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認為沒有感情這種東西,就沒有煩惱,不會因為感情煩惱的人就是聖人。
特地去翻閱關於魏晉名士的書籍發現到-
在魏晉的清談,就常討論,聖人有情或是聖人無情
看一看後,我比較認同的是,聖人無情說...
目前小弟正在做,無情的修行,而且小有一點成果。
我修行的竅門就是,把世間上一切的感情都當作是假的,並不是真的。
自從這念頭形成後,感覺自己變得好像比較豁達說,心感覺較以往清澈,不若以往時常湧出亂七八糟的負面情緒或是妄念了說,而且現在的講話和動作,可以較慢條斯理(過去的我,講話是超快的很少人快得過我,我也經常不知不覺越說越快) 。
我這樣作無情的修行,這是否有違佛法呢?
這樣若是違佛的話,又是哪邊不對了呢?
2006-07-27 18:55:40 · 14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只是雙方腦子裡的一種意識
當兩人葛屁後感情就不存在了
即使是感情是真的 第三者也無法證明那個感情是真的
因為假的感情也可能被當作真的感情
不然為什麼會有一堆憨仔為情所困呢
所以感情這種東西不是真的...
只要認為所有的感情都是假得後
就不在執卓需要有感情這種東西
所以人生自此更豁達 更自在 更消遙了.....
沒有感情即不容易產生 雜念 妄念
如此一來 就很容易達到 清 的地步
清 有助於智慧的開啟 甚至是修行神通
有沒有感情和有沒有慈悲心是兩回事
只要把慈悲變作一種習慣 在捨棄掉感情後
還是可以很自然的做些善舉......
2006-07-27 19:28:12 · update #1
To:怠惰的修行人
無明是“愚”、“痴”,無無明的境界確實沒有苦惱!
不過因為還有快樂的感覺,知道什麼是快樂,所以一但失去了自己認定的快樂,
就很容易回到無明去。
所以解決煩惱之道,就是無情的修行。
但我認為無情的修行人,並非要把自己表現的像木頭,因為這會讓人家覺得怪怪的。
無情的修行人還是可以表現出豐富的 “情感"、“情緒”,但是這種“情感"、“情緒”並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用“記”的 知道在什麼時候與狀況,該表現什麼樣的“情感"、“情緒”。
簡單來講 就是“情感"、“情緒”是看場合狀況表現給別人看的啦~~
2006-07-27 19:54:01 · update #2
我再把我的無情的境界舉個例說明一下,比方說朋友打電話來說“xx帶衰!我出車禍了,現在人在醫院”,無情的修行人在講完電話後,仍可保持平靜的心 繼續做自己的事(比方洗碗燒菜)但是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不需要擔心朋友的傷勢,在意朋友的傷勢,只需記得我什麼時候該帶個東西去探望朋友,
對任何事情都不需“在意”只需記得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2006-07-27 19:54:12 · update #3
對任何事情都不需“在意”只需“記得”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小弟接著繼續說......
因為“在意”就是一種“雜念”、“妄念”,“雜念”、“妄念”使得心無法清澈,若能鮮少產生“雜念”、“妄念”所以在任何時候與狀況都能保持清澈的心與平靜的心,如此便能容易達到對任何事情都不為所動的聖人之境了~~
2006-07-27 20:02:32 · update #4
To:小杏
我沒說無情=慈悲
我是想說但是作無情的修行人,一樣可以培養慈悲心 作個有慈悲心的無情修行人。
起心動念這句話我知道,這邊講得“念”,在我看來就是“雜念”、“妄念”。不容易起心動念的比較接近勝人的境界。
比方說有些人心理經常會想說
[嘿嘿!!我要來幹個什麼,作個什麼,之後會得什麼。腦子裡時常在思考要做什麼以希冀得到預期的結果,並以此越想越高興。]
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以前的我也常常這樣,想半天都是空想,而去做了又常得不到希冀的結果,得不到悉冀的結果就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這就是無明!!
