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到底生什麼麼心?
如何生?
有幾個層次?
開悟的你
請簡單回答
2006-08-01 21:34:25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其實
我的問題只是一面鏡子
反應的是你的內在思維
往內觀你會知道答案
2006-08-01 21:53:57 · update #1
重點是
如何生?
有幾個層次?
2006-08-01 21:55:17 · update #2
好像沒說如何生?
是在說結果的樣子
是不是?道可道非常道?
2006-08-01 22:01:16 · update #3
真空妙有?
空性?
2006-08-01 22:18:02 · update #4
大家都好像知道
其實我也正在試可行的方法
知道麵好吃跟真的吃到麵還是有差距地
或許轉往內在
安住於造化的光與音流中
悟現自性與了悟上帝是一個方法
2006-08-02 18:42:39 · update #5
大家都知道答案
好像就缺一個可行方案
看誰先找到和做到
再來教大家
2006-08-02 19:12:26 · update #6
到彼案的船
或到上帝殿堂的鑰匙
或到天國的階梯
到底在那裡?
有人悟到?嘗過嗎?
2006-08-02 19:34:49 · update #7
佛本無無法(有佛法但非人法)
世人以人眼觀, 人心想, 人耳聽
不以佛眼觀, 不以佛耳聽, 無法會佛心
心態, 思維, 語言不同, 才會無法溝通
2006-08-02 19:51:59 · update #8
真理只有一個俯仰皆是
我在努力學習中喔
2006-08-03 19:11:17 · update #9
正是
正是
知空性
了悟空性
運用空性
是有階段地
是需要明師
方法和工具地
2006-08-05 21:52:42 · update #10
如何明心見性呢
有沒有明師教明心見性呢
2006-08-07 20:09:29 · update #11
經典是過去修行人的經驗紀錄
可以參考
但人身難得
生時要知死
就一定要找有經驗的明師
就要找
當代已了悟自性了悟上帝的教練來教
2006-08-07 20:15:12 · update #12
答案是***數日後公布
2006-08-07 21:31:40 · update #13
清靜心
2006-08-07 21:34:00 · update #14
唯然清淨心
2006-08-07 21:34:56 · update #15
我也是在想到底生什麼心,但是從某居士所提供的金剛經經文裡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前幾段經文的註解來看的話~:
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往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往。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
譯:
佛又問須菩提說:菩薩莊嚴佛土否?須菩提言,不也。如來以無得為得,菩薩亦豈以莊嚴為莊嚴。何以故,莊嚴乃法性莊嚴,非形相莊嚴,如黃金為地,七寶為台,此不過是形相莊嚴耳。佛土,即淨土也。莊嚴既不在外飾,則當內淨諸心,心淨,則佛土自淨,莊嚴莫甚矣。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欲塵淨盡,則無所住而生清淨心,蓋清淨心,包涵太虛,充滿法界,無物可比其大。
不知施主有所領悟了嗎~
2006-08-02 01:51:43 補充:
而若有心可以生的話~~那麼那個心是妄心,因為清靜自性是本來就有的 ; 我在想,清靜心是本來就有的,若再想去生什麼心或生什麼清靜心,那麼所生出來的皆是妄心~你當下的心和解脫的佛心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2006-08-02 01:53:23 補充:
琉璃光的回答很有"禪"的味道
2006-08-02 02:08:29 補充:
我在想~若問如何生是不恰當的,因為若它可以生,就好像它本來沒有,而想去生出這樣的一個心出來;但清靜心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有的,不來不去,不增不減,它是不用生的,你的心若想生出一個什麼解脫或清靜的話,也只是妄心而已~
2006-08-02 02:38:46 補充:
(我個人淺見)應該是說內心中的貪嗔痴與六根完全對相應的六塵不起執著貪愛了,用智慧看破放下了,身心皆放下了,那個本來的清靜佛心(涅槃?)自然會現前,就像一杯水若是靜下來,不亂搖晃(對一切看破.放下.自在),那些水中的微塵會沉澱下來,水會變澄徹透明(清靜心現前);而為什麼說你當下的心與佛心無所差別呢,因為水在混濁時,那些微塵也沒有影響到水的本質,只是自已迷惑顛倒,一直搖動那杯水(無始劫來一直追逐妄相,對世間看不破放不下,在六道生死輪迴不斷)而已,差別只是要不要回頭而已,當下的心要不要回頭而已~
2006-08-01 21:45:1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3 · 0⤊ 0⤋
呆呆我去尿尿...
