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國中生,最近補習班理化老師教了"萬有引力"但是我想更了解
1.老師說地球質量太大所以萬有引力很明顯,所以,質量要多大才不會跟地球有萬有引力?還是,無論多大的質量和距離都無法與地球脫離引力?
為什麼台灣不會受到萬有引力被大陸吸過去呢?難道,地心引力受到地殼和水就沒有了呢?或者是萬有引力只會把你從高的地方吸到低的地方嗎?
那麼要有多少的質量的一對物質才會有明顯的萬有引力?還有,磁場可製造萬有引力嗎?
2.那麼,"一座山"的質量應該很大吧,為什麼山不會吸引物質過去呢?好比說丟一張紙?
3.星球和星球之間比如地球與地球最近的星球,那麼,與地球最近的星球會受到地球的地心引力嗎?是不是一脫離大氣層就脫離地心引力呢?還是,各個星球引力不同?若這樣的話,那麼別的星球或者地球會脫離軌道或者亂跑嗎?
4.萬有引力是怎樣形成的?
5.老師有說北緯XX度上所受的重力剛好是他的質量,若丟顆蘋果在北緯XX度上蘋果會因為與地球的萬有引力過小,而漂浮嗎?
6.地球的質量這麼大,但是人的手臂質量那麼小,為什麼手不會直接吸到地板上
,還是萬有引力會受到阻隔而減少或者沒有?
2006-08-02 10:44:20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
2006-08-02 10:45:29 · update #1
還有喔我想問問大家若如果我"夠重"的話可以把別人吸引過來嗎?
2006-08-04 13:22:36 · update #2
關於你問題, 我不知如何整理回答, 我也不和你說那些理論, 用白話解釋物體與物體之間皆有互相吸引之力量. 此力量與物體質量成正比, 與物體距離平方成反比. 此吸引之力量就是萬有引力質量成正比 - 質量加大10倍, 萬有引力加大10倍. ( 10 )距離平方成反比 - 距離加大10倍, 萬有引力減少100倍. ( 10*10 )宇宙中有很多星球, 各自有其不同質量. 所有每個星球皆有互相吸引之力量. ( 不是只2個互相吸引, 而是和所有互相吸引 ). 經過億億萬萬年互相吸引動作, 已形成互相平衡現象. ( 各自被牽扯 ) 所以現在各星球維持自己軌道在運作. 沒有被其他星球吸過去, ( 因為還有其他星球要吸它過去, 將它往外拉. 力量互相平衡 ) 如果破壞此平衡現象, 如慧星. 星球會互相吸引, 會撞在一起. 此情況到最後將只剩一粒星球, 宇宙將會毀滅 - 黑洞現象黑洞現象 - 質量巨大之星球, 吸其他星球, 將使質量變更巨大, 引力更大, 最後因引力太大形成內塌現象, 形成黑洞現象, 因其質量巨大, 繼續吸引其它星球, 質量再次變更巨大, 引力更加大. 如此在後將所有星球吸附.黑洞現象 - 質量太巨大, 引力太大. 導致星球本身所以物體被引力向質量中心吸引, 造成壓縮, 壓縮太大, 體績變小, 到最後因引力太大, 所有物體被壓縮到沒有體績, 只剩質量. 為何叫黑洞, 因為其質量太巨大, 引力太大, 連光線也無法經過, 所以稱為黑洞現象, ( 沒有體績, 只剩質量, 引力巨大 )地球質量太大所以萬有引力很明顯, 其實地球質量在宇宙中是算是很小, 所以它引力很小, 只是我們處於地球表面, 與它距離很短, 所以感受它引力比較多, 而沒有感受其他引力.地球並不是一個真圓, 它是個橢圓形, 所以在地球表面與質量中心距離並不相等, 也就是說引力不一樣. 所以你們老師才會有北緯XX度上所受的重力剛好是他的質量說法, 但實際上那距離對大環境而言, 是很小.你應該有聽過質量 & 重量, 所謂質量就是物體本身質量, 而重量就是物體所處位置引力關係對質量所造成之重力(引力)現象. 所以如果你說丟顆蘋果在北緯XX度上蘋果會因為與地球的萬有引力過小,而漂浮嗎. 那是不會, 因只是地球的萬有引力變小一點, 實際上還是受地球的萬有引力吸引, 其他引力吸引不及地球的萬有引力大, 除非你將那蘋果丟到離開地球而受到其他星球引力吸引之力量足以和地球抗衡.為什麼山不會吸引物質過去呢 - 山的質量應該很大吧, 但山的質量不會比地球大吧, 山有吸引物質過去, 但地球也在吸引物質. 並且吸力比山大很多, 所以是被地球吸引 , 掉在地上台灣與大陸是地球一部份, 他們只是地球凸起之表面, 並不是各自一物體. 它們是在海底是連在一齊, 同一物體.地球的質量這麼大,但是人的手臂質量那麼小,為什麼手不會直接吸到地板上, 因為手臂有你身體支撐固定, 所以不會吸到地板上, 如果你將此支撐除去, 也就是用力用刀一揮, 那手臂就會直接吸到地板上.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 已習慣地球引力作用, 實際上你身體也在抵抗地球引力作用. 所以如果你到一個比地球質量小, 引力小的星球, 那所要抵抗的引力變小, 你會發現你可以跳很高, 反之, 如果你到一個比地球質量大, 引力大的星球, 那所要抵抗的引力變大, 那不只手臂直接吸到地板上, 連你頭也會貼在地板上. 動不了地球引力將很多東西吸附到表面, 如空氣與水 , 造成現有之大氣與海洋,質量大的東西引力大, 如水之引力比空氣大. 所以水在地表而空氣在上, 距離越遠, 引力越小 , 所以越接近地表之空氣. 壓擠越多 , 越遠空氣越少. 所謂大氣層就是地球引力吸引空氣, 而大氣層外也就是地球引力因距離變大, 引力不足以將空氣吸引過來, 但它還是有引力作用, 不是大氣層外就沒有引力.對了, 最後告訴你, 在宇宙並沒有高低, 所我們所謂高低. 是依引力作用方向而定, 引力作用方向為低的方向, 你現在高的方向, 與地球另一端 .高的方向. 方向剛好相反喔 !磁場可製造引力? , 但那是磁引力, 只對磁感應物質有吸引作用.與萬有引力不同.