無明之人多之又多,無無明之人少之又少,即使無無明後還是很容易回到無明去。
2006-07-27 20:15:08 · update #5
現在的我在路上閒逛以及馬路上騎機車,幾乎沒啥妄念了,頭腦時常呈現空白狀態找不到什麼東西來煩惱一下。如果有動腦,想得東西就只是最近所翻閱的書籍裡面的內容罷了而已~
現在也覺得賺到錢沒必要喜悅,但是要記得要做賺錢的行為才有辦法生活。沒賺到預期的錢也無須不爽,因為一定還有生活的法子,就是說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生活,不求多一切夠用就好。
2006-07-27 20:25:27 · update #6
目前尚未思考過何為“覺”,所以對“覺”沒有概念。
吾並非執著於“無”。吾是不貴“無”亦不賤“有”,因吾以為世間的一切皆非“真”,因不以“有”喜,不以“無”悲,世間一切皆可“有”可“無”也。而吾以為可“有”可“無”之境乃“自在”之所在!
2006-07-27 22:07:18 · update #7
小弟慢慢來回答,
下面的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大哥問我有冇婚姻?
小弟只能說不重要。為何不重要?我用以下例子來解釋:
(1)有人心理哈女人,成天想些有得沒得,甚至是閱讀談女人的書籍,
不過就是不敢或是不肯付出實際的行動。
(2)有人覺得很缺女友 因此付出了行動,整天亂追,對象不對,方法不對,追半天都沒有結果。
(3)有人在交了女友,交往後知道當前交往的女友,不是自己真正所以所要所愛的類型,且知道和當前的另一半一定不會有結果的,但卻成天寒喧問暖 裝甜蜜,這種人把愛情當遊戲,存有玩的心態。
2006-07-28 19:32:35 · update #8
(1)& (2)& (3)在我看來都是無明。
我的做法是
不做追女人的思考,不刻意去追女人,不執著於要有女人。
我認為姻緣天注定,感情隨緣便自在。
而很多人都說異性是另一半。
這句話我不是很認同,因為這是某種主觀意識罷了。
當情侶中的一人葛屁後或是兩人分手後哪來的另一半?
2006-07-28 19:32:57 · update #9
To:摩尼珠大哥
您好像有點會錯我的意了,輕視是帶有瞧不起的意思,不在意是比較不刻意的將某人、某物、某事一直持續不斷的放在心上,所以不在意和輕視還是不太一樣的。
而且小弟個人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道,真正的理,所以只需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道理與有辦法修行的方法即可。
打個比方好了,基督教信仰的人,跟我講半天,我也很難接受他們那套基督徒的思想與價值觀。但是基督教與聖經對於基督徒而言是真理。
所以道理沒有真正與絕對,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但是要知道不能為了自己的道理去做傷害他人的行為。像是聖戰、十字軍東征的這些傢伙為了自己的道理去傷害他人,就是無明。
2006-07-28 19:33:30 · update #10
感情在兩個人葛屁後就沒有了,此論點我與我媽討論過,我媽也沒否定我的說法,坦白說,因為我們家算單親,所以我媽看透感情這回事很久了。我甚至再對我媽說,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是一種本能,這也不是真,我媽也說是。(但是她還是很關心我啦~)無中生有,有終歸無,上網是消遣,吃東西是維持生命。不當流浪漢的原因是因為對於當流浪漢這回事沒有興趣。
雖然您的觀點與小弟不同,但我覺得你說的東西也很好。
但是我還是覺得,世上沒有真正和絕對的道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自己的道理。
2006-07-28 19:34:51 · update #11
所以大哥您說小弟是虛無主義,小弟自己覺得虛無也好,非虛無也好,但小弟自己是從媒體報章雜誌以及週遭的親人注意觀察分析後,以及閱讀一些關於宗教與哲學的東西,找出我覺得適合我的道理。
或許您會問我為何不出家,我會說我只是看透而非看q破,看透仍可在紅塵世俗中打滾,因為我記得我還有很多應該要做的事,就是我這輩子的使命或是任務,譬如像是當一個好兒子,孝順奉養長輩這回事。而且出家人約束太多了,小弟沒有那個興趣去守一堆約束,但基本上我對於弘法的出家人仍是尊敬的,譬如佛教頻道的那些法師。
2006-07-28 19:35:57 · update #12
TO: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兄
我是覺得[煩惱]和[在意]有關,[在意]在我看來是持續性的[記得和回想]。
您說“記得也等於[細微的執著]”,我覺得您講的也對。
但是[記得]比起[在意] ,兩者執著的程度差很多,所以[記得]這回事並不影響我的自在,也不影響心的清!
