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分享奧修你要求我們放棄記憶,活在當下。但放棄記憶,我也必須放棄我創造性的想像力,我是一個作家,所有我寫的文字都源自於我的記憶。   我想知道,沒有了藝術,沒有了那些使得藝術得以發生的創造性想像力,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托爾斯泰永遠無法變成一個佛陀,但佛陀能夠寫出《戰爭與和平》嗎?   你沒有聽懂我說的話,但那是自然的,要瞭解我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要瞭解我,你必須放掉記憶。你的記憶是一種干擾,你聽到的只是我說的話而已,你根據你的記憶、你的過去來解釋我所說的話。   如果你不在這個當下,你是無法瞭解我的……只有當你在當下時,我們才會相逢,只有當你活在當下的時候,你才和我在一起,否則你只是身體在這裏,心卻不在這裏。   我從來沒有告訴你要放掉關於事實的記憶,那是愚蠢的。事實的記憶是必要的——你需要知道你的名字、你的父親是誰、你的母親是誰、你的太太是誰、你的孩子是誰;你需要知道你居住的住址,你需要回到旅館,需要再度找到自己的房間。    這些關於事實的記憶沒有特定的含意,心理上的記憶才有。事實的記憶不是問題,它們只是純粹的記憶?但當你的心理受它影響時,問題就出現了。試著去瞭解其中的差異。   昨天某個人污辱了你。今天他再次來到你面前?事實的記憶是:“這個人昨天污辱過我。” 心理的記憶是你看到這個男人就開始生氣,你看到他就怒火中燒?而對方也許只是來道歉,或許是來請求你原諒,他或許已經知錯,已經明白了他自己無意識的行為。   他或許是來和你重修舊好,而你卻怒火中燒。你開始生氣、大吼大叫,你無法看見他此時此刻的臉,你不斷地被他昨日的臉所影響?    可是昨天是昨天!從昨天到現在,又有多少水流入恒河了?這個人已經不再是昨天的他。二十四小時帶來了許多的改變,你也不再是昨天的你了。   事實的記憶說:“這個人昨天污辱過我。”但是,這個“我”已經改變了,“這個人”也已經改變了。所以,那個意外就像是發生在兩個與你無關的人身上,這樣你在心理上就自由了,你不會說:“我還在生氣。”不會有憤怒繼續徘徊、逗留;記憶仍然在那裏,但心理上不受影響。你再度碰到的是此刻的他,是此刻的你再度遇到他。   有一個人到了佛陀那裏去,對佛陀的臉吐了一口口水,他充滿了憤怒。   他是一個婆羅門徒,而佛陀說了一些讓他感到非常生氣的話。佛陀把臉擦乾,然後問他:“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佛陀的門徒阿南達看了這種情形非常生氣。他非常非常的生氣,他要求佛陀:“請允許我來糾正他。這太過分了!我不能忍受這種事情。”    佛陀說:可是他沒有對你的臉吐口水。這是我的臉。再說,看看這個人,他現在遭遇到多大的困難啊!看看他,你要為他感到慈悲,他想要對我說些什麼,但語言一點也不管用。這也是我的問題,一輩子的大問題,所以我可以看到這個人現在有著和我同樣的困難。”   “ 我一直想要告訴你們那些我已經知道的事,但我沒辦法說出來,因為語言完全不管用。這個人和我在同一條船上,他是這麼的生氣,甚至沒有任何話語能夠表達他的憤怒。而我則是有這麼多的愛,卻沒有任何話語、任何行動能夠把它表達出來。我看到了這個人的難處。就是看著他!”   佛陀在看,阿南達也在看,佛陀只是在搜集事實的記憶,而阿南達則是在創造一個心理的記憶。   這個人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和佛陀所說的話,他嚇了一大跳。如果佛陀還手或阿南達撲到他身上,他還不致於這麼震驚,因為那是可以預期的、是自然的,是人類回應的方式,不會令人受到驚嚇。   但是佛陀感受到了他的感覺,看到了他的難處…… 這個人走了,整個晚上都無法入睡,只是不斷地沉思這整個過程,不斷地靜心冥想這件事。他開始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傷痛,開始感覺到他所做過的事情。有一個傷口在他的心裏開始敞開來了。   隔天一早他衝到佛陀身旁,跪倒在佛陀的腳邊,親吻他的腳。佛陀對阿南達說:“看!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了!現在他對我有這麼多的感覺,而他卻無法說出任何一句話,只能碰觸著我的腳。人類是如此的無助,當任何事物變得太多的時候,都無法被表達、無法被傳遞、溝通出來,只能以某些姿勢作為象徵。看清楚這一點!”   然後,這個男人哭泣著訴說:“原諒我,先生。真是非常的抱歉,我做了一件極度愚蠢的事,我竟然在你臉上吐口水,在一個像你這樣的人臉上吐口水。”   佛陀說:“忘掉它吧!昨天被你吐口水的那個人已經不在了,而那個吐口水的人也不在了。你是新的,我也是新的!看!現在升起的太陽是新的,每件事情都是新的。昨天已經不在了,所以結束它吧!而且,我怎麼能夠原諒你呢?因為你從來沒有在我臉上吐過口水。你吐過口水的那個人現在已經不在了。”   意識是一條不間斷的河流。當我說放掉你的記憶時,我指的是心理的記憶,並不是事實的記憶。佛陀記得非常清楚,昨天這個人在他臉上吐過口水,但他也記得這個男人不再一樣了。他也不再一樣了。那個章節已經結束了,不值得你把它帶在身上一輩子。但你不斷地攜帶著過去。某人十年前對你說過的話,你到現在都還記得;你小時候母親生你的氣,你到現在都還記著;小時候被父親打過的一巴掌,到現在也都還記著,即使你可能已經七十歲了還記憶深刻。    這些心理上的記憶不斷加重你的負擔。它們摧毀你的自由,摧毀你的生命力,變成你的牢籠。事實的記憶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被了解:當心理的記憶消失時,關於事實的記憶就會非常準確。因為心理的記憶是一種障礙,當心理上受到嚴重的干擾時,你怎麼能夠正確的記憶呢?那是不可能的。你全身發抖著、顫抖著,處在一種地震的狀態裏,你怎麼能夠正確的記憶呢?你會誇大,會添加某些事情,刪減某些事情,會捏造出某些事情,你是不可靠的。   一個沒有心理記憶的人是可靠的。那就是為什麼電腦比人類更可靠,因為它們沒有心理的記憶,有的只是事實,赤裸裸的事實,不加粉飾的事實。    當你在談論一個事實時,那並不是事實,有很多虛構的成分會進入其中,你會修改它,會開始改變它、裝飾它,會加上你自己的色彩,所以它不 再是一個事實。

