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想找1952年葛萊瑟發明氣泡式粒子探測器的報告內容.不知如何找取?希望有懂的人或學生能告訴我.往那個方向找呢?

2006-07-25 12:00:22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資心 1 in 科學 其他:科學

容我再補充一個問題
請教:在這個探測器中.發現電子的波動時間可達到10的22分之1秒鐘.我想要這個報告.非常感謝.因這才是我要找的真正問題.

2006-07-26 11:57:11 · update #1

1 個解答

1952年,美國中葛萊瑟發明氣泡室(Bubble Chamber)是一種粒子探測器,其原理是在容器中盛以液體,當高速粒子在液體中行進時,液體會沸騰而產生一連串的氣泡,經常使用的液體為液態氫,氣泡室優於霧室,因濃稠的液體可以發生較多的原子核碰撞。此外,在氣泡室中加以磁場可以讓帶電粒子產生偏轉,更可以了解這些粒子的一些性質。葛萊瑟(Donald Arthur Glaser 1926~)因發明氣泡室於1960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1955年,塞格雷和錢伯林利用高能加速器發現了反質子,他們因此獲1959年物理獎。
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提出在弱作用力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例子,並在1957年由吳健雄女士證實了李、楊的推測,李政道與楊振寧因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
1959年,王淦昌等人發現了反Σ負超子,是一個反粒子。
1964年,蓋爾曼(Murry Gell-mann)提出夸克模型。1969年諾貝爾物理獎。
1964年,美國的研究人員巴爾.費契和詹姆斯.克洛林在美國的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在調查K0介子衰變的過程中發現「CP對稱性的違犯」情形。這對於「反粒子」為何消失是一個關鍵點的發現。
196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弗利德曼(Jerome I. Friedman)、肯達爾(Henry W. Kendall)及史丹福線型加速中心(SLAC)的泰勒(Richard E. Taylor)三人於1967至1973年間在史丹福大學領導一連串實驗,其中的一篇論文「高度非彈性電子-質子散射所觀察到的行為」(後來稱這一個研究領域為「深層非彈性散射」),這個實驗是以高的電子束對氫原子核(質子)或氘原子核(質子+中子)作非彈性散射,結果發現,必須把質子或中子視為由更小的點狀粒子所組成才能合理解釋這個散射現象,由此證實夸克是真的存在。三人因此同獲1990年諾貝爾物理獎。
1970年,日本南部陽一郎提出「弦理論」原型,同年末英國的葛林、美國的舒瓦茲加入超對稱性概念,合成「超弦理論」。
1974年,丁肇中發現第一個夸克,魅夸克。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
1975年,發現τ粒子,為第三代的輕子之一。最後一個輕子τ微中子在2000.7.20由費米實驗室發現。
1977年,列昂.萊德曼發現底夸克。
1984年諾貝爾物理獎,魯比亞Carlo Rubbia(義大)、范德米爾Simon Van der Meer(荷蘭),促成 W 及 Z 粒子的發現 。
1985年,普林斯頓大學「E8×E8混合型超弦理論」(第一次超弦革命)
1986年諾貝爾物理獎,魯斯卡Ernst Ruska(德)電子光學的基礎研究&發明第一部電子顯微鏡。賓尼希Gerd Binning(德)羅雷爾Heinrich Rohrer(瑞士)發明穿隧顯微儀。
1988年諾貝爾物理獎,萊德曼 Leon M. Lederman (美)、史華茲 Melvin Schwartz(美)、史坦伯格 Jack Steinberger (美),發明產生微子束的方法、發現緲微子而顯示出輕子的二重態結構。
1990年諾貝爾物理獎,弗利德曼 Jerome I. Friedman(美1930-)、肯達爾 Henry W. Kendall (美1926-1999)、泰勒 Richard E. Taylor(美1929-)。對粒子物理的夸克模型(1969)之發展有重大貢獻。
1994 M理論 (第二次超弦革命)
1994年諾貝爾物理獎,布羅克豪澤 Bertram N. Brockhouse(加拿大),中子的非彈性散射研究。蕭爾 Clifford G. Shull(美),對中子的彈性散射研究。
1995年,費米實驗室宣稱發現頂夸克。
1995年諾貝爾物理獎,帕爾勒 Martin L. Perl (美),於1975年宣稱發現陶子( tau )。瑞那斯 Frederick Reines(美),探測微子。
1996年諾貝爾物理獎,李大衛 David M. Lee(美)。奧謝羅夫 Douglas D. Osheroff (美)。李查遜 Robert C. Richardson (美),發現氦三超流現象。
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朱棣文 Steven Chu (美,華裔),柯恩唐努吉 Claude Cohen-Tannoudji (法)、菲利普 William D. Philips (美),發明雷射致冷捕捉原子的技術。
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拉福林 Robert B. Laughlin (美), 史托馬 Horst L. Stormer (美),崔琦 Daniel C. Tsui(美,華裔),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與一種具有分數電子荷激發態的量子流體。
1998年5月,日本神岡山實驗室曾宣稱找到了微中子有質量的間接證據。
1999年諾貝爾物理獎,霍夫特 Gerardus't Hooft(荷蘭)、維特曼 Martinus J. G. Veltman (荷蘭),闡述電弱交互作用的量子結構,使電弱理論廣被接受。
2000年7月20日,費米實驗室宣稱,發現最後一個微中子-τ微中子。

2006-07-25 12:57: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ao Jason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