我也知道心是不可能永遠的清,但一旦有妄念變濁後,得馬上排遣掉回復原本的清!
2006-07-28 19:47:56 · update #13
TO: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要"清"不一定 就得"捨棄"什麼...
請仁者慎思:
[既來者即應之 如去之就不思]}
要清確實不一定得捨棄感情這種東西
不過有了情感確實會比較濁
過度的感情容易變成一種累贅
就拿我室友來說好了 跟女友是照三餐電話問候 睡前還要再問一次
有了感情這種東西 就要遷就來遷就去 煩死了 他女友找不到他人還打我手機問候
(真是莫名其妙 一天不講電話會死唷)
我室友就是這樣 作什麼事情都不專心 手機在身邊的話 就沒辦法看書了
(若我媽每天一通電話我就會覺得煩了=_=)
2006-08-02 20:31:55 · update #14
雖然星期一是七夕 路上也是一票人在拜拜
我就把所有的拜拜都看作是在拜孤魂野鬼
個人覺得無情才是王道......
雖然無明是比無情好
要到無明的境界 太麻煩了
而無情就可以達到我要的效果 所以無情就好了......
妄念一來的時候 我就會在心理默念道家的清靜經
練一兩遍後 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了
其實呢?
我承認完全捨棄感情這回事還是有困難
而且把感情做好 過頭的話 就很容易陷入感情的煩惱 所以
2006-08-02 20:32:30 · update #15
我覺得
對感情是
"不求"
"不當一回事"
這樣比較自在不是嗎??
反正目前的我還是屬於接近無情的狀態
繼續講說太多對我無關緊要的話
似乎很像我在執著什麼事情
所以小弟不多說了
我繼續看我的書
過陣子有想到什麼 再過來跟各位大哥討論
2006-08-02 20:32:48 · update #16
眾生覺醒跟我有關係嗎?
人家要執迷不悟 沉淪在苦海是他家的事情...
少管為妙...
2006-08-08 19:51:39 · update #17
即使他們沒有覺醒 我還是可以照樣吃喝拉撒睡
我確實知道很多人他們的生活行為 是無明 是愚痴
我也不是沒有和朋友講過一些
我對於他們某些行為的觀念與看法
講了的結果大部分被當耳邊風
甚至還用詭辯的方式來反駁我
結果只是在掃自己的興吧了
人家喜歡無明 喜歡沉淪在苦海 就隨人家高興吧 c.. c..
所以我覺得呢
修行 是個人的事情 修養個人的心性即可
越去管人家的事情 只會越管越煩罷啦
我開心自在就好 別人開不開心何我關??
或許比較適合我的是道家思想而不是佛家思想......
2006-08-09 15:53:46 · update #18
還有讓眾生覺醒這有多少人辦得到?
電視上那些弘法的法師都不見得辦得到了
畢竟能接受善知識的畢竟是少數......
能聽能接受最好 不聽不接受就算了......
去跟屠宰業者講慈悲
人家會當你是屁 是鬼話......
去跟喜愛到處搞男女關係的人 講 犯淫
(這種現在很普遍)
人家也會當你是屁 是鬼話......
