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何有人說:
『尼采、佛洛依德和馬克思,我視之為後現代先知,因為離開此三人的思想整個後現代就垮了,雖然他們是非常現代主義的代表,但他們刺激了後現代複製文化和消費文化的發展。』
http://ccs.nccu.edu.tw/oldccs/nccudr/full/post2.htm

2006-07-23 16:21:35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章熙 6 in 社會科學 社會學

1 個解答

從尼采的上帝已死,到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其意義的脈絡是相同的,即為主體的權威消逝(或是權威主體的動搖);而佛洛伊德做為精神學派的開山鼻祖,其潛意識的建構與發掘,則促使了媒體文化的延展:夢做為一種潛意識的鑰匙,正如大眾媒體(尤其是廣告),正在以一種夢的方式,來攻陷人類潛意識(或是發掘了人類潛意識,再以再現的方式展示之);至於馬克思,則以物化與異化的觀點,深刻的道出人類即將面臨的窘境.

但除此之外,個人認為,研究貨幣哲學的齊美爾,其實也要記上一筆;雖然,齊美爾對於後現代的影響,並不直接深遠,但是,貨幣做為商品的交互作用,將商品消費,建構為一虛擬的意義,而這意義,可延伸到今日的虛擬消費.而這部分,卻跟後現代的慾,有著關聯性.換句話說,物慾必須建立在貨幣交換條件下,才能形成,因為,此代表非以物易物(即需求互供交換),而是只要有錢,便可以購得自己想要的物件(非需要條件,而是慾望條件),而以金錢創造自己的生活風格.

2006-07-23 18:31:4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鬼王 4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