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我問他要求生哪個淨土 ?
他回答『一切唯識所現』,淨土是虛幻
這是唯識學的講法嗎?和修禪宗有關嗎
感恩~我是佛學幼幼班而已,請正知正見學佛者指教
2006-07-21 06:14:31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微風往事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龍舒淨土文淨土起信五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惟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惟心淨土矣。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謂自性阿彌者。固不妄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是所謂唯心淨土而無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者。非也。又信有淨土而泥唯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佛越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甚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變無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變無嗔無癡乎。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飢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繫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當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而得道則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佛越祖為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薄淨土而不修也。大阿彌陀經云。十方有無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腳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虛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先看看,有興趣且看不懂,我再嘗試翻譯。
2006-07-26 19:05:30 補充:
龍舒淨土文
這是南宋時大德龍舒居士為了推廣念佛淨土法門而著作的書。
淨土起信五
第五段
有專門參禪的人說。惟心才能找到淨土。豈有別的淨土。清淨自性就是佛性就是阿彌陀佛。不必心外求見阿彌陀佛。這種言論似是而非。為何呢?西方淨土。有理論有實跡可尋。
以理論言。因為能將心清淨。以致於一切皆會淨化。可說是惟心淨土啊。
以實跡言。確實有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一再重複叮嚀。豈會說謊啊。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說清淨自性可成阿彌陀佛。當然不是謊言。
2006-07-26 19:19:47 補充:
但是短時間不能明心見性。譬如好的木頭可以雕刻物像而極為華麗。還是要加以雕刻之工作時間。然後才能成為美麗的雕刻。不可突然指著好的木頭。馬上說那是美麗的雕像。
所以說[唯心淨土而無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者]。是太簡略了,說法不是全對。
再說相信有淨土而拘限唯心之說。而說西方世界不夠大,等級不夠高。還說參禪悟性。能夠超佛越祖。想見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是等級低。都是說錯話了。
為什麼?那種言論屬於唱高調。私下擔心不容易到達。
2006-07-26 19:38:44 補充:
西方淨土無貪無變無嗔無癡。我們的心能變的無貪無變無嗔無癡嗎?
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我們卻是思衣而無衣。寒冷因而煩惱其心。我們卻是思食而無食因為飢餓煩惱其心。我們卻是欲靜而不得靜。因為人群互動(人情世事)煩惱其心。我們卻是欲去而不得去。因為捨不得而脫累煩惱其心。
所以說唯心淨土不容易。阿彌陀佛福比山海重。神通力量有如天地。能變地獄為美麗蓮華世界。易如反掌。天眼觀看無盡的世界。有如眼前。我們的福力。是無法做到的。時常恐懼前世業障深重因此而墜落地獄。更何況要變地獄作美麗蓮華世界。隔壁發生的事也不能知道。更何況要見無盡的世界。
2006-07-26 19:52:56 補充:
所以說清淨自性就是佛性就是阿彌陀佛。實在很難實現。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可以為淨土。卻不能立即成為淨土。我們的清淨自性可以成為阿彌陀佛。卻無法立即成為阿彌陀佛。
不要忽視淨土法門而不修。捨卻阿彌陀佛而不欲見。因為修往生西方而修得成佛非常簡單。在沙婆世界。想要參禪悟性。超佛越祖非常困難。
更何況修淨土法門。不礙於參禪。為何參禪者。一定要輕視淨土法門而不修。大阿彌陀經說。十方有無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菩薩尚且想往生。我算什麼人哪。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難道我們的果報勝於諸菩薩嗎?
2006-07-28 18:48:17 補充:
由以上論證。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理想遠大而抓不住。理想高大而不切實際。修行未必能到。這種言論誤人太多了。
倒不如腳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跟那些妄言跳脫輪迴與空虛言談無實。天地相遠矣。
2006-07-23 16:47:1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他回答『一切唯識所現』,淨土是虛幻 ?????????
*****************************************************************
大德此人是狂人!地獄種子已發芽也!待業熟直落無間!經無量劫更不復返!!!
*****************************************************************
大德大德您莫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眾生業力變現!!!!!!
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彌陀佛悲智心與大願力與礦劫淨業所成
西方極樂世界非同娑婆世界是眾生業力變現的
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礦劫修行圓滿一切功德
萬德莊嚴的蓮華淨土,阿彌陀佛豈成就生滅土耶?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度盡一切眾生悉歸淨土圓滿菩提
阿彌陀佛豈接引淨業行者住生滅土,令淨業行者未來生死痛苦耶?
若如此阿彌陀佛慈悲心何在耶?
除非乘願力到十方世界度眾生,然心性恆自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金剛般若波羅多心中不動不搖,雖示現生滅相,然本體法身恆住常寂光中如如不動,不動道場遍十方!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者都是一生補處佛位的!一生補處大士豈報土是化城耶?
