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可否另如是解、如是行、如是如是等?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明示佛法不離世間覺,須要歷事鍊心。
淨在染處,可否入染處而鍊心,依染而得淨,離染無淨?

2006-07-09 00:14:37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6 個解答

佛法本來就不離世間法 一顆沙裡看世界 就看你有沒有仔細去觀察 其實我們的所作所為 一舉一動都是法 好比說今天你是公司的職員 你把你的業務做的很好
那也是法阿 你熱於助人那也是阿 為什麼說苦修才能得正果 原因是你沒有歷經
這些苦難 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被魔考倒 一但考過了你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而且當你遇到這些苦難時 你懂得去化解 這也是一種智慧 下次當有人遇到同樣的問題時 你是不是可以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他幫助他解決 試問若你沒有這些經歷
說出來的話就不具說服力 怎樣幫助人呢 而通常愈混雜的地方 也就是愈能煉心的地方 所以我們不能心隨境轉 必須要做到如如不動 但是要做到這樣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你一定會受到許多阻礙 必須要多做功德讓你的阻礙少一點 因此佛法是不是不離世間法阿 哈哈哈 我什麼都沒有說 阿彌陀佛

2006-07-09 04:31:0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阿愷 4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1 23:09: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離塵是斷住塵是迷不住即通不住是心不住不住

2006-07-09 19:17:1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213 7 · 0 0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以下以十位明示佛法不離世間覺,須要歷事鍊心。淨在染處,可入染處而鍊心,依染而得淨,離染無淨之事例供參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首即有四眾并一萬龍眾,共有五眾 ︰如龍眾及優婆塞、優婆夷,並是居世俗流.童子.童女。來到福城文殊師利所,即表明示佛法不離世間覺。
善財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大,就表須要歷事鍊心。明經歷事鍊心信種成就。
爾時善財童子說頌言:三有為城郭.憍慢為垣牆.諸趣為門戶 .愛水為池塹.愚癡闇所覆 .貪恚火熾然 .魔王作君主 .童蒙依止住.貪愛為微纆.諂誑為轡勒.疑惑蔽其眼.趣入諸邪道 .慳嫉憍盈故.入於三惡處 .或墮諸趣中 .生老病死苦。等…三有就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憍慢就是︰慢慢、過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等…諸趣就在六道。是善財歎三界生死苦因緣.皆明示佛法不離世間覺,須要歷事鍊心。
善財童子有十一問請菩薩道,又參參皆說「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名淨在染處,可入染處而鍊心,依染而得淨,離染無淨。
第一、善財首到德雲比丘所︰即明由染入淨。明趣入十住以定會理契真門.即得憶念諸佛智慧光明門。
第二、海雲比丘所.觀十二因緣生死海。如是十二有支,一切凡夫無明所覆常處其中。
第三、善住比丘.此以忍波羅蜜為行,進而明以方便觀照門,以此不捨方便,而成就佛法.不捨佛法而成菩薩行教化眾生。
第四、彌伽長者.此以精進波羅蜜為體。前三善友,明出世智慧,以三比丘表之 。此彌伽及解脫長者二人,明處世間解脫故,故以俗士表之。
第五:解脫長者.此以禪波羅蜜為體。以偏治真俗靜亂二障.會五蘊十二緣,為法界性自禪用而無作緣之定門.以明一切世間心境,總皆禪也。
第六、海幢比丘︰此偏治世間出世間寂用不自在障.令得寂用神通自在門。由出世慈悲心多,入俗常住世間慈悲猶劣。雖有慈悲但得無染行清淨之慈.不得同眾生行,等眾生事,一無有違,方便攝取一切眾生故。
第七:海潮處休捨優婆夷︰此是以大慈悲行之軌樣。此位入俗處染而不污、處真同俗之慈悲,即以優婆夷表之.漸成力用自在故。
第八:毗目瞿沙仙人︰明創初童蒙,入真無功智之境界.明此位無功智現,恐當智寂.以大願門興其智用故.又令念本願廣度眾生.令使智悲任用自在。
第九:伊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從此果行修行.還以法界體普光明智為大用。

第十:慈行童女.此通攝六位,十信十地十一地及佛果行,總在十住十行十迴向法中,成彼前後六位法故。以前信位且信,未是實入住位故.十地十一地因果行門.但依十住十行十迴向法,會融理事智悲願行門已備.十地十一地依而倣之,令使慣熟更無新法故。
版面有限,請上本人網站︰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91-120。有更清楚解說︰
http://player12345.myweb.hinet.net/

2006-07-09 17:42:2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佛說菩薩內戒經
第九時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南無諸菩薩。南無摩訶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菩薩道甚難。我以身命救濟一切眾生無所愛惜。菩薩不作罪亦不畏罪。
宿命到來怨家債主至。菩薩歡喜畢罪亦不怖懅。
菩薩持法如法持戒如戒。菩薩以信故得作佛。菩薩博讀眾經。
悉入諸道順化眾生。菩薩常行慈心。言語儒軟不中傷人意菩薩與妻子並居。
如養怨家常護其意。菩薩視女人如虎狼師子如毒蛇。菩薩不畏愛欲。
不能動菩薩意。菩薩捨欲故。愛欲不能得沾污。
菩薩清淨之行如蓮華不於高山陸地生也。
菩薩於愛欲中生如蓮華。雖淤泥中生不為泥塗所污也。
菩薩戒內不戒外也。外行如地內戒如水。
水以清淨濡軟為行。地以多容多受為功德也。
一切百草樹木皆從地得生長。一切萬物皆從水得生活。
是故菩薩功德如地如水。菩薩山居獨處亦不恐懼。
菩薩雖居家畜養妻子。常如獨處恬然安定。無復痛痒思想之念。
以故菩薩功德尊大巍巍堂堂。無端無底無邊無限。功德難稱難量。
是為菩薩十時之戒。菩薩常行四等心平等無異。
....
阿彌陀佛

2006-07-13 12:53:11 補充:
菩薩戒內不戒外也。外行如地內戒如水。水以清淨濡軟為行。地以多容多受為功德也。阿彌陀佛

2006-07-09 09:15:0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落葉歸根 3 · 0 0

老子言:合光同塵
就是在光的地方有你.在塵的地方有你

2006-07-09 04:38:1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