2006-07-18 00:51:05 · 20 個解答 · 發問者 213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只有佛陀、“如來” 、一個成道的人知道什麼是事實。你從來沒有碰到過任何事實,因為你的頭腦裏帶著這麼多虛構的故事。不論何時,當你發現一個事實的時候,你馬上就把你的虛構添加上去。你從來無法看見事實,因為你不斷地扭曲事實。

2006-07-18 00:51:49 · update #1

 佛陀說“如來”、成道者總是根據事實在說話,“如來”說的都是真理,從來不會是別的事情。“如來”與“如是”是同義詞,不論什麼事情,“如來”就只是反映,像鏡子一樣的反映。那就是我的意思:放掉心理上的記憶,然後你會變成一面鏡子。

  你的問題是:“你要求我們放棄記憶,活在當下……” 這並不表示你不能記得你的過去。過去也是當下的一部分,不論你過去曾經是什麼,曾經做些什麼,它們都屬於這個當下的一部分,它們都在這裏。你的童年在你的內在,你的少年在你的內在,所有你過去做過的事情都在你的內在。

2006-07-18 00:52:07 · update #2

其實這一篇的內容只是在說明不染,不可得的意思而已
就如將軍及 soulism大德及其它類似義理大德所說一樣!

從這一篇裡未學更清楚的了解不可得的差別!
其它好與不好,未學並不在意!
正看則正解,邪看則邪解,不看不解!
正邪的框框沒有必要存在末學的心中!

感謝諸善知識,做更精深的解說,讓學人能夠加以對照其義及深入了解!阿彌陀佛UAU

2006-07-18 18:36:48 · update #3

感謝 酋爸的回應
末學並不把奧修當偶像,只是末學看其文章符合經文所說,且做出另一種明白的解釋,也許太多數的人在看經文時,都會有一種似乎知道又不清楚的感覺,所以末學將一些有益於了解其義的文章貼出來分享給對這部分有不明白的人!
識情為垢(心理記憶),離垢成智(真實記憶),重點還是在時時觀照,活在當下
參考看看!