2006-08-03 17:42:12 補充:
I,ROBOT
問個不禮貌的問題,
你的回答, 你自己看得懂嗎 ?
要copy, 也先整理一下, 將沒貼上之部份補齊
2006-08-03 17:46:28 補充:
其實那麼講一大串
對一個國中生來說.
可能是太遙遠
可是他以誠心發問,
我也就盡量回答.
2006-08-04 08:06:14 補充:
佩服! 佩服!
2006-08-05 13:38:58 補充:
不管你多重
依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法則
二個人是承受相同力量
但為什麼輕的會被重的拉動.
那是因為重的慣性大,不易移動
再者因為他重, 地面對他反作用力比較大. 他是利用地面反作用將輕的拉過來.
2006-08-05 13:48:48 補充:
所以, 如果一個很重的人, 他站在一面很平滑冰上, 和你站在土地上對拉.
因為他無法對冰施以作用力. ( 磨擦小). 你可以輕輕慢慢拉他過來.
但他重量慣性還在, 所以如果你快速急拉, 那慣性的反作用力將比你對地面反作用力大, 你將站不穩
2006-08-05 13:56:30 補充:
所以不是你重就可吸人過來, 二人所受之力一樣
你必須要在它處找尋其它作用力比他大, 那才能將它吸過來, 不是你被吸過去
你現在還是國中而已, 好好充實你自己本身, 那你其他反作用力就有很多. 才不會以後只有被人拉著跑.
2006-08-02 13:18:2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石九公 7 · 0⤊ 0⤋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29 21:04:5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0-30 06:37:3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13 12:37:1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問題是你不夠"重"阿
什麼都不說,和地球比就沒辦法了= =
2006-08-04 15:15:34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6 · 0⤊ 0⤋
講一大串 國中生看的懂是另一回事
2006-08-02 14:44:4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2 · 0⤊ 0⤋
心機美人 那位大大
妳是來亂的喔! = ="
2006-08-02 14:53:06 補充:
所謂的『萬有引力定律』簡單的說就是:
不只是地球有這引力,它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不管物體大小,總是對一切物體通用。地心引力使你跌倒時跌在地上,使你走時不致飛上天空,太陽的重力拉著地球,使它繞太陽公轉時不致於脫離軌道。「在宇宙裡每一物體和別的物體,互相吸引。」,整個世界被這力量所統治,這力量的大小要看物體的大小,和兩物體間的距離。這力量可以正確地用牛頓的數學公式計算。
幾乎每一個人都聽過關於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不像許多歷史傳說,這件事是真的,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幾乎掉落在他頭上,因為他是科學家,立刻自問:蘋果為什麼落下而不飛上去?假如蘋果和別的東西都落下,月亮為什麼不落下?牛頓終於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幾年後他立下公式,解釋這支配宇宙的偉大基本法則,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所言及的地球與蘋果間的引力以及地球與月球間的引力是同性質之力,同時又可解釋克卜勒的三大行星運動定律。牛頓所敘述兩物體間的作用力(吸引力)僅涉及到質量與距離,而且是非常漂亮又簡單的方式。根據牛頓的說法,每一個具有質量的物體對另外同具質量的物體所形成的吸引力,和兩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而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用符號表示成
此處m1和m2為質量,而d為兩物體質心的距離。因此m1和m2越大,兩物體間的吸引力越強。相隔距離d越大,吸引力越弱。上式萬有引力定律的比例式,當引進萬有引力常數G以後可以表示為真正的方程式為