2006-08-09 15:57:48 · update #19
道可道非常道
開始道:名可名非常名
何謂 有 何謂 無 有亦是無 無即是有
大地造萬物 萬物造萬象 萬象造真假 真假造有無
有法說亦無法講 雖有得 但亦有失
有好即無壞 有壞即無好 有好有壞就無好無壞
實體虛影合做一 實體虛影分做二 故二者為其一 一者可分二
用了好的方法並不一定是做對事 用了壞的方法也並不一定是做錯事
有情方就無情處 有情 無情就得看方處
把有感情看作假 不是真無情 而是真少情
把無感情看作假 不是真有情 而是真多情
一個人要適當的去做好自我的情感控制 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智慧
做好了適當的情感控制後 那就得智慧了
你名一 我名二 他名三 到頭來都是名 其名為真實不虛 其一二三為真虛不實
只要大家認清本分 那就行了
自然之師 無為之道
2006-07-31 01:21:21 補充:
*聖者之所以聖也! 乃是可以把私人感情給隱藏著,把眾人的感情給激發出來.*感情不分真假,只有好壞多寡.
2006-08-14 01:39:32 補充:
因該說這樣可能清楚點>
用無(情感)的眼光去看待眾人>公正
用有(感情)的行動去對待眾人>平等
2006-07-28 00:04:4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易賢Kaven 1 · 0⤊ 0⤋
舉個真實例子讓你自己去思考看看 你見到電視上的人受到災難毫無感覺 事實上 很多人都是如此 那幹嘛修 又何必修 不用調教 這已經是我們來到這以後的本能反應了 不相信 自己可以去瞧瞧 看看有誰會把誰擺心理 還是永遠只擺著自己而已 再換個角度說 你們有一天若是體驗過 我倒想親眼見識 你們的反應
2016-02-13 00:59:3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4 · 0⤊ 0⤋
隔壁的女友劈腿 讚呀
小弟放鞭炮慶祝他脫離感情的苦海
錢被朋友倒了 讚呀 他總算還了一部分上輩子欠人家的債
車子半路拋錨 花錢消災就好了呀
踩倒狗屎好狗運耶
他引爆瓦斯桶 這只有讚啦
會死就是會死
不會死就是不會死
命不該絕的人就是剛好不會在家
會死的都是天注定的啦~~~
真的隔壁鄰居引爆瓦斯
我和他一起陪葬我也認了.....
反正生命本來就是很無常.....
2006-08-13 12:30:4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多情卻似總無情,不住心,不住境,善哉善哉,路過此地簽名留念.
2006-08-12 21:46:5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本來八風吹不動 3 · 0⤊ 0⤋
無情頂多成就阿羅漢,恩,也是很高果位。
2006-07-29 08:23:1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修為應該不只一人或佛教徒或有修行果位的大智慧者,應是所有人應有的智慧
2006-07-28 12:24:23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1 · 0⤊ 0⤋
大德言之鑿鑿,學佛的理性吧!
有情世界,以慈悲相應,要做到對待眾生有平等心.不容易啊!
若以無情對待有情,豈不在求自保?以”理性”面對人生百態吧?
求得不打妄想.”感覺自己變得好像比較豁達說,心感覺較以往清澈,不若以往時常湧出亂七八糟的負面情緒或是妄念了說.”
求得欲念少有.”我在路上閒逛以及馬路上騎機車,幾乎沒啥妄念了,頭腦時常呈現空白狀態找不到什麼東西來煩惱一下。”
求得析理客觀.”覺得賺到錢沒必要喜悅,但是要記得要做賺錢的行為才有辦法生活。沒賺到預期的錢也無須不爽,因為一定還有生活的法子.”
”認為沒有感情這種東西,就沒有煩惱,不會因為感情煩惱的人就是聖人。”.聖人境界僅如此嗎?那麼斷三千煩惱絲的出家眾,豈不皆成聖人?
”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想都是空想,而去做了又得不到希冀的結果,得不到悉冀的結果,就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這就是無明! ”。紅塵滾滾,人生百態皆如此.”
大德洞察人心,觀察細微有感而發.”無明之人多之又多,無無明之人少之又少,即使無無明後還是很容易回到無明去。 ”
去煩惱、妄念、無明、無聊,只是回歸本心知性.若是聖人,行善法,度眾生啊!
