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出自那一本書或那一篇文章?並給個全文,謝謝!
2006-08-08 06:04:43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向絨 6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召公諫厲王止謗
2002/9/26 上午 12:23:33 國語 國語 閱讀412次
原文:
召公諫厲王止謗 國 語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
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
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
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
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
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
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大意:
(一)自「厲王虐」至「道路以目」
記敘厲王虐,國人莫敢言。
(二)自「王喜」至「乃不敢言」
記敘厲王喜民之不敢言。
(三)自「召公曰」至「是以事行而不悖」
記敘召公諫王之言(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為民者宣之使言)。
(四)自「民之有口」至「其與能幾何」
再敘召公諫王之言(以壅民之口即堵財用、民食,故民口不可壅也)。
(五)自「王弗聽」至「乃流王於彘」
記敘王弗聽,遂為國人流。
主旨:說明民口不可壅,為政不可虐。(篇外)
文體:形式為應用文(奏議);內容為記敘文。
2006-08-08 06:07:3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企鵝寶貝布丁妹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