嗡 嘛呢唄咩吽 賀利
2006-07-21 14:28:5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3 · 0⤊ 0⤋
西方有一個畫家,想要畫一幅耶穌的畫像,於是在全世界許以重金,希望找一個莊嚴、聖潔,貌似耶穌的人當模特兒,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完成畫作。
數年後,有人說,雖然耶穌的畫像如此聖潔,如果能再畫一幅魔鬼的畫像來對照比較,更能強烈的對比善惡。畫家於是又再四處尋找一個面貌醜陋的壞人。後來聽說在某監獄裏有一個暴徒,殺盜淫妄,無惡不作,面目猙獰,好似魔鬼。畫家經與獄方協商,獲准讓這個犯人當作模特兒。在作畫的過程中,畫家覺得此人似乎十分面善,相談之下得知,原來當年畫耶穌像的模特兒正是此人。因為當時獲得一筆優渥的獎金,從此生活靡爛,揮霍無度,狂放任性,終致鋃鐺入獄。畫家聽後,除了替囚犯感到惋惜以外,也深深的慨嘆,原來聖者與魔鬼都是人所扮演的啊! 在佛教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舍利弗尊者見過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發現老友面現兇相,驚問何故?朋友說,最近正在雕刻一尊羅剎鬼面。舍利弗告之:因雕刻魔鬼,長期觀想羅剎猙獰面孔,因此現出醜陋之相;若能改雕佛像,心中充滿慈悲祥和,自能令人身心莊嚴,豈不更好?朋友聞後,果真改雕佛像,數年後,心地一改,面相一變而成慈悲相好,人皆樂於親近。
所謂「誠於衷,形於外」,一切都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心真如門」即佛性,「心生滅門」即凡夫也。
是佛還是凡夫,都存於一心;心中有天堂的聖者,心中也有地獄的魔鬼。吾人每天在天堂、地獄中不知來回多少次?在魔鬼、聖者中也不知昇沉凡幾?吾人的心中具足十法界;在十法界中,人是昇沉的樞紐,因為人之上有佛、菩薩、緣覺、聲聞;人之下有地獄、餓鬼、畜生。
我們立身世間,能以佛心待人,則世界也會跟著我們轉成佛界;我們若以魔鬼的心處世,世間也會成為魔界。佛魔存乎一心,你要做佛呢?還是做魔呢?可不慎哉!
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明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就好比是一位工程師,能起建各式各樣的建築;心也像一位美術家,可以揮灑出不同風采的畫作。因此,世間的好好壞壞,往往取決於我們的一念之間。以下四句共勉:
一、酒不醉人人自醉:喝酒喝得過多會令人酩酊大醉而難以自拔,但是想想,如果不是自己主動去喝,酒又何能醉得了我們呢?有人說:「一醉解千愁。」可是別忘了「借酒澆愁愁更愁。」日常生活中,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我們用「自我陶醉」來形容;心中憂悶,比喻為「憂心若醉」;生活過得糜爛,則喻為「紙醉金迷」;但是不管怎麼樣,千萬不能「醉生夢死」,不能糊里糊塗的過一生,要為自己創造樂觀開朗的人生。
二、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有人說美色能讓人動心,其實每個人對「美」的觀點、看法都不一樣。反應到生活上,有人喜歡自家的院子裡多一點的花花草草,但是有的人卻喜歡空空曠曠的感覺;有人喜歡白色,卻也有人偏愛黑色。所以世間上一切的事物都有為人喜歡與不喜歡的,但是無論如何,對於歡喜的人事物,卻不能過度沉迷,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一旦迷戀了,看到的就只有眼前的利益,心有所侷限,視野就不能開闊了。
三、鬼不嚇人人自嚇:很多人聽到「鬼」,就心生恐懼。其實,鬼是另外一道的眾生,他們有他們的生存之道,不會來妨礙我們、嚇唬我們。真正的鬼不可怕,可怕的是疑心生暗鬼,甚至有的人比鬼還可怕,別有用心的計謀害人。所謂「杯弓蛇影」,有的人看到一棵樹,誤以為是鬼,而嚇破了膽;有的人看到一根木棍,當作是鬼,嚇得魂飛魄散,這都是自己疑心疑鬼的結果,只要我們心存善念,沒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四、氣不亂人人自亂:每個人都會遇到令人氣惱的事,但是一但旦發生不滿,千萬不能一味地氣憤填膺,應該要保持冷靜。《漢書‧楚元王劉交傳》說:「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一個人不能冷靜就會為氣所亂,亂了主張,亂了章法,什麼事就會不按牌理出牌,後果將是不堪設想。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一山還有一山高」一氣還一氣,何時能了得?所以,生氣不如爭氣。
人只要能正直無邪,專其一心,則能不為誘惑所導,不為強勢所亂,不為無明所擾。所以,以下四點提供參考:
第一、酒不醉人人自醉,
第二、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三、鬼不嚇人人自嚇,
第四、氣不亂人人自亂。
2006-07-21 11:59:2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Lee 6 · 0⤊ 0⤋
有一位朋友,我問他要求生哪個淨土 ? 他回答『一切唯識所現』,淨土是虛幻 這是唯識學的講法嗎?和修禪宗有關嗎 這是外道的講法,跟近代修禪宗修到錯亂傲慢,師心自用有絕對很大的關係。
2006-07-21 12:03:37 補充: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卍 萬法唯心所造 卍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2006-07-21 08:00:1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風之天羽 7 · 0⤊ 0⤋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而這個唯心及唯識說的就是第八識.