小帝帝忍不住了咩?
^^
2006-08-02 20:35:5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五祖於方丈室中為 六祖惠能大師傳授《金剛經》,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時, 六祖自此證悟此一人人於無始來即不住空、不住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諸塵境,一向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且此一人人都本來俱足的自心如來雖然一向都無所住,卻剎那剎那藉諸緣而出生陰界入等萬法,一切萬法皆不離自心如來; 六祖惠能大師悟得自心如來後,隨即向 五祖稟白他所證悟的內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是那麼的清淨無染。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存在著,從來都沒有出生過,也永遠不會滅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俱足一切世出世間法的功德。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面對六塵境界時,一向都是如如不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一切眾生都俱足的自心如來,雖然從來都無所住,卻能藉諸緣出生五陰十八界等萬法。---《入楞伽經》卷7︰「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大乘密嚴經》卷2:「諸仁者。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諸仁者。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既然阿賴耶識是本來而有,那就是從來沒有出生過;既然阿賴耶識離於無常之過,那就是永遠都不會滅;阿賴耶識又是一切染淨法之所依因,諸佛國土悉以為因;顯然,阿賴耶識心體即是 佛所說不生不滅的真實心,當然就是 六祖所開示本不生滅、能生萬法的自性清淨心了。
2006-08-02 18:37:1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無所住---自性---靜態
生其心---反應---動態
層次
無所住---明鏡映物
有所住---日月無光
2006-08-02 12:05:4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老番顛 6 · 0⤊ 0⤋
無所住=生其心?/無所住=放下/生=拿起----我亂說。
也許參考一下此題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0113857
大慧禪師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7/bj74_2.htm
2006-08-07 13:12:24 補充:
自己與自己的心最親近,自己的心意是否清晰無妄,直心而行無生惡念猜測非法圖謀。
一個無憂無懼的心,時間每秒不同,人算不盡分秒人事物變化,諸葛失街亭、雲長失荊州.....龐統落鳳....卒踢續命燈....世間沒有什麼是可以100%掌握的,優點有時反是缺點?缺點有時反而可轉化為優點?天有不測風雲,只能依當下最善的良心打算人生,心調適到當順或逆來時,都心安理得.接受.處理.放下,無大喜無大悲,該也可以了。
2006-08-10 12:05:12 補充:
無所住---無人無我.虛懷若谷
生其心---民胞物與.以愛扶持
民----萬事萬物
瀏覽網路文章,亦有幾許心情。
http://myweb.hinet.net/home12/don4831/db1/db1d4/db1d402.htm
2006-08-02 12:01:5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再想想 7 · 0⤊ 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大德問問題的方式,看來大德心中已有定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底生什麼麼心?
無住心,無為心。
如何生?
佛性本具。
有幾個層次?
沒有層次。直接了當。
2006-08-03 17:15:08 補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到底生什麼麼心? 如何生? 有幾個層次? 開悟的你,請簡單回答 2006-08-02 23:12:26 補充大家都知道答案 好像就缺一個可行方案2006-08-02 23:51:59 補充佛本無無法(有佛法但非人法)」大德問問題前後矛盾要別人簡單回答,又要一個可行的方法首先佛法不離世間法,沒有眾生何需佛法。另外佛法無邊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的,也不是輕心、慢心的人,可以得到的。
2006-08-03 17:16:02 補充:
2006-08-02 23:34:49 補充到彼案的船 或到上帝殿堂的鑰匙 或到天國的階梯 到底在那裡? 有人悟到?嘗過嗎? 當然有人悟道。只是就大德的情況看來,就算佛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認識,不知道。
2006-08-02 05:26:5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CHIN 3 · 0⤊ 0⤋
世間上的人總是在「有」上求,有車、有子、有錢、有名等,其實「有」還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佛法教我們從另外一個「無」上去思考,你「無」欲則能剛強,你「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就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不是沒有,「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盡。那麼,我們怎樣有一個「無」的生活呢?有四個修行方法:
