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此名言出於哪位作家的哪部著作
其想表達的意義為何
2006-07-29 19:06:47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以上諸位的回答似乎都差強人意@@
讓我們重看一次莎劇《哈姆雷特》的上下文吧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活下去,還是不活呢,這就是問題阿。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何者比較高貴呢?在心智上忍受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殘暴命運的投石和弓矢,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還是拿起武器對抗如大海般無盡的困難,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Hamlet, Act III, Scene I)
然後,一再抵抗來結束他們?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景)
Hamlet有著優柔寡斷的個性,遲遲不肯為被毒害身亡而篡位的父親復仇,極有可能是因為他本身的弒父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由他的叔父Claudius完成了,也就是說:哈姆雷特如果殺死他叔父,就等於殺死他自己,所以他內心非常矛盾與掙扎
如果不談心理分析而談馬克思主義,哈姆雷特的時代正處於舊時代(封建制度)與新時代(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顏元叔教授曾指出哈姆雷特的復仇涉及了三個同心圓==>個人悲劇,國家悲劇,宇宙悲劇。這也就是為何哈姆雷特在劇中一再把自己的困難處境給廣泛普及化,例如把對母親Gertrude的厭惡擴展為對全女性的憎恨"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把自己不想復仇的掙扎擴展為許多人自殺時的猶豫
莎士比亞藉哈姆雷特之口,"To be, or not to be"一語道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所面臨的矛盾狀態,也可以說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潛伏的恐懼、集體無意識,哈姆雷特最後的死可說是時代的犧牲品,他的悲劇性絕非被侷限於丹麥王國
以上為個人淺見
歡迎大家加入討論
2006-07-31 18:20:4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rk 3 · 0⤊ 0⤋
我們老師是說「做與不做,真是難題」之類的...Hamlet真的是個很難討人喜歡的角色...
2006-08-12 03:33:4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這是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裡的一個角色的 句子˙
俗話都是翻 <要活,不要活 那是個問題>
不過我有問我老師 他說 是<"是或不是 那是個問題">
不過都差不多啦.
2006-07-30 09:13:4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風尋 2 · 0⤊ 0⤋
William Shakespeare-Hamlet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
而男主角是哈姆雷特,也是一位丹麥王子,
天生性格優柔寡斷,而且對事情的看法總是有很多疑惑,
當他覺得無法解決疑惑時,死的念頭就由然而生,
可是他對該不該死又有了疑問,
剛開始哈姆雷特想說,死-就是睡眠,而一切會煙消雲散,
但他又想到,睡眠也許要做夢,這樣死後就不得安寧。
活著的時候已經很痛苦,死了以後又是一種苦難,
這真是一種兩難的決擇。
哈姆雷特的獨白:「要活,還是不要活,都是個問題。」
2006-07-29 19:59:5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Kahn 3 · 0⤊ 0⤋
"莎士比亞"的 "哈姆雷特"
想表達的意思是,劇中一名角色內心的掙扎
2006-07-29 19:12:3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Howard 3 · 0⤊ 0⤋
這句出於《哈姆雷特》(Hamlet)的名句,通俗的翻譯是「活好,還是死」(To be, or not tobe…)。在那大段獨白,Hamlet 王子嘗試解釋對於「自殺」的恐懼與不確定性。但,他也不是真的怕「自殺」,他其實是怕「死」。但,他也不是真的怕「死了」,他其實是怕「熟睡」。但,他也不是真的怕「熟睡」,他其實是怕「會作夢」。接著,像是倒轉時鐘一樣,他把整個過程翻轉回來 ── 對,就是因為怕「會作夢」,人們才不敢勇敢地去「自殺」。這個一切建立在虛構中前進的過程,確實造成了某種說服力。
英翻中:生還是死?
(大白話)做還是不做!?
To be, or not to be
意思是 去做, 或不去做
2006-07-29 19:11:2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FHL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