯!好像說諸法有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就是指修行者執著於【法】是(常)或(無常);或有人執著於(文字)、(表相)、(義理)...等等,這種對於見解思維或感受的執著,都可能障礙解脫生死的修行!這不僅是因為:「無此事實,故不答。」,更進一步說是【去解釋或窮究這十四種問題,對解脫生死,毫無助益】反而可能使一個人的修行因此停滯不前!故,佛認為沒有答辯解譯的必要!

2006-08-13 02:32:48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6 · 0 0

佛教.道教舉十種不同的地方︰
一、始無始不同︰佛法立生滅因緣,無定初始。儒道有太初太始,為物之先.太初為萬物之先.物自造化.因緣為萬法之本,興滅由人。
二、氣非氣不同︰佛法以心為法本,憑對憑緣。儒道以氣變為神,無為自化.自化則無修無習,棄智絕聖.憑緣則必假修成,萬行會本。
三、三世無三世不同︰佛法以稟質色心,靈爽相續,隨緣起滅,三世遷流。儒道以聚氣為生,散氣為死.死則歸夫天地,不續不存.既止一身,寧知三世。
四、習非習不同︰佛法以善惡由業,愚智習生.故積劫熏修靈識玄妙。儒道以善惡由分,愚智自天.稟純和則至聖至神.稟渾濁則為愚為暗。縱言慎習,止在一身.豈說積功,能資他世。
五、稟緣稟氣不同︰佛法以參羅萬象,並由緣生。儒道以富貴吉凶,皆由氣命。稟氣者不可改易.稟緣者則可增修。
六、內非內不同︰佛法以天地萬物,內識變生。儒道以人物蠕飛,皆由天地所變.所變在我,可變染令淨。所變在天,則任彼高底。
七、緣非緣不同︰佛法以四相遷流,浮虛變滅,皆由緣力,非曰自然。儒道以日化月移,趣新更故,力負自爾,非由我心。
八、天非天不同︰儒道以禍福吉凶派流為二︰一者天.二者地。地而所為,可得閉絕.故謀未兆而散脆微.天之所為,不可遁避。故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以安乎天者棄於人,絕於聖者從乎道。斯老氏之旨。釋以果報因緣,宗源斯二︰一者苦集.二者滅道。滅道者︰不住不染離斷離常.高出空有之巔,逈超生死之外。苦集者︰因心迴轉,逐業高低.往來六趣之中,留連三有之內。是以厭乎苦者斷於集,忻乎滅者修於道.此釋氏之旨也。二家之理,皎若掌中.戶則千門.殊歸異貫.較之於一,其可得乎。
九、染非染不同︰老以仁毀於道,絕仁而道自停,不在於為也。欲害於性,去欲而性自得,不在於修也。利累於生,屏利而生自成,不在於益也。禮出於亂,棄禮而亂自除,不在於作也。理由於道,有道而理自至,不在於聖也。得在於時,時來而位自成,不在於爭也。是以不求而自得,不為而自成。為之者必敗,求之者必失.此老君之教也。釋以善為福道之本,修善而受福人天.不善為惡道之根,積不善而沈淪三惡.慈為無害之徑.欲為生死之源.絕欲而生死必除.行慈而壽命長遠.是以為善者必得,為不善者必失。離欲者必超,不離欲者必陷.此釋迦之教也。教方既辨,異乃條然。譬彼寒溫,理難併合。
十、歸非歸不同︰佛法以生死,苦也,從妄想而形.貪愛,垢也,因無明而起。因無明而起,則可剪可除。從妄想而生,則可搴可拔。搴拔緣乎性假.除剪由乎體妄。知體妄者,息妄而證涅槃。達性假者,棄假而歸寂滅。於是控御一乘,浮航六度。越生死苦海,出火宅樊籠.逈登般若之臺.妙入涅槃之苑。湛然常樂,與虛空而並存。嶷爾圓明,混境智而雙寂.此乃釋教之所歸也。老以生與死,命也,悉是道之所為。聖與不肖,性也,但是天之所與。天與不可逃.道為不可捍。知天道不可迷捍者,則能安處生死,而守全性情。性情全而天不壞.死生處而道不虧.道不虧,則悅惡之慮消。天不壞,則喜怒之心滅。於是出囂塵之域,遊道德之鄉.理孤劭於寰中.神獨凝於方外.澹然玄寂,而累害不能干。泊爾無為,而邪氣不能襲。可以長生.可以盡年.此老教之所歸也。所歸既異.發軫復殊。相去渺然,千里非遠。

2006-08-12 18:07:4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