此定律的特點為,二物體間的萬有引力為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第一物體施於第二物體之力,沿此二物體質心之連線並指向第一物體。第二物體施於第一物體之力,同樣沿二物體質心之連線並指向第二物體。二力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G值常數為兩個一公斤質量的物體相隔一公尺遠所產生6.67´ 10-11牛頓的力,因此G值為
G=6.67´ 10-11牛頓-公尺2/公斤2
重力常數G不應與g混淆,g為物體因地球拉物體的重力所產生之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G值為純量,g為向量。
G值告訴我們萬有引力是很弱的力,是目前已知的四種基本力(電磁力和兩種核力)中最弱的一種。因此地面上之物體間的引力極小,通常可以忽略。地球施於近地面所有物體之大引力是由於極大的地球質量,這種引力才可以感覺得到。事實上,由萬有引力定律和G值可求出地球質量。質量為m地面上的物體,其重力為
又引進萬有引力定律,地面上物體與地球間的重力為
Me為地球質量,Re為地球半徑,g為重力加速度,合併兩式得
有引力被普通人認為是想當然的力,但科學家是測不到萬有引力的,因為萬有引力弱到幾乎不存在。究竟萬有引力跑到哪裏去了?超弦理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希望。
超弦理論研究者 Nima Arkani-Hamed 希望粒子碰撞試驗將可以表現萬有引力漏到了另外隱藏的空間。
其他科學家認為這個試驗計算可能要幾十年,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Nima Arkani-Hamed, 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說,2008年就可以實現。這一年,他可以從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那裏取得數據。如果Nima 是對的,這個試驗將是第一個科學證據支持超弦理論。
超弦理論誕生於1980左右,試圖回答物理學界長期困惑的問題,為甚麼萬有引力比所有其他三個物理力都要弱,弱到測不到。超弦理論學家設想,如果萬事萬物都是由非常非常小的超弦子構成,理論學家就可以有一個模型統一四大物理力,並且解釋宇宙不同的空間構成,其中包括11維和26維空間。 有的無窮大,有的無窮小。但遺憾的是超弦子太小太小,小到只有原子核的億萬萬分之一,難以證實。所以批評家說,超弦理論是哲學不是科學。
Arkani-Hamed希望探到超弦理論所預測到的另外空間。1998年,Arkani-Hamed發表文章說,宇宙間有的空間小到只有毫米級 (N. Arkani-Hamed, S. Dimopoulos and G. Dvali Phys. Lett. B 429, 263-272; 1998)。 這麼小的空間在我們居住的三維空間根本測不到。
我們所知道的萬事萬物都被局限在三維空間的時空概念理,但萬有引力可能不遵守這個規律。超弦理論理論學家認為,萬有引力可能會漏到其他空間去。如果真如此,萬有引力在觀察中的不可預測的變化也許能提示這些隱藏的空間的存在。
Joe Lykken是費米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他說,這是我們這個領域的分水嶺。過去沒有人能做有關超弦理論的試驗,現在很多人都想在小范圍嚐試。
Arkani-Hamed是兩個伊朗物理學家的兒子,生在休斯頓,長於波士頓。他們在1979伊朗革命後返回故鄉。當宗教極端分子控制政府後,他們被迫逃到土耳其,父親也被迫轉為地下。回美以前,Nima在多倫多住過一段時間。
從小Arkani-Hamed 就喜歡物理,但不喜歡超弦理論,認為它深奧難懂。但在多倫多大學開始學習量子物理時,他轉變了,因為這個理論奠定了高能物理的基礎。他仔細地研究這一理論,覺得超弦理論屬於更高一個層次的學說,遠遠超過當今任何一種學術理論。他說,「顯而易見,這裡有很深的奧秘。」
Arkani-Hamed最後說,如果我們的試驗被證實,那將是三百年來科學界最大的發現。
2006-08-02 19:32:47 補充:
題目出的有點奇怪!= =a
2006-08-02 20:10:50 補充:
題目的重點就是在探討萬有引力對地球的影響
簡單的說就是如此
2006-08-02 20:13:07 補充:
我只是將重點重新整理一遍
這樣子比較淺而易懂
2006-08-03 11:36:12 補充:
石九公的回答蠻深奧的 = =+
2006-08-03 18:48:18 補充:
to:石九公
廢話!我自己整理的東西當然看的懂啊
以前國中學的我都還記得勒!
2006-08-04 10:56:17 補充:
嘿嘿~@@+
2006-08-02 10:53:06 · answer #7 · answered by Mao Jason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