2006-07-28 02:47:41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5 · 0⤊ 0⤋
成佛成道皆在自身中~ 止想無欲是無亦是空~ 修道修心心無既是道~
何謂空?
猶如酒醉無知無覺般~
既然你心中已無妄念~
就可體會天之道,是以天心廣披萬物而不停,人之道則是以道心順化情事而無情。可脫離空間的壓力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在俗世中做該做的事而不受影響。
2006-07-30 00:05:36 補充:
修佛修道是修自身的心.
說白話就是修心與修性.
修的是不生妄念與無求.
心若無求何來煩惱之苦.
既然還活著就有自己該做的事,該盡的責任.
差別是在俗世中做該做的事而心是不受影響的.
2006-07-27 20:47:36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1 · 0⤊ 0⤋
感情和理智是相對的
所以把"感情"捨棄,會感覺較"清",較慢條斯理,較清楚明白,那是一定的
因理智就系這種作用
捨棄一切執著.不止是對感情而己,那時覺性就有機會顯現了
目前您的路,看起來方向是對的,,加油
捨棄執著===就是佛所說的""放下"""
等到最後連"放下"的這念頭也"放下"時,,,即是真開悟的時候了,,
沙盡金現,垢盡即明
加油哦
2006-07-28 00:34:51 補充:
版主偶認為您應該去看一看213大大的那個網址,是奧修的東西因你的"""放下在意""""和奧修的""加強覺知"""似乎剛好是兩個不同的路線你的路線是===去妄即覺他的路線是====強覺抗妄偶認為您可以參考看看,也許也是一條路想看看您的感覺那條路如何?
2006-07-29 22:13:34 補充:
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能轉移依附在"捨"上頭,總比依附在"感情"上頭,好!
能轉移依附在"佛號"上頭,總比依附在"無明"上頭,好!
於因緣所生法中,將來所生的果,也比較有機會令其証菩提(障礙較少) !
既來者即應之 如去之就不思
這句是菩薩能定了,說滴話,凡人還未定,應之很容易就流走了,,去之就不思
,無處依附轉移,更系困難!
2006-07-30 13:53:36 補充:
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大大
偶就系怕版主看了您那一句
要"清"不一定 就得"捨棄"什麼.
結果走回頭入,就掛了,才提出的
應該系,先捨棄一切,再將捨棄的念頭,捨棄,如此說法,才比較不致令別人誤解!
您以為如何?
參考參考,有錯還請指教哦
2006-07-30 18:02:03 補充:
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對,
面對它 作好它 再""放下""它
放下==就系偶說滴"捨棄"的意思
不用捨棄 也勿需忍耐
您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只有
面對它 作好它
少了一個放下它,因為情緒不起,所以不需再放下
這部份又比上面的那個位置,功夫要多一些了,需要對佛法有些明白,才能做到,,不明白的人,只聽到""不用捨棄 也勿需忍耐""很容易就以為,不用修了
不知您以為如何?偶滴淺見
2006-07-30 22:28:30 補充:
阿里山國家公園皮皮剉~冰店 大大
只系討論
善知識 不敢
個人還在摸索,,呵
一起加油吧
2006-07-27 20:05:43 · answer #9 · answered by 松沙小 7 · 0⤊ 0⤋
不錯呀.你覺得有進步就好~
佛教追求的是只要能讓你少苦,離苦就行了.一些負面的情感當然是越少越好,若不會造成自己苦惱的情感就沒必要清除了,反正人也不是木頭,要完全無感情我想也不太可能吧...我們追求"美好的感情"就好~^^"
無情的東西當然就不會有什麼苦惱,所以苦與他們無關,他們也就不需要學什麼佛還是修行了...
通常一般人的感情大多是那種"無明","執著"...等會造成苦惱的,所以感情越豐富的人苦惱看起來就會比感情較少的人多~不過造成苦惱問題的癥結當然不是在"消除感情"上,因為情感不是苦惱的主因,"無明"才是苦惱的主因,所以努力消除無明我想應該才是減少苦惱正確的目標....
2006-07-27 19:25:13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