因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直接間接出生顯現的
再說色法也是一樣是由第八識的內緣力所變現執持才會有地水火風.堅暖濕動等四大體性,有情共業的第八識再依此四大體性之和合而展轉而有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如三界中的欲界色界眾生,因還有有情共業造色的內因緣力未斷,故有變現外相分的器世間及內變的有根身,但是三界中的無色界.巳斷此造色的功能,此造色功能的種子不再流注.所以無色界中沒有真實的色法存在.故稱為無色界.
以此道理故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復次《成唯識論》卷2:「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如是外道餘乘所執。離識我法皆非實有。故心心所。決定不用外色等法。為所緣緣。緣用必依實有體故。現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識親所緣緣。如非所緣。他聚攝故。同聚心所亦非親所緣。自體異故。如餘非所取。由此應知。實無外境唯有內識似外境生。」(CBETA, T31, no. 1585, p. 7, a16-23)
因識所緣唯識所現,四大極微乃識之因緣力所變現,如
《成唯識論》卷2:「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CBETA, T31, no. 1585, p. 10, a17-20)
謂阿賴耶識能與共業有情之阿賴耶識,共依所持共業種子及大種性自性,變生十方虛空中之四大種,藉此四大種轉復共同變現共有共住之器世間;亦能於所變他方器世間之成熟可住之際,於此現時所住器世間將壞之際,便可往生他方成熟可住之器世間中,另行別依各自所緣外四大種,而變現各自之身根、七識心與心所法…等。如是,阿賴耶識所變現之身根,皆是阿賴耶識之相分;外五塵是共業有情阿賴耶識之共相分;相分種子流注而變現之似有質境六塵相等,則是阿賴耶識所變現之各自內相分;所變現之器世間及器世間所出現之六塵相,皆是阿賴耶識之外相分。
復次成唯識論對四大極微說是有方分,即有方分必定是可以分析的,所以四大極微便不是真實有,乃識的因緣力所變現,如
《成唯識論》卷1:「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色等諸法。如何非有彼所執色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理非有故。且所執色總有二種。
一者有對極微所成。
二者無對非極微成。
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能成極微非實有故。謂諸極微若有質礙。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若無質礙。應如非色。如何可集成瓶衣等。
又諸極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實有。
若無方分。則如非色。云何和合承光發影。日輪纔舉照柱等時。東西兩邊光影各現。承光發影。處既不同。所執極微定有方分。
又若見觸壁等物時。唯得此邊不得彼分。既和合物即諸極微。故此極微必有方分。
又諸極微隨所住處必有上下四方差別。不爾便無共和集義。或相涉入。應不成麁。由此極微定有方分。
執有對色即諸極微。若無方分。應無障隔。若爾便非障礙有對。是故汝等所執極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析。定非實有。故有對色實有不成。
五識豈無所依緣色。
雖非無色而是識變。謂識生時。內因緣力變似眼等色等相現。即以此相為所依緣。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以能發識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對色理既不成。故應但是內識變現。發眼等識名眼等根。此為所依生眼等識。此眼等識外所緣緣。理非有故。決定應許自識所變為所緣緣。謂能引生似自識者。汝執彼是此所緣緣。非但能生。勿因緣等亦名此識所緣緣故。眼等五識了色等時。但緣和合似彼相故。非和合相異諸極微有實自體。分析彼時。似彼相識定不生故。」(CBETA, T31, no. 1585, p. 4, a7-b9)
以是之故實相只有一種,謂第八識,四大極微非真實有乃第八識因緣力之所變現,故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無境之理得以成立故。
2006-07-21 13:48:29 補充:
雖一切皆是唯心所現,但十方佛國淨土是真實有,因佛國淨土是其佛的願力所化現.攝受其有緣眾生
2006-07-21 06:58:3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識所顯示 3 · 0⤊ 0⤋
佛說:諸法因緣生!
莫信:一切唯識所現!
當掉進陷阱就難脫身而一再輪迴!
請審慎明察!
2006-07-21 06:23:3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釋大懺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