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誰可以告訴我一些有關西螺大橋ㄉ事情阿~~!!!不管是它ㄉ歷史或者是其他ㄉ東東~~!!越精簡越好~~~!!!不要太複雜~~~!!謝謝!!!

2006-07-18 17:54:5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達叔 3 in 旅遊 亞太地區 台灣

4 個解答

曾有人以『紅橋夕照』來描述民國四十二年興建落成的「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的景色。年近四、五十歲的人應該還記得孩提時代的小學國語課本裡,曾有一篇文章描述西螺大橋雄壯宏偉的景色。這座橋以拱型的鋼桁強化橋樑的結構,使大橋能穩定的轟立在濁水溪上,遠望猶如一座鋼鐵隧道,肉眼從這一端很難看到另一端出口,感覺上深遠而無盡。這座歷經日據時代、接受美援資助建立的大橋,除雙向汽車道外,過去在南下車道上還鋪設有窄軌鐵道,供台糖公司小火車行駛,小火車開上西螺大橋時,南下車道的汽車就得避讓。經過四十七年的挺立,今日的大橋已老態龍鍾,省公路局不得不限制汽車的載重量,而空軌鐵路也隨著台糖公司改採公路運輸而拆除了;再加上濁水溪上數十年來陸續增建五座公路大橋,西螺大橋的負荷與功能已不負往日的重要,但是西螺大橋仿似鋼桁景觀獨樹一格,而風姿猶存。

  西螺大橋於民國二十六年(昭和十二年)十月開工興建,後因二次大戰而使工程宣告停頓,光復後於民國四十一年五月開工續建,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完工,次年一月二十八日通車,為當時全省最長的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當時的縣長吳景徽先生並勒石於橋畔紀念之,可惜這塊石碑於年前遭卡車肇事撞製成三塊,雖經修復,但已折損其原貌。西螺大橋自通車以來,即肩負起南北運輸的交通重任。今雖高速公路的完成與其他替代大橋的興建而取代其大部分的功能,但西螺大橋將永遠成為雲林縣的表徵,深具觀光與時代價值。由於西螺大橋對於西螺的特殊意義,又因集集攔河堰的興建,濁水溪的水量已受到極大的限制,河面縮小而空出大面積的高灘地,因此鎮公所即將規劃其周邊成為一個遊憩區,希望將「西螺大橋」規劃為「觀光步道區」,並配合西螺大橋紀念體育公園及未來堤岸綠化與延平老街的特色,把地方的文化特質和風貌重新展現出來,成為本省「文化藝術休閒的長廊」,讓這樣的歷史記憶,能夠被永遠放置在可視的空間之中。
  
  民國前西螺居民口中的溪底(西螺溪),為扇狀濁水溪支流之一,就如中國黃河一般,每遭遇洪水期,溪水的流向就會有所變動,約在西元十七到十八世紀間(清初到乾隆時代),南岸的虎尾溪為濁水溪的主要幹流;但1795-1898午時又變成中間的西螺溪為主要幹流;而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日治初期的大洪水,幹流又變為北方的北斗溪,1912午時北斗溪與虎尾溪源頭的溪水,被匯集到西螺溪,自此西螺溪便成為幹流。今日西螺溪之名已隱沒,而以濁水溪為名。此後的十幾年間由於溪水流量大,造成泥沙的大量淤積,使得河床日漸升高,甚至有高過西螺聚落的趨勢,為了防範洪水氾濫的災害,日本當局乃在溪邊興建堤防。

  濁水溪南北兩岸的交通,遠在清代時期便設立有渡筏站,以竹筏做為與北方交通往來的主要工具。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大橋建造之前,濁水溪的南北往來,西螺渡站是除集集外另一個重要陸路轉水路的主要驛站。一般來說,台灣的河川冬季時河水枯竭,因此溪面是可供通行的,清代時期常有商人與牛車利用枯水季節通過溪底,至日治時期則開始有車輛往來兩岸。但夏日雨季後,濁水溪的水位大漲,此時的竹筏便成為南北往來的主要工具。日治時期的渡站,便設於現在市仔頭堤防附近(公車站亦同)。但自從西螺溪成為主幹後,雨季常使溪水的水量激增,流速極快,竹筏無法通行,時常使水路交通癱瘓,造成南北往來的不便,此一情況日積月累,造成民眾安全的顧慮與商業活動的限制,而促使地方人士百築橋的提議,是為大橋興建籌議的開始。

  西螺大橋的建構倡議始於日據時代(民國二十五年),當時雲林縣地方人士有鑑於濁水溪江面廣闊,交通阻隔,於是提議興建橋樑,以利兩岸民眾往返。西螺居民於1936年(昭和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正式成立「西螺架設濁水溪人道橋同盟會」,創設同盟會的動機:l.便利商旅,2﹒繁榮經濟,3﹒消除洪荒,4﹒解民痛苦,5﹒關係國防……而其最終希望,則在要求當局實行架設濁水溪(西螺溪)人道橋為目的。當組織成立後,同盟會乃上陳情書至日本總督府,內容略如下:

2006-07-21 18:59:1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小漾 2 · 0 0

西螺大橋雄跨濁水溪之上,起自雲林縣西螺鎮,止於彰化縣水尾村,全長計有1.93公里,對輸運南北交通,功不可沒。西螺大橋的興建,是在民國26年發包,但因中日戰爭、珍珠港事變的發生,使工程停停建建,未能完成。光復後,政府繼續興建,於民國41年5月29日正式開工,不到7個月就全部完成,於同年12月全部完工,翌年1月28日正式通車。

全長1939公尺,橋面寬約7.3公尺採華倫氏穿式,鋼鐵作架,水泥作墩,桁樑引孔,舊時曾附設台糖的小火車軌道,形 成火車與汽車並行的奇觀。

西螺大橋興建過程可分為日據時代橋墩及光復後橋面兩部分,早期的橋墩工程。橋墩的建造是先以鐵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灌漿以後再進行抽沙及施加重量,使板模自然下陷,經過數次反覆施工後才完成深達二樓高的基樁,由此即不難了解當年三十二座橋墩,為何需要耗時兩年時間才得以完成。

2006-07-18 18:29:4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ahaha 3 · 0 0

就紅紅ㄉ那座橋阿~~

2006-07-18 18:00:4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達叔 3 · 0 0

請問~~~你在說國道上的那辜嗎??

2006-07-18 22:07:44 補充:
...因為我只知道~~國道上面西螺休息站旁那一姑耶!!!哈哈

抱歉嚕!幫不上忙>"<

2006-07-18 17:58:3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快樂跳恰恰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