2006-07-19 17:46:49 · update #4

20 個解答

經文:「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须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從上一段對話中,佛陀已確定須菩提不住相、不住法相,所以佛陀說:菩薩亦如是。為何菩薩要達到不住相、不住法相的境界呢?
緣覺經云: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
六根四大中外和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清淨的最佳解釋就是不取、不捨、不染,所以對離幻垢的「離」,不是離棄斷滅之意,是不住相、不住法相之意。

21.须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無我法者,佛陀先前所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我、人、眾生、壽者皆是學佛行者有所住而生心,故有此四相。若以「覺」的角度看待萬事萬物,一切法皆是幻垢。所以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知身心皆為幻垢而能不執著身心,不執著不是離棄身心,而是對身心「不取、不捨、不染」,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2.所以這段對話後,佛以如來有肉眼不?天眼不?慧眼不?法眼不?佛眼不?問须菩提以驗證是否真懂佛所說義,须菩提也確定的回答如來有肉眼(不離棄色身),有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些是不屬外相的覺的作用)。
23.又問须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須菩提答: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佛陀在這裡告訴我們,恒河沙是目前真實存在,但非永恆存在,意即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24.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圓覺經云:「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眾生「覺性」本自具足,但在某一時空取了某些條件(父母),並受此一時空所有人文、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抓取了某些緣起聚散(例如文化價值觀),因此產生五蘊,常人以此為心,眾生不知此為幻垢而住相生心,故執著於前世今生、三世因果,糾結在相互之間的是非對錯、恩怨情仇、欠債還錢的事件輪迴中,殊不知這些事件是因為「閻浮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而發生。眾生的心落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無止盡的時間洪流中而無法出離,故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這些記憶、妄想、煩惱、業習,亦是菩提生處,所以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三心既然了不可得,那麼何者可得?

2006-07-18 10:39:2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生命愛徒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1 02:17:4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PIEKJTETFMG 1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26 01:37:5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寒夜殘燈大德,您就別問了~~~不說破總有原因~~~應是提點,何須再解??

不過,您的暱稱若是改一下,這意境還真是好啊,寒夜禪燈,寒夜有禪燈,不暖也溫~~~

2006-07-21 20:24:0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7 · 0 0

很不錯的文章
有人說過'一即一切"
從這篇文章的意思可以知道
奧修應該也認同這句話
只不過這樣的"一切"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奧修在這篇文章裡
表達了另一個一
藉著這個一,一即一切變得有意義

2006-07-19 20:01:4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小陽無過 3 · 0 0

213大大 問:

阿一兄 請問您在哪一道?

末學試答:

「不知道」!

2006-07-19 13:07:1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廣結善緣 6 · 0 0

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
我佛大師門,常作如是說.

2006-07-19 13:00:16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呂太豪 5 · 0 0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指的是透過"思惟,觀察"達到"定中起觀"的境界.
要了解如何由思惟,觀察而達"三心不可得",一定要對四禪的過程有所了解.
舉例而言:見佛殺佛是指"初禪到二禪"的境界,如果因為禪悅而被拉走,那
麼就只會成為欲界天人

在佛陀傳裡面,佛陀就是重新對外道的"四禪"重新觀察與定義,而得到最後的解脫.如果想要知道禪宗究竟在說什麼,就一定要對"四禪"的定義了解,然後自己如理做意觀察.

一般不懂四禪境界的人,看公案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淨說一些鬼話.

2006-07-18 05:29:03 · answer #8 · answered by 野胖子--左鏡 7 · 0 0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末學淺見是:
 人生百態,現象何止千萬千,但求活在當下,不要執著在某一個自我設限的現象裡.
 過去,不管自己的生活歷程,多麼鮮明,多麼記憶猶新,都得放下,因為已經是過去完成式了.
 現在,活生生的現象變幻莫測的展現在眼前,放心隨緣而去吧,不必貪戀,不用患得患失.
 未來,還沒到呢,何必費心去猜疑?
 一切都在當下,如緣來.如緣去吧!

你要求我們放棄記憶,活在當下。但放棄記憶,我也必須放棄我創造性的想像力,我是一個作家,所有我寫的文字都源自於我的記憶。
  我想知道,沒有了藝術,沒有了那些使得藝術得以發生的創造性想像力,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托爾斯泰永遠無法變成一個佛陀,但佛陀能夠寫出《戰爭與和平》嗎?

善知識說得好,這些偉大的創作,無價的智慧展現,是善法啊!
佛法不離世間法.不是嗎?豈可捨棄?

要放下的是妄想.無明和煩惱啊!不是放棄有利眾生的創作泉源啊!
有利眾生的創作是善法啊!

2006-07-18 04:50:28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5 · 0 0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只留下好的記憶

六祖慧能大師都說了:

真正的修行者... 是看不見這世間的過失的

2006-07-18 02:05:22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唯讀之心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