第一、諸惡無染:「染」有漸進的力量,不容易使人察覺,因此,對於一切的惡習、惡念、惡事、惡友,我們不要去沾染,一旦沾染,就不容易捨離。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只要為人正派,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自然不會招惹無謂的麻煩。
第二、諸行無私: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無私,所以成其大;日月無私,所以能遍照。人生假如想要有一番作為,你凡事只想到自己,只有招致自私的結果,沒有人緣、沒人幫忙,勢單力薄,難以成事。反之,若是心念作為皆能為大眾設想,自然會有大眾的因緣共同來成就,結果必定會更好。
第三、諸心無住:倘若我們平常的舉心動念都住在五欲六塵裡,念念在金錢上,念念在愛情上,念念在名位上,必然患得患失,不得安寧。《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就能無所不住,「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如虛空一般,生命必然擴大無比。
第四、諸情無執:一般人與人互動付出時,總希望能獲得對方同等份量的回報,用情愈深,期待愈大,如果沒有符合自己所預期,煩惱也就越多。在佛教裡,則主張用理智淨化感情,用慈悲昇華感情。你的感情昇華了,你不執著,就不會有情執。古人有謂「情到濃時反為薄,情到深處無怨尤」;佛門也說「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你沒有執著,看起來好像無情,其實平平淡淡最是真,平平常常最永恆,其中蘊含無限慈悲,無限智慧。
「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吾人薄地凡夫雖尚未能體證,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努力做到四種「無」。
第一、諸惡無染,
第二、諸行無私,
第三、諸心無住,
第四、諸情無執。
2006-08-01 22:12:19 · answer #7 · answered by Lee 6 · 0⤊ 0⤋
微然眾生
2006-08-02 23:38:04 補充:
微然冰角
2006-08-04 23:30:42 補充:
如是213
2006-08-11 00:27:50 補充:
知道是知道
離達到清靜心
上帝全然的愛
真正找到內在自性與內在上帝
唯然一笑面對一切
還有距離
2006-08-11 00:28:48 補充:
真正找到內在自性與內在上帝
才能永久安住於清淨心
2006-08-11 00:29:21 補充:
"聖人之路"
2006-08-11 00:30:26 補充:
唯然朋友
2006-08-17 00:15:23 補充:
專注音流瑜珈=聖人之路=明師之道
找明師守五戒觀音靜坐連接上帝
http://www.santmat.org.tw/
2006-08-01 21:56:32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2 · 0⤊ 0⤋
觀照心
2006-08-02 01:52:33 補充:
唯實行三十七助道品能知
多說無益
2006-08-03 02:04:33 補充:
小帝
微然=如是=唯然?
2006-08-01 21:51:33 · answer #9 · answered by 213 7 · 0⤊ 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到底生什麼麼心?
如何生?
有幾個層次?
開悟的你
請簡單回答
===========================
.
2006-08-02 09:56:01 補充:
其實不應該回答的畢竟我沒真正開悟只是因為一些機緣我稍微能體會一些以下就您的疑問以文字解答其實您的思考已經偏差了所以您無法契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到底生什麼麼心?==)應無所住時就是,無心可生(執著) 一生即非應無所住。(生其心:安住於此時的〝清明〞中)外緣來時,緣起緣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以智慧及行願分辨拿捏。但內心不起依於五蘊六塵之攀緣。
2006-08-02 09:59:19 補充:
>>如何生? ==)應無所住時即是,心想如何生就不可能契入。>>有幾個層次?==)未入之前萬千層次,契入之後毫無層次。 >>開悟的你 >>請簡單回答==)尚未開悟,努力學習中。
2006-08-02 10:30:31 補充:
>>好像沒說如何生? ==)佛法84000法門,請您依自己根基緣分,老實修行。雖然我有我的方法,但未必適合您。且我所知並不夠寬廣,還是不說的好。>>是在說結果的樣子 >>是不是?道可道非常道? ==)金剛經說:『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若無契入,所有言語,皆是多言。如對盲者訴說種種顏色,盲者無法體會。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契入方法,便是老實修行。而每個人機緣不同,說來話長了...>>真空妙有? ==)這又是契入之後的活用,抱歉,已非我所知。
2006-08-08 03:31:19 補充:
>>唯然清淨心
=====================
^^ 不錯...常住清靜之中~~~
不知是算色界還是無色界~~~~~
.
2006-08-01 21:39:04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PINE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